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報社論:勿把美國「當成爸爸」

【台報社論:勿把美國「當成爸爸」】台灣《中國時報》5月4日發表題為《重建中國認同 美國不是台灣老爸》的社論。

文章指出,今年的世界衛生大會即將舉行,台灣仍未收到邀請函。與此同時,將再次競選總統的特朗普,再度拒絕回答有關兩岸若發生衝突是否協防颱灣的詢問,還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出「付費式外交」概念。台灣在他眼中,只是交易的籌碼。

文章稱,過去八年民進黨當局力推「倚美抗中」路線,台海陷入兵凶戰危,戰爭與和平成為民眾最關心的議題,對2022年地方選舉與2024年選舉都造成重大影響。

文章稱,台灣陷入「美國爸爸困境」。所謂「美國爸爸」是指台灣單向、全然依賴美國,凡事美國說了算,沒有自己的利益,只能實踐美國利益。但是,美國可以當成爸爸依賴嗎?

文章告誡,美國不是,也不能是台灣的爸爸。所謂的「美台關係」受三個因素限制:第一,美國有自己的國家利益。第二,美國霸權衰落是事實,美國當台灣爸爸,給力嗎?第三,拜登路線並不穩固,特朗普大有可能勝選,屆時台灣付「保護費」事小,淪為餐桌上的魚肉,就真的悲哀了。

文章表示,不要讓美國成為台灣的爸爸,關鍵在「中國認同」,就是對中國文化包含歷史、地理、情感等多方面的認同。台灣自上世紀90年代後,以單一認同取代多元認同、以政治認同取代文化認同,不但讓社會走向部落化的閉鎖路線,更造成兩岸民間交流幾乎中斷等最壞結果。

文章稱,兩岸政治存在分歧,但不需因此否定「中國認同」,也不必否定經由融合而化解分歧、在民眾同意下實現統一的可能。台灣即使在冷戰時期,都未曾把美國當成爸爸。不想落入「美國爸爸困境」,就要重建「中國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