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球證水平到底如何?傅明說我們已是亞洲最高水平

現役11人製國際級球證傅明現場講解案例。 北京市足協供圖現役11人製國際級球證傅明現場講解案例。 北京市足協供圖

為進一步普及足球競賽規則,增加各界對足球球證員工作的理解與尊重,5月19日,北京市足協在小花貓兒足球培訓中心舉行了「足球球證職業角色體驗日」活動。中國足協球證講師、中超球證監督、北京市足協裁委會副主任黃燁軍、霍偉明和現役11人製國際級球證員、北京市足協裁委會常委傅明以20個案例場景為素材,向參與活動的數十位媒體記者、青訓教練和球迷講解了足球競賽規則。

一場競賽規則考試,僅三人及格

體驗日的首個活動環節是由參與者們根據涉及爭搶、手球、越位的20個案例場景影片做出答題測試,以球證視角給出判罰結果。

儘管這已經是一場降低難度的「考試」——每個影片均是多角度呈現,並且有慢鏡頭重播,大家能在充分思考後給出判斷,與球證員每場比賽需要做出200至250次決定(其中大部分決定外界感受不到)截然不同,但「考試結果」並不理想,百分製下,僅有1人得到70分,2人過了60分及格線,大多數人只得到了30分。

什麼情況下的手球、越位會被判犯規?手球在什麼情況下會有紀律處罰(紅黃牌)?如何定義綠茵場上的非體育行為……從「考試結果」來看,多數足球愛好者乃至從業者,對於規則的瞭解並不充分。

判罰屢被質疑,多數緣於信息差

在中超賽場上,球證員判罰成為焦點乃至引發爭議並不鮮見,對於規則瞭解不充分是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參與執法過亞洲盃決賽、亞冠決賽的傅明舉了一個例子,「球證員在中超賽場上的一次判罰可能會受到外界指責,大家都認為你判錯了,但到了國際賽場,外界對這個判罰的認知完全不一樣。」

對於截然不同的認知反饋,傅明給出的解答是信息差,「出現這種情況緣於信息不對等,接受過國際足協、亞足聯培訓的球證知道現行規則是什麼樣的,知道應該如何判罰,然而國內大多數從業人員並不知道這些信息。因為不瞭解才會產生不理解,才會產生誤解、質疑乃至陰謀論。」

在傅明看來,國內頂級球證能參加國際大賽是一個重要機會,「去接觸最先進的足球理念、足球知識,把這些知識帶回來,向所有人普及,讓大家知道:原來這個手球是可以不判的,原來這個越位不幹擾。」

當中國足球尋找走出低谷的道路時,普及競賽規則也是關鍵點之一。出席本次活動的中國足協副主席、主管中國球證部工作的許基仁表示,「外界對足球場上很多規則不太瞭解,或者說,是我們瞭解到的足球規則與實際規則有些差別。如果今後更多教練、媒體對規則更加瞭解,也能形成良好的輿論生態,有助於中國足球發展。」

許基仁認為加強相關從業者對競賽規則的瞭解,有助於中國足球發展。 北京市足協供圖許基仁認為加強相關從業者對競賽規則的瞭解,有助於中國足球發展。 北京市足協供圖

中國足球球證已達亞洲最高水平

儘管在國內賽場屢遭非議,但中國球證員的能力與表現近幾年在國際賽場上已經受到肯定——今年初結束的卡塔爾亞洲盃由中國球證組(馬寧、周飛、張铖、傅明)執法決賽;2023年,中國球證組執法了亞冠聯賽決賽第二回合比賽;2022年,馬寧、曹奕和施翔入選世界盃球證員名單。

傅明在活動現場介紹,球證員每場比賽的執法表現都要由球證監督打分,這個分數決定著球證員是否會有下一場比賽任務,甚至年終考核是否會降班——足球國際級球證並非終身製,而是每年申報製,即使是國際級球證,如果表現不佳,一樣有可能降為國家級。能連續執法國際大賽,其實已經證明了中國球證員的水平,傅明強調,「進入世界盃球證員名單,至少要進入亞洲球證的前10名。國際足協、亞足聯對我們的指派其實已經解答了這個問題,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們已經達到了亞洲(球證)最高水平。但向世界(球證)最高水平衝刺,不是僅僅依靠我們個人努力就能達到的,而是需要所有中國足球人的努力。」

關注度高的爭議判罰,都將公佈評議結果

值得欣喜的是,中國足協目前正著力推進球證工作的公開、透明,其中一項措施為今季完善對球證判罰的評估評議制度,涉及社會反響大、關注度高的爭議判罰,將通過協會官方平台將權威評議結果對社會公佈。截至目前,中國足協已公佈了8期評議。

許基仁接受採訪時表示,採取評議制度從三個目的出發:除了普及規則、給一些優秀球證員的正確判罰正名外,還能通過將判罰評議「放在陽光下」而給一些可能有私心的球證起到警示震懾作用。他同時表示,雖然球證專家們有時在評議中也會出現爭議看法,但中國足協會就此請教國際球證界專家,最大程度體現權威性和公正性。

目前國際大賽已經出現「開放麥」的做法,以此向所有觀賽者解釋球證員在比賽中改判的原因,沙特足協已計劃在下季引進這一模式。許基仁介紹,中國足協在經過調研、論證,解決可能涉及的技術性、規則和知識產權等問題後,逐步與國際接軌。「從中國足協角度來講,球證工作以後肯定是要更加開放,不要遮遮掩掩,與國際接軌。」許基仁說。

新京報記者 周蕭

首席編輯 吳冬妮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