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泰集團CEO林紹波:盡快重建國泰 賦能香港盛事經濟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何柳穎香港、深圳報導

4月香江,天氣悶熱。在香港大球場,人們正屏息觀看著賽場。由於空氣稍顯凝滯,呼吸聲與心跳聲似乎顯得更加清晰。

這是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的男子小組決賽,新西蘭隊與法國隊會師,在上半場互交白卷後,新西蘭隊在下半場迅速搶占先機,以10:0領先法國隊。最終,新西蘭隊以10:7奪得冠軍,歡呼聲響徹球場。

在這陣陣歡呼聲中,記者見到了國泰集團CEO林紹波。他特地穿上了橄欖綠的球服,搭配牛仔褲,與現場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們融為一體。當然,他此次來到賽場,所代表的不僅是一名普通球迷,更是本次活動的讚助商。

1976年3月28日,首屆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舉行,這是全球首批獲得商業讚助的欖球比賽,國泰航空正是讚助商之一。40多年來,國泰航空持續讚助這一國際性橄欖球賽事,吸引了一眾國內外球迷來港觀賽。

作為香港最大的航空企業,國泰航空緣何長期支持賽事活動?“賽事活動不僅可以為國泰帶來重要的客運、貨運收益,也有助於提升我們的品牌形象。對香港而言,活動也可以帶動香港的餐飲業、酒店業發展,對香港的經濟發展產生直接且巨大的幫助。”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林紹波如是表述。

去年,國泰航空因“毛毯”問題一度陷入輿論漩渦。林紹波強調,國泰的定位很清晰——植根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國泰過去70多年間在植根香港、聯通世界方面做得很好,但在背靠祖國方面,我們看到還有進步的空間。“以去年的‘毛毯事件’作為一個起點,我們很努力地希望在背靠祖國方面做得更好。我們普通話都不是很好,但我們很勇敢,經常到內地和大家溝通,這也是我們的誠意。”

為進一步連接內地,國泰今年將擴大內地乘務員規模。國泰此前已經在內地招聘乘務員,目前有超過100位內地乘務員上崗,到今年年底會增至400-500人左右,明年會繼續增加。

賦能香港盛事經濟

國際七人欖球賽的成功舉辦,再度擦亮了香港“盛事之都”這一名片。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場內氣氛十分熾熱,加上明年活動將移師新落成座位更多的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舉行,今年的比賽很可能是最後一次在香港大球場上演,令賽事添上特別意義。

李家超表示,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這種國際盛事,不單吸引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來港,有助帶旺本港旅遊、酒店、餐飲、零售等行業,為香港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更向世界展現香港活力動感的一面,鞏固盛事之都的美名。

當前,香港正大力發展盛事經濟,國泰積極參與其中。林紹波表示,國泰集團一直很支持香港的盛事活動,通過國泰在全球範圍內的80多個航點,可以吸引內地旅客、國際旅客參加這一系列盛事活動。

賦能香港盛事經濟的過程中,國泰自身也獲益匪淺。記者瞭解到,為期三天的國際七人欖球賽就吸引了10萬多球迷到場觀看,許多球迷正是搭乘國泰航班來到香港觀看比賽。客運之外,賽事活動也需要很多器材,這也為國泰的貨運服務帶來許多需求。

體育賽事之外,國泰也積極支持香港的文化活動。今年春節,闊別五年的“國泰新春國際彙演之夜”在尖沙咀舉行,國泰第22年為該活動提供冠名讚助。

去年12月,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宣佈與國泰簽訂為期三年的合作協議,國泰正式成為該管理局的指定旅遊夥伴,並在航空服務方面提供支持,比如支持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M+多個展覽的展品運送、支持本地及海外藝術家到香港及外地參加西九舉辦的展覽和表演藝術節目等。

林紹波認為,香港要成為國際盛事之都,需要得到航空業的支持。在這方面,國泰具有較大優勢,“我們的獨特定位是植根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希望可以通過這個獨特的角色幫助香港發展盛事經濟。”

重建人力、運力

3月13日,國泰航空有限公司發佈2023年全年業績公告。

公告顯示,國泰集團(包括航空公司、附屬公司及聯屬公司)2023年收益944.85億港元,同比增長85.1%;股東應占盈利97.89億港元,2022年為虧損66.23億港元,實現扭虧為盈,成為自2019年以來首次錄得盈利的一年。

林紹波表示,“2023年其實是一個很特殊的年份,這是疫情後的第一年,需求急速上升,而我們的客運航班數量在一步步增加,因此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也使收益比正常高許多,這是盈利主因,這個情況在今年會慢慢正常化。”

全球航空業的恢復成為國泰實現業績增長的大背景。國際航協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航空客運總量同比增長36.9%,恢復至2019年水平的94.1%。此外,林紹波還指出,相較於內地航空公司,國泰的優勢在於迅速重建國際航班數量,這也是去年業績優異的一個關鍵原因。

如今內地航司正逐漸恢復國際航班,國泰接下來會面臨多大的競爭壓力?林紹波回應稱,競爭是常態,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包括在“量”的方面重建,即盡快恢復客運量;以及在“質”的方面重建,即不斷升級產品、服務,務求達到世界一流的服務水平。

疫情三年期間,國泰自2020年到2022年累計虧損約337.98億港元,人力、運力亦受到很大影響。國泰如今致力於重建人力、運力,根據計劃,國泰客運航班於今年第二季恢復至疫情前的80%,並希望在2025年第一季內達到100%的水平。

“目前我們的人手增加進展良好,去年集團員工一共有約3000人的淨增長,今年預計會有5000人的淨增長,到今年年底左右,國泰集團的員工總數將達到29000人左右。”林紹波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 國泰今年將擴大內地乘務員規模。據瞭解,國泰已經在內地招聘乘務員,目前有超過100位內地乘務員上崗,到今年年底會增至400-500人左右,明年會繼續增加。

在此過程中,成本投入是否會對國泰產生壓力?林紹波的回答是有選擇性地投入,投入“對我們的品牌或者客戶服務有幫助或提升的工作”。

堅持“雙品牌”路線

全球航空市場正進一步複蘇。

國際航協此前發佈的《全球航空運輸業展望報告》顯示,隨著全球航空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及各國行業利好政策的推出,2024年旅客人數有望突破47億人次,創2019年以來新高,行業收入將達到9640億美元,同比增長7.6%。預計2023至2040年間,旅客年增長率為4.2%,2040年旅客人數有望達到78億人次。

後疫情時代全球航空業保持強勁複蘇態勢,與此同時,全球航司競爭也日趨激烈。林紹波表示,國泰航空的應對之策是繼續以“雙品牌”路線服務好客戶。即國泰航空保持走高端出行的航司方向,香港快運則走特色、低成本航空的方向,希望借此覆蓋不同類型的客戶。

低成本航司似乎正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華金證券去年一份研報認為,從美國疫情複蘇行情來看,以西南航空為首的廉價航空客座率和歸母淨利潤恢復最快。作為可選消費,因私出行的旅客對於票價始終敏感,在票價新時代,航空旅客有望向廉價航空擠出。

“基於香港快運較為靈活,疫情後的重建速度也比國泰航空快,該司去年年底的運力已經是疫情前的1.3倍。”林紹波介紹。

在林紹波看來,相較於國泰航空,香港快運更像一個“小孩”。他稱,今年香港快運會繼續引進新的飛機、增加新的航線網絡,讓這個“小孩”慢慢長大。

展望未來,內地市場將成為香港快運的一個發展重點。“我們針對內地市場未來有很多計劃,希望能更多地覆蓋內地,尤其是一些有特色的二三線城市,把這些特色城市介紹給香港的年輕旅客,讓他們可以到內地看看,內地的年輕人也可以來香港看看。”林紹波道。

把自己做好

《21世紀》:我們瞭解到國泰航空已讚助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40多年,請問讚助的初衷跟動機是什麼?

林紹波:國泰集團一直很支持香港的盛事活動。通過國泰在全球範圍內的80多個航點,我們可以吸引內地旅客、國際旅客參加這一系列盛事活動,這些活動都對香港的經濟發展有直接且巨大的幫助。

客運之外,我們的貨運也能因此受益。因為這些活動都需要很多器材,都需要貨運服務。而且賽事活動可以帶動香港的餐飲業、酒店業發展,對於國泰集團的品牌形象也非常有幫助。

在文化盛事方面,我們也非常支持,比如在今年年初,我們也讚助了香港的新春國際彙演。目前我們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有一個長期讚助方案,這個合作在2023年7月展開,國泰將於未來三年在航空服務方面持續支持西九文化區。對於其他一些大型展覽、商務會議等,我們也會讚助。

我們的獨特定位是植根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希望可以通過這個獨特的角色幫助香港發展盛事經濟。

《21世紀》:去年國泰營收數據亮眼,你提到去年的營收得益於國泰的國際航班恢復得要比內地航司快。如今內地航司的國際直航航班正逐漸恢復,國泰接下來的競爭壓力有多大?

林紹波:競爭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常態,其實也是推動我們進步的一個動力。

我們認為,今年整體的航空市場會進一步正常化,很多航司包括內地的航司都會增加國際航班。在這種競爭環境下,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做好。

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是在“量”的方面重建,我們現在的客運航班數量重建到疫情前的80%左右,計劃在明年第一季度重建到100%。今年是我們重建的第二年,在“量”的重建方面,我們的進度蠻好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在“質”的方面重建。無論是我們的產品、服務,我們都非常重視。我們會不斷努力,務求達到世界一流的服務水平。

《21世紀》:在重建過程中,你們對成本壓力有哪些考慮?

林紹波:如果是對我們的品牌或者客戶服務有幫助或提升的重建工作,我們絕對願意投入。但另一方面,有些成本投入帶來的效益不是很高,我們是在很“小心”地提升生產力,對於一些生產力比較低的成本投入,我們會減少,否則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其他一些對顧客重要的產品和服務。希望長遠而言,我們的效率和生產力能夠不斷提高。

《21世紀》:對於不同的客戶類型,你們有哪些不同的運營策略?

林紹波:在客運方面,疫情之後我們一直走“雙品牌”路線。即國泰航空保持走高端出行的航司方向,香港快運則走特色、低成本航空的方向。我們希望,所有顧客的需要,無論是高端或是低成本,都可以通過“雙品牌”得到滿足。

在高端出行方面,國泰航空的定位是要成為全球最佳的高端航司;香港快運要成為亞洲最佳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這是我們的“雙品牌”定位。

《21世紀》:國泰要成為全球最佳的航空公司,你認為最大的挑戰在哪裡?

林紹波:國泰有77年的曆史,在過去我們曾經多次成為Skytrax全球最佳航司。疫情後,我們很努力地投資未來,包括機上產品、座椅、貴賓室等比較長遠的投資,希望在未來的兩至三年內看到成果。

此外我們也有一些比較短期的服務投資,比如機上娛樂,去年我們獲得了全球最佳機上娛樂獎。在餐飲方面,我們也花了很多心思進行改善,包括在航班上引進一些港式滋味的餐飲。最近我們也推出了一些內地特色餐飲,比如寧夏和山東的紅酒。

《21世紀》:如今全球經濟低迷,你如何看待小型航空公司的增長潛力?香港快運在其中有哪些發展機遇?

林紹波:相較於國泰航空,香港快運更像一個“小孩”,潛力非常大。基於它較為靈活,疫情後的重建速度也比國泰航空快,香港快運去年年底的運力已經是疫情前的1.3倍。今年我們還會繼續引進新的飛機、增加新的航線網絡。我想這個“小孩”會慢慢長大。

目前香港快運在中國台灣、韓國、日本等地的航線網絡已經很強,在東南亞的航線網絡也很多。未來我們會往內地發展,現在香港快運在內地只有兩個航點,即寧波和北京的大興機場。

我們針對內地市場未來有很多計劃,希望能更多地覆蓋內地,尤其是一些有特色的二三線城市,把這些特色城市介紹給香港的年輕旅客,讓他們可以到內地看看,內地的年輕人也可以來香港看看,這是未來幾年我們香港快運發展的其中一個重點。

人工智能和可持續發展

《21世紀》:圍繞數字化和綠色化,請問國泰航空有哪些最新的計劃?

林紹波:數字化和綠色化在我們集團戰略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我們希望在這兩方面都可以做到行業的領先者。

目前人工智能在國泰應用得不錯,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在預測性方面的應用,利用大數據讓機器學習,幫助我們預測機務需要,預測哪些部件需要更換,哪些需要維護。

第二是客戶服務方面的個人化。我們利用人工智能,通過大數據把所有顧客的資料集合起來,然後通過App發送前線同事。他們服務客戶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一些很有用的資料,為客戶提供很好的服務。

第三方面就是自動化,比如我們在內地會在微信用聊天機器人和客戶溝通,機器人回答的成功率越來越高,目前60%以上的客戶問題都能得到滿意的回覆。

《21世紀》:請談一下如何可持續發展。

林紹波:可持續方面,我們的重點是碳中和。我們是亞洲區內首批率先確立碳中和時間表的航空公司,承諾在2050年前達至淨零碳排放。

有兩個方法來達成這一目標。第一是提升航機的運營效率、減少碳的排放。我們設置了一個目標,計劃在2030年或之前將碳強度較2019年的水平降低12%。

另外一個方法是利用可持續航油,這是未來航空業最主要的一個減碳方法,我們也製定了一個中期目標,承諾到2030年將可持續航空燃料使用量提升至總燃料消耗的10%,這些可持續航油的碳排放比傳統航油低80%-90%,更多地使用可持續航油能夠使碳排放大大減少。

《21世紀》:在全球民航客機市場,飛機制造巨頭波音和空客向來“兩分天下”。2023年5月,中國商飛C919正式進入民航市場,對此你有何看法?

林紹波:我們非常支持商飛研發製造飛機。長遠來講,我們希望飛機制造市場有更多競爭,傳統都是波音和空客在競爭,希望未來可以形成ABC“三分天下”的局面。A是Airbus(空客),B是Boeing(波音),C是COMAC(商飛)。但我認為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也會把一些國際經驗分享給商飛,幫助他們進入國際市場。

(實習生雷若希、姚力丹對本文亦有貢獻)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