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東坡大家講” 解讀蘇軾文化性格形成及在中國文化史中的地位

封面新聞記者 周琴

蘇軾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象徵,他的出現,表明了中國士大夫形象和人格氣質的最終完成。自此以後,士大夫或者重複著蘇軾及蘇軾以前的士大夫們的痛苦與欣悅,或成為這種文化傳統的繼承者、反思者。他的精神觸角所探測到的時代文化困境時人鮮有所及,他用以化解時代帶給一個文化巨人的精神劇痛的策略也大大地超越了同時代人。

6月21日上午,由中共眉山市委宣傳部、眉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指導,眉山三蘇祠博物館主辦,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承辦的“東坡大家講”名家講座將繼續開講,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莫林虎將以“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及在中國文化史中的地位”為主題,講述蘇軾如何應對文化困境、蘇軾文化性格中體現出來的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等。封面新聞將對講座進行全程直播。

宋仁宗趙禎的一生經曆看似平庸無奇,但他治下卻誕生了許多名垂千古的人物。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三蘇”加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都在仁宗朝登上曆史舞台。蘇軾曾說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攬天下豪傑,不可勝數。”但在北宋最強盛的仁宗,以及此後的神宗、哲宗時期,宋朝實施了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以解決迫在眉睫的軍政效率低下和財政危機問題。

從仁宗朝開始,北宋士大夫面對時代文化困境,開始了各自的應對。蘇東坡的老師,仁宗朝重臣歐陽修思想性格以慶曆五年(1045年)貶謫滁州為界,分為前後兩期。他前期踔厲風發,一往無前;後期畏譏憂讒,瞻前顧後。作為宋代士大夫的一個代表,歐陽修的精神面貌的變化,有著典範的意義,後來王安石、蘇軾都是歐陽修的翻版和深化。

“烏台詩案”是蘇軾一生的轉折點,此後蘇軾的思想由早年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意氣風髮狀態,逐漸轉變為儒釋道融會貫通的圓融通脫境界,這為他抵禦人生災難、化解精神危機提供了有效幫助。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莫林虎認為,這種圓融通脫境界成為中國傳統社會後期士大夫應對文化困境的最佳心境,它意味著中國傳統士大夫理想人格的最終完成。“烏台詩案”之前,蘇軾就已經有此後圓融通脫境界的萌芽了,比如蘇軾曾於嘉祐六年(1061年)寫下《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中那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就表明蘇軾以順適自然的態度去對待人生。

今天我們常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蘇軾文化性格中,亦體現出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莫林虎教授認為,蘇軾文化性格中文化自信的魅力在於,他無論到任何時候,都能找到人生的美好之處,享受人生的快意與舒暢。比如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蘇軾自海南島返回時,寫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北歸的興奮之情,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堅強自信、曠達豪放的襟懷,就這樣在詩中徐徐展開。除了是北宋的大文學家,蘇軾還是書法家和美食家,其曠達率意的書法風格和烹飪美食中展現出的創造人生的美好,都是其文化性格中文化自信的體現。

蘇軾在面臨人生逆境之時修煉出來的文化性格,潤澤了後世無數才俊。尤其是蘇軾文化性格中體現出來的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更是我們當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寶貴文化資源。6月21日上午,敬請關注封面新聞APP直播的“東坡大家講”的講座現場,一起走進蘇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