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面皮》登台國家大劇院,講述寶雞農家三代人創業故事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5月18日下午,話劇《面皮》媒體見面會在北京喜劇院舉行,該劇各主創參加了此次活動。與媒體記者交流分享了《面皮》台前幕後的創作故事。原創方言話劇《面皮》由寶雞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寶雞市藝術劇院創排演出,原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教授薑濤擔任總導演;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話劇金獅獎、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男演員獎獲得者吳京安領銜主演。

方言話劇《面皮》劇照。

《面皮》是一部寶雞地域風味濃鬱的方言話劇,以寶雞人津津樂道、引以自豪的那一盤家鄉味道擀面皮為楔子,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五年陝西農村的大幕風貌。從那酸溜溜、香辣辣、筋道道的擀面皮裡品味關中寶雞農村一戶人家四十多年來從饑餓、貧窮、掙扎,到生存、發展、壯大的命運故事,展現出祖國改革開放鬥轉星移、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勾畫出農村小產業帶動鄉村大振興的壯闊畫卷,用藝術謳歌偉大時代和偉大勞動人民。通過精美的舞台提煉和史詩般展演,歌頌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折射出中國農村改革開放四十五年的時代變遷和眾多普普通通農民奮鬥不息的壯麗詩篇。

該劇以高度寫實的創作功力,描繪了陝西寶雞的一個小村落三代人發明、製作、傳承面皮手藝的故事。作者將寫實手法提煉到象徵的高度,描繪了黨的基層幹部帶領人們所走過的艱苦奮鬥的歷程,描繪了小村鄉親們性情的美好,以及勇於創新這樣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品質。

《面皮》中的主要人物的命運因擀面皮或興或衰,展現了不同社會環境下的不同人生。在主人公一家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普通農民對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的堅守。他們沒有因為貧困而自棄,富裕而墮落,也沒有因為艱難而退縮。他們勇於直面生活、直面人生、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弘揚的主旋律。

《面皮》的場景佈置、舞颱風格、服裝造型等,都細節地還原了農村的風貌習俗。談起創作靈感,編劇張驥表示,「我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寶雞人,這個群像劇的時間線跨越了45年,也跨越了我的童年到中年,我和大家一起見證了改革開放政策給城鄉人民生活帶來的巨變。」導演薑濤認為,「小題材展現大情懷」是貫穿這部劇的核心理念。「舞台形象的創造,是編劇和演員的情感思想和對生活思考剖析的結合,在創作中我們特別注重理解劇本的歷史內涵、文學內涵、思想內涵,希望通過每處細節生動展現我們祖輩的故事。」

作為全劇的靈魂人物——隊長,演員吳京安更是通過真摯、質樸的表演風格詮釋了秦人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他表示,「在這方水土的滋養下,我的根基是厚實的,我覺得我的每一根頭髮,每一根神經,都能調動起我對這一方土地深深的愛。」

話劇《面皮》劇本在2022年獲得陝西省重點精品扶持項目資金。2023年9月,該劇參加第十屆陝西省藝術節,並斬獲「文華大獎」。2023年12月在北京參加了2024年國家藝術基金舞台資助項目複審答辯。

據悉,原創方言話劇《面皮》將於5月19日-20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為首都觀眾帶來原汁原味的西府風情。

編輯 佟娜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