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心臟日 關注預防心血管疾病

衞生署今日(九月二十九日)呼籲市民採取積極方式保護心臟及預防心血管疾病,以響應訂於每年九月二十九日的「世界心臟日」。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中風)是全球的頭號殺手。然而,八成心血管疾病引致的早逝個案均可以透過控制風險因素及實踐有益心臟的生活習慣而預防。引致心臟病和中風的最主要行為風險因素為不健康飲食、缺乏體能活動、吸煙和飲酒。行為風險因素可令人出現過重及肥胖、血壓上升、血糖升高及血脂升高。這些「中間風險因素」可於基層醫療設施進行評估,以顯示心臟病、中風、心臟衰竭和其他併發症的風險。識別有較高風險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市民並確保他們獲得合適治療,可預防早逝個案。

在香港,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死亡及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二○二三年,因心血管疾病引致的登記死亡個案共有11 138宗*,包括7 258宗*心臟病死亡個案。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採用Framingham風險模型,以預測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和心臟衰竭。在40至74歲居於社區而沒有相關病徵人士中,心血管疾病屬高風險(未來10年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為20%或以上)的比例為18.4%。屬高風險的男性(34.0%)比例遠高於女性(4.9%),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從40至44歲的1.1%升至65至74歲的44.5%。

更重要的是,本地調查顯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於一般人中相當常見。在15歲或以上的人口中,有97.9%表示每天平均進食少於五份的水果和蔬菜,低於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建議;習慣每日吸食傳統煙的人士佔9.1%;定期飲酒(即每周最少飲酒一次)的人士佔8.7%。此外,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24.8%的18歲或以上人士未能達到世衞建議的帶氧體能活動量,以獲得顯著健康裨益。而超重和肥胖、血壓過高、血糖過高及總膽固醇過高,於15至84歲人士的比例,則分別為54.6%、29.5%、8.5%和51.9%。

為對抗心血管疾病,市民應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包括保持均衡飲食,每天進食最少五份的水果和蔬菜及限制攝取油、鹽和糖;多做體能活動;不要吸煙及避免飲酒。

​除了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另一個減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要點是及早發現和妥善治理包括糖尿病及高血壓在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政府自二○二三年十一月十三日起推出為期三年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慢病共治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未被確診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香港居民,在私營醫療巿場接受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服務。截至二○二四年八月七日,在已完成篩查的參加者當中,約四成人*被診斷為血糖偏高,或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他們隨後可按臨床狀況於社區獲得由家庭醫生、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和其他醫療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相關長期護理,詳情可瀏覽「慢病共治計劃」的專題網站(www.primaryhealthcare.gov.hk/cdcc/tc)。

為協助市民保持心臟健康,政府將繼續舉辦推廣健康的活動,並與其他政府部門及社區夥伴緊密合作,讓市民更關注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以及建設有利於心臟健康的生活環境。

有關健康生活的更多資料,可瀏覽衞生署「活出健康新方向」網頁。 

*臨時數字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