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評級查詢|我國上市公司ESG評級偏低成因初探

通過系統性地對中國上市公司(滬深港)在MSCI ESG評級的分佈及表徵進行對比、分析後發現,中國企業特別是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整體偏低。其中,MSCI A及以上評級占比僅為8.8%,CCC評級占比達30%。從ESG發展階段與監管、公司自身ESG實踐與披露水平等角度,我國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偏低的原因可能在於以下四個方面:

圖 我國上市公司和美股上市公司MSCI ESG評級結果分佈

企業MSCI ESG評級可下載新浪財經APP查詢(或點擊此處)

數據來源: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

1.ESG發展階段與監管力度差異

總體而言,美國及香港的ESG實踐起步較早,ESG監管規範及ESG投資的發展極大推動了企業ESG實踐與披露,已形成較好的發展基礎。香港於2012年面對上市公司首次發佈了《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倡導上市公司進行ESG信息披露。經對《指引》多輪修訂,現階段香港總體遵循ESG強製披露與“不遵守就解釋”相結合原則,並逐漸向強製披露過渡。在美國,美國可持續和負責任投資發展較早,1995年規模已達6390億美元;目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SEC)在上市公司層面對環境(E)、公司治理(G)及人力資源等部分社會(S)維度指標提出了強製性披露要求。我國ESG披露監管範圍目前覆蓋至央企及科創板上市公司。2022年5月,國務院國資委發佈《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提出力爭到2023年相關專項報告披露“全覆蓋”,首次對上市公司披露ESG報告進行規範。

但總體來說,ESG監管力度與經濟發展階段是存在匹配性的,需要考慮企業ESG發展水平、中小企業披露能力等問題,需要公平、有序並分階段推進。

2.企業自身固有ESG問題與風險

一是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已意識到ESG的重要性,但多未明確從董事會層面提出公司整體的ESG戰略,建立專門的ESG治理架構,導致ESG在公司內部落地上缺少推動與執行;此外,ESG戰略與治理架構本身也是大多數ESG評級機構的評價指標。二是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並未圍繞自身ESG戰略製定清晰的轉型路徑,並基於各項路徑製定分階段、可執行、清晰的行動目標。三是不少上市公司本身確實存在ESG風險,成為減分項。例如較為突出的汙染物排放、員工工時與權益、消費者權益、公司治理結構、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內部控製問題等等。

3.企業ESG信息披露問題

一是企業ESG信息披露率低,使ESG評級得分項缺失。一方面,我國部分上市公司對相關ESG議題無管理無披露,但另一方面,很多企業未對較多優秀ESG實踐舉措進行披露,導致評級機構無法獲取相關信息,ESG評分較低。從統計數據來看,港股、美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基礎及披露率遠高於A股,出於披露監管或ESG投融資需要,大部分美股及港交所上市公司已實現對ESG信息進行披露。據《港股上市公司2022年度ESG信息披露統計研究報告》統計,截至2023年9月,港交所2646家上市公司中,有2512家已於港交所披委易(HKEXNews)進行ESG信息披露,披露率達94.9%。在美國市場,由於SEC對環境和公司治理信息要求強製性披露,美股上市公司均需對此進行披露。據中國證監會數據,截至2023年10月,僅約四分之一的A股上市公司發佈了社會責任報告、ESG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環境報告等相關報告 。

二是企業披露渠道單一,導致與評級機構信息不對稱。我國不少企業既對ESG議題進行了管理,也進行了較全面的披露,但由於披露渠道單一或不暢,披露內容和渠道未觸達評級機構,導致評分過低。這其中,既存在評級機構信息抓取不全面的問題,也存在企業披露渠道受限的問題。

三是披露質量較差,未能按照國際主流標準進行高質量披露。不少企業對ISSB、GRI等國際主流ESG標準仍較為困惑,理解十分有限,同時,標準本身往往也較為晦澀,可讀與操作性差。這導致了A股披露質量參差不齊、顆粒度粗、可比性差等問題仍較為突出;其次,定量信息披露少,數據統計口徑不一致;再次,披露缺乏有效驗證,數據透明度、可靠性不足。

全文詳見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研究文章《我國上市公司ESG評級表現分析及建議》

業務垂詢,敬請聯繫。

李濤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主任

電話:+86 10 62675473

電郵:litao5@staff.sina.com.cn

系列研究

(一)我國上市公司ESG評級表現分析及建議

(二)2024年全球25大科技公司MSCI ESG評級發佈 中國互聯網巨頭何去何從?

(三)ESG評級與市值普遍背離 中國酒企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

(四)中國車企ESG評級全球亮眼:汽車行業ESG表現分析與信披建議

(五)金融力量賦能綠色未來:我國商業銀行ESG評級分析與披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