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坦發展經驗對話 專訪坦桑省長:我們的農民喜歡中國專家的一切

2024年秋天,第九屆中非合作論壇會議將在我國舉行,隨著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成果展現在世界面前,並得到非洲國家的認可,中非合作正在更多領域中更加深入地展開。而其中,中非農業合作的歷史格外悠久,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到共建「一帶一路」的十多年來,眾多中國農業技術、農作物品種,在非洲大地上落地生根,不斷助力著非洲多國的農業現代化進程。

在前不久召開的「探索發展道路:中坦發展經驗對話」活動中,新京報記者專訪了坦桑尼亞莫羅戈羅省長亞當·奇戈瑪·阿里·馬力瑪,他介紹,過去十多年中,一批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學者,在莫羅戈羅省長期推廣示範適宜當地的農業技術,不斷改變著當地的村莊和村民生活,「我們這裏的農民,喜歡中國專家的一切。」

坦桑尼亞莫羅戈羅省長亞當·奇戈瑪·阿里·馬力瑪。中國農業大學供圖坦桑尼亞莫羅戈羅省長亞當·奇戈瑪·阿里·馬力瑪。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一個非洲農業大省渴望引進中國經驗

新京報:能否介紹一下莫羅戈羅省的農業產業發展情況?

馬力瑪坦桑尼亞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業產值佔GDP近1/3,一半的國土用於農業活動。莫羅戈羅則是坦桑尼亞的農業大省,位於其南方農業走廊,玉米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但當地玉米的單位面積產量很低,畝產只有150斤到200斤左右,只有中國的1/5。莫羅戈羅還是整個東非地區大米的第一大生產地,每年生產約90萬噸稻穀,大約佔坦桑尼亞國內產量的60%。十多年前,我曾任坦桑尼亞農業部副部長,後來當過好幾個省的省長,最近才成為莫羅戈羅省省長。坦桑尼亞面臨的挑戰是,我們有6500萬人口,65%的人口以各種方式參與農業,也就是說有4000多萬人參與農業生產活動,如何確保這4000多萬人,可以通過農業活動,有穩定的生計和收入,並且實現可持續發展?

新京報:你是否對中國農業有一定瞭解,莫羅戈羅省的農業,和中國農業有何相似之處,有何不同?

馬力瑪中國已經從一個農業國家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大國,甚至成為了世界上的經濟大國。這不是偶然,這來自中國政府多年來不斷的努力,所以我想將中國的經驗引入到莫羅戈羅。但如何引入呢?我想,我們要回顧一下五十年前的中國,當時的中國農業,與今天莫羅戈羅的農業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比如生產力水平、技術水平等。但五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的農業政策、農業科技水平等許多方面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想要學習和引入的,正是促成這些變化的做法和技術。

中國專家「小技術」帶來「大豐收」

新京報: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和中國的農業專家接觸的?他們和其他國家的專家有何不同?

馬力瑪: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和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團隊接觸,這十多年來,他們長期紮根在莫羅戈羅省的村莊和田野中,指導我們的農民改進種植技術、改善種植結構、拓展農業的功能,幫助農民增產增收並改善營養狀況。如果你問一個坦桑尼亞的農民,喜歡中國專家嗎?他們一定說喜歡。如果你接著問喜歡什麼?他們會說喜歡中國專家的一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觸?我覺得,中國的專家更注重實地操作,更多的是在田野里與農民一起工作,他們不僅是優秀的示範推廣員,更是優秀的田間老師。他們和農民長時間在一起,已經成為非常親密的朋友。這就像你和某人做了很長時間的朋友,有人問你喜歡你的朋友什麼,你不知道你具體喜歡他什麼,你只是喜歡他的一切。我可以很確定地說,中國專家在坦桑尼亞的鄉村、農場總是很受歡迎。

新京報:中坦農業合作項目推動莫羅戈羅省的農業發生了哪些明顯的變化?

馬力瑪:舉例來說,最開始,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在莫羅戈羅的示範村推廣「小技術,大豐收」的項目,引入了適合莫羅戈羅當地情況的中國的玉米密植技術,並進行了適應性的調整,推動示範戶玉米產量至少增加了兩三倍。後來又推廣「小豆子,大營養」項目,引進了中國的大豆玉米間作、套種技術。坦桑尼亞本地以前很少有種大豆的習慣,但中國專家帶來了新的技術,以及各種豆製品的做法,在村里教村民做豆漿、豆餅。豆漿富含多種營養,可以補充蛋白質,有效改善農民的營養狀況,農民們也都很喜歡這種新的中國飲料。

從中國發展經驗中學習

新京報:在你看來,「小技術,大豐收」「小豆子,大營養」中坦農業合作的十多年中,有哪些經驗值得推廣?

馬力瑪:從中國的經驗中,我們發現,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是農業發展關鍵的一環,政府必須進行投資,使農民能夠進行生產。舉例來說,我們的一個地區種植了很多可可,政府給農民發放了種子等農資,但假如沒有修路,產品生產出來,就會因為運輸的問題,沒有辦法帶到市場上。因此政府必須通過更大力量的投入,不僅是在農業技術、種植結構等方面進行投入,還需要在基礎設施上加大投入,使得農民和農產品更好地與市場對接。事實上,過去一段時間,坦桑尼亞人口數量一直在增長,十二年前有4400萬人口,現在有6400萬人口,增加了2000萬人。國家的經濟能力和人均收入也發生了變化,人民的消費能力也提升了,我們對於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購買需求。如何通過生產,一方面提升農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要滿足全國人民的食物需求?中國以不到9%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近20%的人口,並且完成了脫貧攻堅,消除了絕對貧困,這其中的經驗,正是我們要學習的。

新京報:你覺得中坦農業合作未來的目標是什麼?

馬力瑪:全球農業在過去經歷了數次綠色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中國當前在農業的許多領域,都站在世界的前列,我們希望可以學習這些經驗,推動坦桑尼亞的農業革命,併成為整個非洲的榜樣。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馬力瑪表示,中國和坦桑尼亞的農業合作中,存在許多互惠互利的空間。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馬力瑪表示,中國和坦桑尼亞的農業合作中,存在許多互惠互利的空間。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中坦合作未來有更多空間

新京報:你認為在中坦合作中,中國有哪些收穫?

馬力瑪:中國和坦桑尼亞的農業合作中,存在許多互惠互利的空間,也有深化合作的巨大潛力。比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費國,而坦桑尼亞有每年生產100萬噸棉花的能力,我們可以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棉花生產國。那麼,坦桑尼亞是否可能與中國產生更深入的貿易鏈接?我們正在認真考慮做兩件事情,一是達到大約100萬噸的產量,預計在兩到三年可以實現,二是我們希望中國可以對坦桑尼亞的紡織業進行投資,這樣坦桑尼亞可以通過產品增值受益,中國也可以通過投資獲益。

新京報:你對未來有哪些期待?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加深合作?

馬力瑪:我們更加關注的是生產力的提升,通過學習中國的技術,提升我們的農業生產力,推動農業產出更多的產品、獲得更高的效益。舉例來說,莫羅戈羅省有較大的養殖能力,我們希望對莫羅戈羅牛奶和奶製品進行規模化工業化的生產和投資,通過技術合作、投資等方式,使每頭牛的產奶量增加3倍以上,全省每天生產50萬升牛奶。我認為這是中坦合作可以推進的一個方向。再如,我們已經開始種植大豆,而中國市場有非常大的大豆消費需求,卻缺乏種植更多大豆的土地,所以我希望這方面也能有更多合作。同時,我們正在推動來自中國的投資,中國是坦桑尼亞最大的投資國,我們希望在農產品加工的領域吸引更多來自中國的投資。

新京報首席記者 周懷宗

(李雯霏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