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對話|陳世卿院士:未來可能不是「互聯網」而是「腦聯網」

4月26日,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第三腦研究院院長陳世卿結束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的「未來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的主旨報告後,接受了新京報貝殼財經等媒體群訪。

陳世卿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台並行向量超級計算機,後來轉戰腦科學領域。他認為,「人工智能+腦科學」的融合是一種趨勢。他在回答人工智能離真正具備人腦智慧還有多遠時表示,我們離這樣的時刻還差很遠。

「人類的大腦非常奧妙,還不是超級計算機可以取代的,我們還在挖掘、研究它,這些需要時間,一步一步、一點一點來做,我希望有生之年還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陳世卿笑著回答。

他表示,科學家要做的是「把潛能說出來」,不要藏著自己研究的事情。「就像現在我告訴大家有哪些可能,然後再跟企業家、生產工廠挖掘這些機會,製造出產品,產品賣出去後才有可能大規模用起來。」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第三腦研究院院長陳世卿接受媒體群訪。圖/主辦方供圖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第三腦研究院院長陳世卿接受媒體群訪。圖/主辦方供圖

未來5年世界可能實現腦機技術商業化

陳世卿介紹,腦機接口技術的運用大致分為兩個方向,一種是幫助殘疾人身體或器官「延伸」,用意志實現某種原本無法完成的生命活動。另一種則是他的研究目標——「腦聯網」。

「人類大腦和大腦計算是‘一個伴兒’,腦科學和人工智能的融合研究更貼合。」陳世卿認為,超級計算可以學習人腦如何用較少的能耗做大量的事情。「我們的大腦在運行時只花了大概25瓦的能量,很多時候是並行運算,動一動神經元,中間就有信號傳遞。每個神經元都可以運算,這樣的運算很簡單,也很多,它們是同時計算的但以不同的方式運行。」

在他看來,一旦全球可以通過大腦交流實現互聯互通,那時候應該叫「腦聯網」而不是「互聯網」。他認為,人的意念很真實,「自己腦子裡想的東西不能騙人」。另外,到那個時候人們還可以把意念保存下來,留給家人、後代。

「怎麼保護腦、開發腦、延伸腦的腦機結合技術有很大市場。」陳世卿預測,未來5年內全世界可能將產生較多的商業化內容。

「市面上很多的智能化產品都是在模仿人類大腦,減輕大腦壓力,讓大腦得到休息。中國人口多,腦機技術可使用的場景也非常多。」他以教育領域應用為例解釋,通過測試大腦反應,看出小孩藏在基因里的天分,從而按照大腦潛力對其進行培養,最後「可能20歲能讀完博士」。

他強調,科學家負責「做展示」,技術走向現實必須政府政策、民間公益組織和商業組織共同努力,「找到有商業回報或大家感興趣的點,才能觸動這些人大力推崇。」

「腦機結合技術已經越來越多,但目前都還處於基層水平,不夠成熟。」陳世卿透露,目前美國伯克利已經發明出一種體積小、攜帶電路的軟性材料,可以放進耳朵裡,他們的實驗已經證明可以通過這樣的材料進行交流。

他還強調,腦機融合研究要事先建立相關的科學倫理,防止有人濫用、誤用技術,「但實際上全世界在這個方面還沒有達成共識」。

陳世卿參加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的「未來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圖/主辦方供圖陳世卿參加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的「未來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圖/主辦方供圖

超級計算將來要智能化、邊緣化、靠近用戶

 「超級計算將來一定要做智能化、邊緣化、靠近用戶的,也就是可以部署在街道、鄉村的小型超算,還可以放在卡車里,開到沙漠、海島去。這樣才能真正把‘人工智能+應用’的產品範圍擴大到每個人。」陳世卿認為,集中式的超級計算機設施部署不足以支撐人工智能的發展。

「雖然現在中國幾乎每個省份都擁有超級計算機,但一部大型的、集中式的超級計算機就是20億元,能耗很大。」陳世卿表示,這類超級計算機通常用於做國家性實驗,「老百姓生活用不上」。另外,他還認為雲計算和大眾之間也離得很遠,「雲、端都還不是部署在你家附近」。

在他看來,智能超算設備一旦在國內城市、農村、街道範圍鋪開、共享,只需要一部就可以實現教育、農業、健康、文創等多方面的應用。「同一部機器白天可以做該做的事情,例如指揮紅綠燈,晚上也可以解決其他問題,例如支持家庭放映3D8K的阿凡達電影。」

「中國有中國的優點,我們必鬚髮揮自己的優點,眼睛要盯住世界上這項技術最前沿的地方,看他們走到哪裡,才能縮短我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不能關起門來自己做自己的,閉關自守很危險。」陳世卿說。

他舉例稱,美國矽谷在「怎麼把智能超算用在人工智能領域」這方面跑得更快。「西方開發研究的環境可能更好,但我們也能跟上,我們還有很多很好的應用場景。所以技術和應用怎麼結合起來,需要我們做更多考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韋英姿

編輯 王琳琳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