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禾辰坤曾純:投得不好,退出上再努力也改變不了“退出難”

4月24日21世紀創投研究院“解局股權投資‘退出難’”春季閉門研討會在上海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21世紀創投研究院承辦,粵港澳大灣區(廣東)財經數據中心、南財金融終端提供數據支援,賦航資本提供戰略合作,中國信達提供特別合作。

元禾辰坤合夥人曾純在活動上指出,“GP基金管理人應該在該努力的地方努力,項目投得不好在退出上做再多努力也改變不了退出難的局面。”

元禾辰坤是中國第一支市場化的專業母基金管理團隊,早在2006年,由元禾控股(前身“中新創投”)和國家開發銀行共同發起設立中國第一支市場化的專業母基金,由元禾辰坤團隊受託進行管理,可以說元禾辰坤見證了過去二十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的起起伏伏。曾純表示:“元禾辰坤成立的時間比較久,所以很早就開始思考機構退出的問題。這是一個自然發生的事情,當LP找你要錢的時候,自然而然會向下傳導。這件事你做的越久就會拆解地越精細,最終所有的問題都會找到相應的對策。”

決定退出成績的往往是幾個重要項目

對於當前股權投資行業遇到的“退出難”困境,曾純給出的經驗是:首先,要管理到底層資產。第二,重要性原則,要在應該努力的地方努力。投資這個行業投得好才是關鍵,很少能見到投得不好但是退出很好的。如果一家機構投得就不好,在退出上做再多努力也沒辦法改變局面。第三,把結果拆分成目標,把目標變成行動,通過高頻率的溝通來監督行動。

在實際操作中,決定退出的其實就是在那幾個重要項目上的選擇。曾純舉例說,“好比一隻股票36塊的時候沒賣,後面變成26塊再到16塊,最後越來越不想賣直到躺平。很多時候一級市場的高手可能到二級市場就是散戶。當一個投資人的成敗是由幾隻股票決定的時候,他就很難去做出抉擇,這挺無奈的,很多時候時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了。”隨著IPO收緊,不少基金管理人開始研究併購、賣老股等退出路徑的可行性。曾純認為,這些退出路徑並非都是可執行的,很多時候的核心問題是沒有的空間,人們總是想得太多,又缺乏耐心。

S交易的核心是如何找到好資產

對於當下頗受關注的S交易,曾純坦言也並不容易,最核心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找到好的資產。“理論上我們每天能接觸到不少S基金交易的機會,但我都會儘量先避開。所以避開大家都在努力的地方努力,把自己有限的精力用到自己能做出差異化的方向上能產生出更大的價值”。對此,曾純去年總結的三點經驗在當下仍有著很強的借鑒意義:“自上而下地煉知”、“自下而上地躬行”和“自內而外地磨刀”。

首先,要自上而下地不斷地錘煉自己的認知,如果想要有超額的回報,就要有非共識的認知。作為投資人,要時刻不忘回頭看看這個世界的變化以及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承認這個世界是不可測的,依然要去努力抓住自己能夠把握住的那部分機會。

第二,自下而上地躬行,只有把身子俯得更低,才能看到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每家機構都有機會,也都在進化中,所以大家在行動上都要更貼地一點更勤快一點。“機會的產生並不完全是自上而下看到的,有盲區,交易的觸發可能是多種因素。”曾純說。

第三,自內而外磨刀,很多時候是投資人不敢下刀,總在價格上糾結自己是該恐懼還是該貪婪。刀的快與慢沒有標準答案,這是一個投資人對於投資這件事自內而外的修煉,更是一家投資機構自內而外的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