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入學政策整體穩定:預計小學3.4萬人、初中3.2萬人入學

「2024年海澱區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總體不變,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4月29日,北京市海澱區發佈該區2024年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明確今年繼續執行戶籍、房產、新建學校三類規範性政策,引導家長合理預期,減少生源無序流動。目前,學位供給總量能夠保障今年的入學需求。

記者從海澱區教委獲悉,近年來,海澱區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規模持續快速擴大,2023年海澱區達到新生入學高峰。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海澱區小學入學人數相比去年雖有回落,但小學在校生總數仍然呈增長態勢,並且學位供給壓力已傳導至中學,特別是初中學段。經初步估測,今年小學入學預計3.4萬人,初中入學預計3.2萬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或將增加0.9萬人。未來十年,海澱區中學階段學位供給壓力將會持續增加。

幼升小堅持免試就近、設置六種小升初方式

根據規定,按照免試就近原則,凡年滿6週歲(2018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符合相關條件的即可在海澱區申請入學。海澱將積極穩妥推進以登記入學為主,單校劃片與多校劃片相結合的入學方式,形成更加公開、公平、公正的就近入學機制。

海澱區教委明確表示,凡申請入學的適齡兒童,均須按期登錄北京市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台,參加海澱區學齡人口信息採集,法定監護人須如實填報適齡兒童入學相關信息。

記者注意到,今年,海澱明確表示,符合海澱區入學條件的適齡兒童,可以申請就讀經區教委批準的具備當年招生資質的民辦學校,按照自願原則填報誌願。對報名人數超過民辦學校面向社會招生人數的,實行派位錄取。

根據規定,完成小學教育的適齡少年,具備海澱區學籍或戶籍的,可申請在海澱區升入初中。同時,非本市戶籍和學籍的適齡少年,因法定監護人在海澱區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海澱區接受初中教育的,其法定監護人需提供本人在京務工就業材料、在京實際住所居住材料、北京市居住證及全家戶口簿等相關材料,並通過居住地所在街道辦事處或鎮人民政府會同相關部門的聯合審核。

記者瞭解到,今年在海澱小升初依然有九年一貫製直升入學、按比例對口直升入學、公辦初中登記入學、公辦寄宿學校(班)入學、民辦學校入學和派位入學六種方式。

租房備案政策繼續落地,外區戶籍無房家庭租房備案須滿兩年

今年,海澱區義務教育入學政策總體保持穩定。

將繼續執行「六年一學位」「九年一學位」「19.1.1」多校劃片電腦派位、「22.5.1」非住宅類不動產不作為入學依據、「22.1.1」僅憑戶籍入學的全區協調政策等政策;繼續執行新建中小學實施多校劃片政策。

同時,租房備案政策繼續落地。根據2022年文件中發佈的針對北京市其他區戶籍無房家庭入學租房備案時間的預警政策,2024年,適齡兒童法定監護人所承租的房屋,需要在本市住房租賃服務平台登記備案滿兩年;2025年起,備案須滿三年。

對於非京籍的「四證」審核,海澱區表示審核標準無變化,僅對非本市戶籍海澱學籍小學畢業生的表述進一步明確,即非本市戶籍和學籍的適齡少年,因法定監護人在海澱區工作或居住,需要在海澱區接受初中教育的,其法定監護人需提供本人在京務工就業材料、在京實際住所居住材料、北京市居住證及全家戶口簿等相關材料,並通過居住地所在街道辦事處或鎮人民政府會同相關部門的聯合審核。

海澱區2024年小學入學工作日程安排。圖/海澱區教委官網海澱區2024年小學入學工作日程安排。圖/海澱區教委官網
海澱2024年初中入學工作日程安排。圖/海澱區教委官網海澱2024年初中入學工作日程安排。圖/海澱區教委官網

嚴禁以校園開放日等形式提前招生

對於特殊人群,海澱區教委明確表示,同等條件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學,實現「優先保障零拒絕」。特殊教育學校要按時做好新生入學工作。烈士子女、台籍學生、華僑子女、現役軍人子女、全國勞動模範子女按有關規定在同等條件下給予照顧。

為讓家長少跑路,海澱借助政務數據共享應用,探索義務教育入學「一網通辦」。家長可在網上申報提交或補充戶籍、出生、婚姻、房產、租房備案、居住證、社保繳納等證明,線上審核反饋結果,線上處理申訴。

針對「多孩同校」,海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努力提高同校比例,盡最大可能化解部分家庭的現實需求,提高群眾的滿意度。

同時,海澱區教委明確要加強入學審核。各學校加強入學資格審核,嚴格執行區教委確定的義務教育登記入學範圍和計劃。各民辦學校要嚴格執行市區教委統一規定的時間和程序,與公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註冊學籍。

海澱區統一使用北京市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台,對每一名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學途徑和方式進行全程記錄。北京市中小學學籍管理雲平台將依據北京市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台建立新生學籍。各類學校要為學生建立正常學籍,不得招收不符合條件的學生在校就讀,區教委將加大學籍監管力度。

此外,海澱區教委要求各類學校要嚴格遵守招生工作紀律要求。嚴禁以考試成績和各類競賽證書、培訓競賽成績、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嚴禁以面試、評測、接收簡曆等各種形式選拔學生。嚴禁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以培訓班、校園開放日、夏令營等形式提前招生、選拔學生。嚴禁初中校違規在小學非畢業年級提前招生。嚴禁任何學校以實驗班、特色班、國際部、國際課程班等名義招生。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