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建議兩階段下調股票最低上落價位 首批涉約300隻股份

港交所認為下調個別價格範圍證券的最低上落價位,有助市場價格發現及提升流動性。(港台圖片)
港交所認為下調個別價格範圍證券的最低上落價位,有助市場價格發現及提升流動性。(港台圖片)

港交所就縮窄港股買賣差價諮詢市場,至今年9月20日結束。

港交所建議分兩階段下調港股、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及股本權證的最低上落價位,以減低整體交易成本及提升流動性。

首階段會先調整價格在10元至50元的證券,其中10元至20元的證券,建議將最低上落價位下調50%,降至1仙;20元至50元的證券就下調60%,降至2仙。交易所之後將視乎首階段實施情況及影響,考慮是否實施第二階段,將價格在0.5元至10元的證券最低上落價位下調50%,降至0.5仙。

交易所預期,首階段及第二階段,將分別涉及約300及1300隻適用證券,佔日均成交總額近30%及25%。

港交所副行政總裁姚嘉仁表示,交易所致力由多方面提升香港資本市場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經過仔細分析後,認為下調個別價格範圍證券的最低上落價位,有助市場價格發現及提升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