治療新冠重症病例,不同類型有哪些側重?專家詳解

1月9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主題為「介紹第十版診療方案有關情況」。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國家中醫藥局醫政司負責同誌,有關醫療機構負責同誌及專家出席。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財經節目中心記者提問:針對當前新冠病毒治療的重症病例主要分為幾種類型,不同的類型在治療方面有哪些側重?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目前奧密克戎感染之後,總體的致病力是下降的,但仍有一部分老年人,有基礎病的,沒有打疫苗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會出現重症病例,表現為重症的肺炎、呼吸衰竭等。為了更好的指導臨床實踐,在第十版診療方案裡面強調將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定義為由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為主要表現的,叫做重症病例,其他是由於基礎病加重,誘發基礎病等等,那是作為基礎病或者其他疾病導致的重症病例,所以是有所區別的。

王貴強介紹,針對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導致的重症,我們強調呼吸支持,包括早期的氧療、俯臥位,氣道管理等等。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有一個基本的定義:第一,臨床重症加重。第二,氧飽和度小於等於93%,氧合指數小於300,低氧血症以及嚴重的低氧血症,用其他肺部疾病或者其他系統疾病不能解釋的,我們把這個歸類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重症病例。重症病例的治療剛剛提到了,主要是呼吸支持治療,我們也重視其他非呼吸系統重症,非呼吸衰竭導致的重症病例,包括基礎病的綜合救治,所以我們強調對新冠導致的重症呼吸支持為主,其他重症需要多學科合作的模式,針對基礎病,包括肺炎,包括基礎病的各種衰竭,臟器功能衰竭進行臟器支持,所以是一個多學科合作的模式,最大限度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風險。

王貴強介紹,我們尤其要加強老年人,有基礎病的,沒有打疫苗的,這個人群常常由於基礎病導致病情的惡化甚至死亡,綜合治療,針對基礎病的干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