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送花女生”出圈惹爭議 是意外走紅還是掌握了流量密碼?當事人回應|封面深鏡

封面新聞記者 鄒阿江 圖由受訪者提供

“作為新杭州人,我希望自己能為即將到來的杭州亞運會盡一份微薄之力,用自己的作品為杭州亞運會助力添彩。”7月1日,陳喜悅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自己在杭州參加網絡潮評活動的感言。

陳喜悅

陳喜悅,00後,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日前,她和同伴在西湖邊身著漢服送花的視頻在網絡走紅,相關話題衝上熱搜。視頻中,陳喜悅穿著淡綠色宋製漢服,背著竹編背筐,與友人走在杭州西湖邊,仿若穿越的畫面,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讚。

陳喜悅與同伴在西湖邊送花

視頻走紅後,封面新聞記者在網絡上看到,部分持支持態度的網友表示,“這就是文化自信,由內而外的美,真的耐看。”“中國民族文化值得年輕人發揚光大。”“傳統文化的付出者,感謝你!”但也有網友質疑,“哪裡是意外走紅,一切都是團隊精心安排。”“這是賣花?明明賣的是流量啊。”

面對不同的網絡聲音,陳喜悅在個人平台上作出回應。她向網友透露,自己和夥伴在“西湖送花”背後的故事。她表示,這個公益活動是她想著到了荷花盛開的季節,聯想到千百年前的西湖邊,曾經也會有這樣一名花郎。於是,她和夥伴發起在西湖邊挑一擔“夏天”行動,與路人問答,並贈送荷花,送祝福好運“蓮蓮”。

“視頻走紅以後,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沒有太多的變化,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接下來,我會更加用心地去創作,把優秀的作品展現給喜歡傳統文化的朋友們。”

7月4日下午,封面新聞記者對話陳喜悅,聽她講述自己意外走紅背後的故事。

記者:請介紹一下你的基本情況。

陳喜悅:我的家鄉在江蘇句容,上了大學就來到了杭州。我就讀的學校是中國美術學院藝術鑒藏(文物保護與修護)專業,大學期間就特別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我的老師也會帶著我們去實地考察,瞭解傳統文化知識。

以前的我非常自卑,膽子也小。大一的某一天,我和朋友穿著漢服逛街,遇到了一位攝影師問我要不要做漢服模特,當時就是為了鍛鍊自己,機緣巧合就進了這個圈子。畢業以後,我正式成為了一名漢服模特,工作之餘,我會和朋友一起拍視頻或者做點線下活動。

記者:走紅的視頻是誰拍攝的?是否有團隊呢?如何看待網絡聲音?

陳喜悅:走紅的這條視頻是網友拍攝的,說實話,這條視頻能火真的出乎了我的意料,策劃之前我覺得可能這個事情會在圈子裡火一下,但是沒有想過會在全網火起來。

沒有專業團隊運營操作,當我有了一些關於傳統文化的創作想法時,我會聯繫誌同道合的朋友,臨時組一個小團隊去完成創作,包括創作期間的經費也是我們自己支付,其實就是自己的愛好。

對於部分網友的評論,其實一開始我心裡也有點疙瘩,但是後面還是覺得只要堅持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再加上還有這麼多支持我的朋友,我很感動。

記者:為什麼要去西湖邊送花呢?這個線下活動策劃了多久?

陳喜悅:其實這個活動是在2022年就想做了,視頻里看到的那些道具其實很早就有準備,但因為特殊原因,這個活動一直被擱置了。

前段時間,我刷視頻突然看到西湖的荷花開了,於是就給朋友打了電話,問他要不要一起做這個活動,他很爽快地答應了。視頻里那個同伴是一名漢服裁縫,名叫“一青”,視頻走紅前他的訂單量就已經排滿一年,所有定製的漢服都是由他個人一針一線完成的。

當天上午我還在拍漢服照片,下午我們就帶上道具去西湖邊送花了。當時我非常的緊張,我們在西湖邊遇到的第一個參與活動的路人是一位高中生,她即將去國外留學了,帶著幾位外國朋友參觀西湖遇到了我們,她就帶著朋友參與我們的問答活動,並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之後我突然就不緊張了,後續的活動也進行得很順利。

陳喜悅參與節目拍攝陳喜悅參與節目拍攝

記者:視頻走紅以後,生活和工作有沒有什麼變化?

陳喜悅:生活和工作幾乎沒有受到影響,日子還是按部就班地在過著,但也有一些變化,我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了,得到了當地官方部門的認可和支持,對我來說這是一種鼓勵。還有一個變化就是更忙了,第一次接受這麼多媒體的採訪。

記者: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你最喜歡和關注的領域有哪些?

陳喜悅:宋韻文化是我非常喜歡的文化之一,“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代美學呈現出雅俗共賞的面貌,文氣與煙火氣共同交織,打造了宋代美學的獨特氣質。我們現在所追求的宋韻是宋朝文化特色和生活習俗的體現,更是宋人審美趣味、審美理想和審美風尚的展現。

記者:看到你朋友圈,你在幾天前參加了官方活動,你提到“新杭州人”,是已經準備定居杭州了嗎?

陳喜悅:來杭州上大學後我就把戶口遷到了杭州,我覺得杭州的文化氛圍特別濃厚,有定居杭州的打算;前幾天的活動,我是作為“亞運FUN體驗”網絡潮評周活動的網絡名人代表之一發言,接下來還會積極配合參與一些官方的活動。

記者:網絡資料顯示,2020年你就已經開始創作視頻,對於傳統文化你應該有自己的堅持和理解,你對年輕人如何更好地發揚和傳承傳統文化有什麼建議?

陳喜悅:我覺得對待傳統文化需要嚴謹認真,保持敬畏之心,不能把傳統文化當作是噱頭或者流量密碼去消耗它,應該由內到外去瞭解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它的內在美和外在美。可以多查閱一些資料,紮實理論知識,再去創作。這樣才可以傳遞出更美好的傳統文化。

記者:在參與創作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有沒有最難忘的瞬間或印象深刻的經曆。

陳喜悅:既然喜歡就要把它做到最好。大三創作拍攝了一個長視頻,那個視頻傳播效果還不錯。我記得當時白天要上課,只有課餘時間拍攝,第一次拍到了淩晨三四點,感覺做自媒體真不容易。

記者:下一步有什麼打算呢?

陳喜悅:就是繼續創作吧,把更多優秀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用心傳承好中國傳統文化。馬上杭州就要開亞運會了,我會把傳統文化與運動元素相結合,創作一個與亞運會相關的視頻,希望能為即將到來的亞運會盡一份微薄之力,用自己的作品為亞運會助力添彩。

後續會按照計劃來結合更多傳統文化,比如非遺文化、民俗文化,讓中國地域性特色文化更加鮮明生動,百花齊放才是春。希望可以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