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決定購買「標準-3」導彈,海基反導向美日靠攏

南韓計劃引進美製「標準-3」反導攔截導彈,提升海基反導能力。

南韓防衛事業廳日前作出決定,購買美製「標準-3」反導攔截導彈。據報導,該導彈引進項目預計將持續至2030年,總經費為803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2億元)。

南韓預計引進數量約為40枚「標準-3」導彈(單價約200億韓元,約合1.06億元人民幣一枚)。這些導彈將被搭載到南韓海軍的「宙斯盾」驅逐艦上。

 「標準-3」導彈主要用於大氣層外對中遠程彈道導彈進行中段攔截。 「標準-3」導彈主要用於大氣層外對中遠程彈道導彈進行中段攔截。

南韓為何購買「標準-3」

提到此次南韓計劃購買的「標準-3」導彈,有必要提一下近期該導彈近期首次參加實戰的事情。上個月,伊朗和以色列「小打出手」,中東局勢進一步升溫,外界一度擔心兩國會大打出手,最後兩國點到為止,沒有讓局勢失控。在4月14日伊朗發動對以色列的遠程打擊行動中,部署地中海的兩艘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卡尼」號和「阿利·伯克」號很可能首次在實戰中發射了「標準-3」導彈,協助以色列擊落了部分伊朗發射的中程彈道導彈。據美國媒體報導,兩艘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在東地中海使用「宙斯盾」導彈防禦系統,至少擊落了4枚伊朗中程彈道導彈。

「標準-3」是美國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研發的海基反導攔截導彈,主要用於在大氣層外攔截中遠程彈道導彈,是美國海軍海基反導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由美國軍工巨頭雷神公司研製。「標準-3」導彈採用分階段研製的思路,第一階段研製的是「標準-3 BlockI」系列,分別為「標準-3 BlockIA」和「標準-3 BlockIB」;第二階段是研製性能更好的「標準-3 Block IIA」 和「標準-3 Block IIB」。

 「標準-3」導彈家族。 「標準-3」導彈家族。

「標準-3 BlockI」系列反導攔截導彈其實是「標準-2ER Block4 A」防空導彈的發展型,增加了第三級發動機和動能戰鬥部,導彈主要由Mk72固體助推火箭發動機(導彈第一級)、Mk104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導彈第二級)、Mk136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導彈第三級)、Mk142動能戰鬥部(導彈第四級)組成。導彈最大射程超過500千米,最大射高超過160千米,末段攔截速度超過8馬赫,能攔截射程3000千米級別的中程彈道導彈。「標準-3 BlockIB」與「標準-3 BlockIA」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採用了性能更好的雙色紅外製導頭,而後者是單色紅外製導頭,並且還換裝了可調轉向與姿態控制系統(Throttleable Divert and Attitude Control Systems,TDACS)。

「標準-3 BlockIB」從2015年開始部署,美國目前「宙斯盾」戰艦裝備的「標準-3」導彈主要是這款導彈,因此,此次參加實戰攔截伊朗彈道導彈應該也是「標準-3 BlockIB」。綜合以色列和伊朗方面公開的信息,伊朗在空襲以色列行動中使用的是「流星-3」系列中程導彈和「征服者」系列中的中程導彈,射程在1000千米-2000千米,在「標準-3 BlockIB」的攔截能力範圍內,首次實戰不僅能檢驗該導彈性能,還能在實戰中積累相關經驗。

與「標準-3 BlockI」與「標準-2」導彈有千絲萬縷的技術聯繫,「標準-3 Block 2」系列則是全新研製的導彈。該導彈由美國和日本聯合研製的新型反導攔截彈,研製工作由美國雷神公司和日本三菱重工共同承擔,日本公司主要參與導引頭、軌控和姿控發動機、二級火箭發動機和蚌式結構頭錐,美國負責導彈的動能戰鬥部和紅外目標跟蹤器研製。

「標準-3 Block 2」採用了直徑更大的火箭發動機(0.35米),射程約1500千米,射高約900千米。此外,由於導彈尺寸增大,導彈可以使用尺寸更大的動能彈頭,配備了性能更好的焦平面紅外成像探測器,探測距離和識別能力都有提高,對中程彈道導彈具有更強的攔截能力。2017年2月4日,「標準-3 Block 2A」導彈進行了首次導彈攔截試驗。試驗由美國導彈防禦局(MDA)、日本防衛省、美國海軍聯合完成。

對南韓有何意義

南韓軍方並沒有公佈購買「標準-3」的具體型號,但從價格上看可能是「標準-3 BlockIB」,因為「標準-3 Block 2A」價格超過了2000萬美元,集成到南韓戰艦上也需要費用,目前預算不夠買性能更好「標準-3 Block 2A」。此外,「標準-3 Block 2A」由美日聯合研製,還需要日本的批準,雖然兩國關係有了改善,但涉及武器出口的政治障礙還是很大。由於購買數量不多,南韓購買的「標準-3」導彈主要配備於新建造的「正祖大王」級萬噸驅逐艦,「世宗大王」級宙斯盾戰艦不會配備。

2022年7月,南韓海軍「正祖大王」級驅逐艦首艦「正祖大王」號下水,滿載排水量達到1.1萬噸。與「世宗大王」級不同,「正祖大王」配備了性能更強的「宙斯盾」基線9和BMD 5.1彈道系統導彈防禦系統,具備發射「標準-2」和「標準-3」防空導彈的能力。該艦配備了64單元美製MK41垂髮系統與24單元K-VLS-II垂髮系統。與第一批「世宗大王」級「宙斯盾」驅逐艦相比,第二批「宙斯盾」驅逐艦屬於「升級版」,彈道導彈攔截能力和反潛作戰執行能力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彈道導彈的飛行分三個階段,即上升段、中段和末段,「標準-3」導彈主要用於中段攔截。南韓防衛事業廳表示,期待通過該項目有效防禦敵方彈道導彈的威脅。根據南韓此前作出引進「標準-6」導彈的舉動來看,南韓軍方引進「標準-3」導彈的主要目的是仿照美日打造海基雙層反導體系,「標準-3」導彈負責大氣層外攔截,「標準-6」導彈主要負責大氣層內末段攔截,並且提升超視距反巡航導彈能力。

「標準-6」導彈也在美軍與胡塞武裝作戰中進行首次實戰。「標準-6」導彈也在美軍與胡塞武裝作戰中進行首次實戰。

「標準-6」導彈最大射程超過370千米,具備超視距外攔截超低空飛行目標的能力,導彈採用復合製導,抗干擾能力強,必要情況下還可以攻擊水面艦艇或地面目標。去年11月,美國國務院臨時批準南韓政府提出的最多38枚「標準-6」導彈及相關裝備採購申請,採購規模達6.5億美元。南韓防衛事業廳曾於去年3月召開防衛事業推進委員會第150次會議,決定採購該型導彈,用於裝備「正祖大王」級驅逐艦。

南韓海軍向大國看齊的雙層反導體系的做法確實可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海基反導能力,但提升非常有限。這是因為南韓主要對手打擊南韓的導彈主要是中近程導彈,即使北韓在西岸地區發射導彈,射程在800千米以內的「火星-11」導彈也能覆蓋南韓全境。南韓引進「標準-3」理論上可以為南韓海基反導系統增加大氣層外的攔截手段,但是由於對手導彈在大氣層外飛行時間飛短,給「標準-3」導彈攔截的時間非常短暫,如果軍艦部署在釜山附近海域,意義不大,只有往北靠近北韓的海域部署才有更多的意義,但這又增加了軍艦的風險,因此,南韓引進「標準-3」導彈對自身提升並不是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南韓為何還要購買「標準-3」導彈呢?筆者認為,應該關注南韓此舉背後是否為了增強美日韓反導體系捆綁以及美國的因素。美日韓三國以北韓增強核導戰力為理由不斷強化反導合作,在反導情報共享、反導聯合演習等方面的合作不斷增多,日本和美國已經裝備了「標準-3」導彈,南韓購買該型導彈有沒有強化三國合作的考慮值得觀察。另外,美國向南韓出售「標準-3」導彈具備中段攔截能力,這意味著南韓軍艦對射向日本和美國的中遠程導彈進行中段攔截,進而提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反導能力,不免讓人與「薩德」入韓進行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