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接獲牙科服務相關投訴 有市民箍牙被要求到深圳處理

有花費逾2萬元箍牙的投訴人稱,被建議改往深圳診所處理後要求退款,在游說下接受到深圳磨牙。(shutterstock)
有花費逾2萬元箍牙的投訴人稱,被建議改往深圳診所處理後要求退款,在游說下接受到深圳磨牙。(shutterstock)

消委會今年首5個月接獲51宗牙科服務投訴,去年同期是60宗。有市民在本港進行箍牙療程,但被要求到深圳接受服務;亦有市民種牙期間因為牙樁打歪,以致覆診超過30次,仍無法根治痛楚。

消委會表示,其中一名投訴人在一間牙科中心花費2萬3千元箍牙,療程包括18套牙套及磨牙。投訴人其後獲通知沒有本地診所有空檔為他磨牙,建議改往深圳診所處理,他要求退款,但在游說下接受到深圳磨牙。箍牙療程開始後,投訴人使用第8套牙套時發現不能夠緊貼牙齒,於是向商戶投訴及要求退款,商戶拒絕退款並提供另一箍牙方案。最終經消委會再三介入及調停後雙方達成和解,商戶同意退款約8千元及終止療程。

另一名投訴人到一間牙醫診所花費共3萬8千元,分別進行種牙及杜牙根療程,約兩年後出現牙痛及發炎;再到診所治療,但牙醫跟進及治療多達32次後仍未能有效根治。投訴人到另一診所檢查,牙醫指可明顯從牙肉邊緣看到牙樁的形狀,相信之前的牙醫打歪了牙樁,以致未能正確固定於牙骨,造成痛楚及發炎。投訴人其後向牙醫管理委員會投訴,經消委會介入及調停後,牙醫診所最終退款1萬5千元。

消委會提醒牙醫業界要嚴控專業水平和治療質素,切忌過量收取客戶,導致未能適時安排診療檔期,耽誤治療時機,令服務質素下降。消費者選定牙醫前應考慮專業資格及口碑,不應純粹考慮收費,甚至光顧未經註冊的牙醫,以免難以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