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能語音轉文字,六足機器人精準導盲,記者實探助殘「黑科技」

將語音轉化為文字呈現在鏡片上,聽障人士戴上這副眼鏡就能「看」見他人說話內容,這一智能語音轉文字技術已經投入市場使用,獲得了聽力殘疾人的好評。

在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來臨前夕,新京報記者探訪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辦、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承辦的「科技助殘,共享美好生活」展會,現場展出的多種助殘「黑科技」,令人耳目一新。

導盲六足機器人具有視覺環境感知、動態躲避障礙、識別紅綠燈等功能。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導盲六足機器人具有視覺環境感知、動態躲避障礙、識別紅綠燈等功能。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導盲機器人能精準避障、語音提示

「科技在改善殘疾人生活,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中正發揮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稱,人工耳蝸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已使我國近90%的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一樣,能夠聽聲學語,進入普通幼兒園和學校學習。智能語音轉換和讀屏等技術的推廣應用,正使越來越多的聽障人士和盲人朋友能夠與其他人群高效溝通,跨越數字鴻溝,融入信息社會。

近年來,助殘科技研發應用取得新進展,湧現出包括AI外骨骼機器人、智能動力假肢、個體腦功能剖分技術、智能語音轉文字技術等在內的豐碩成果。

在18日的展會上,一隻外形類犬的六足機器人靈活地行走、避障,吸引不少參會人員駐足圍觀,這是由上海交通大學和索辰機器人共同研發製造的導盲六足機器人。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機器人專家高峰告訴新京報記者,區別於一般導盲犬,導盲六足機器人能與盲人進行語音交互,盲人可通過語音方式向機器人下達目的地、走停等指令,機器人也能用語音播報告知、提醒盲人環境信息。「簡單來說,導盲犬不能說話,機器人可以。」同時,它還具備力覺交互功能,可以通過盲杖感知盲人行走狀態和意圖,實現牽引和停止等交互動作。此外,該機器人具有環境感知功能,可自主導航至目的地、動態躲避障礙、識別紅綠燈等;六足結構也賦予它較高的穩定性,行走速度適合盲人行走的步伐。

目前我國共有1731萬視障人士,而現役導盲犬的數量卻僅有400只左右。「導盲犬培育的成功率低,犬隻壽命短,因此非常稀缺。」高峰表示,導盲機器人若能順利投入市場使用,則能緩解這一問題。「這是一個高智能裝備,如果能推廣到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就可以幫助到全世界的盲人。」

同傳字幕眼鏡讓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在日常交流中,聽障人士往往需要依賴手語、唇語或者書寫來理解對方的意思。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國內相關企業已成功運用人工智能語音識別技術,將語音轉化成文字,變聽為看、看聽結合,使聽力殘疾人通過可視化文字與人溝通交流。語音轉文字技術不僅能夠提供準確率較高的文字轉換,還能夠支持多種語言和方言的識別,增強了機器對人類語言的理解能力,為聽力殘疾人交流、學習、工作等帶來便利。

同傳字幕眼鏡展示。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同傳字幕眼鏡展示。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在助殘科技展會上,就有一款為聽障人士量身打造的眼鏡,聾人戴上就能看見「聲音」。據展出單位市場經理張洪達介紹,這款名為「聽語者同傳字幕眼鏡」的穿戴式設備,是AR與AI技術融合創新的工具,使用高靈敏度聲音採集技術和神經網絡降噪算法,將聲音信息實時轉譯為文字信息,通過高透明AR顯示技術,使用戶通過視覺路徑獲取指定聲音信息,達到無障礙交流的目的。

記者體驗發現,這款眼鏡並不沉,鏡片上字幕成像範圍適中,清晰度較高。「這款產品2022年發佈,目前已經有上萬名聽障用戶在使用,根據他們的反饋,這個產品在他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提供了較大幫助。」張洪達表示,「人工耳蝸和助聽器不能滿足所有聽力障礙人士的需要,一方面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另一方面有些人佩戴了助聽器也無法完全聽清別人說話,字幕眼鏡則是所有人都能使用,配合助聽器使用,則能更方便聾人理解對方說話內容。」

智能外骨骼機器人助力肢體殘疾人康復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發的智能外骨骼機器人——「大艾機器人」也在展會露面,這一機器人可以為殘疾人提供便捷、有效的運動功能康復訓練。同時,能夠識別用戶運動意圖,通過步態快速自適應調整,輔助穿戴者輕鬆行走,實現智能出行,幫助殘疾人解決日常生活中的自由移動困擾。

「大艾機器人」包括「艾行」「艾動」和「艾GO」等適用於不同殘疾狀況、康復階段的外骨骼機器人。2022年冬殘奧會的殘疾人火炬手邵海鵬在現場,穿戴著「艾行」外骨骼機器人緩緩行走。「艾行」結合了先進的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與生物醫學工程,旨在為行動不便的人群提供有效的行走輔助。「艾行」通過智能感知系統實時分析用戶的步態和動作意圖,實現精準的運動控制,為用戶提供穩定、自然的行走體驗。其設計輕巧、易於穿戴,可顯著提升用戶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質量。

邵海鵬告訴新京報記者,2017年,他因一次意外導致高位截癱,在醫生建議下開始使用「大艾機器人」進行康復訓練。2018年,他穿戴外骨骼機器人用9天時間走了42.22公里,創下「機器人行走馬拉松世界紀錄」。「外骨骼機器人讓我重新站立了起來。」邵海鵬說,「它能在我行走時提供助力,我自己走的話距離比較短,但借助這個機器人,我能進行遠距離行走,日常出門買菜、遛彎都沒有問題。充一次電可以走4至5小時。」

現場展示可穿戴行走輔助設備。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現場展示可穿戴行走輔助設備。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個體腦功能剖分技術可改善孤獨症腦功能狀況

在展會現場,昌平實驗室研究團隊帶來了以pBFS®個體腦功能剖分技術為基礎,通過「讀、解、寫」三步精準定位並改善個體腦功能的「黑科技」。「現在臨床上很多設備可以檢測大腦,但大多停留在器質性病變,即腦結構病變,很難完成腦功能的檢查,這個技術則能做到。」昌平實驗室青年科學家任建勳介紹說,團隊自主研發的腦環路起搏器使用可視化的實時精準視覺導航定位技術,結合高深度光學相機和3D人臉識別技術,可以快速精準導航定位個體腦功能靶點,通過精準靶點的神經調控,能改善孤獨症、腦癱、帕金森病、卒中後偏癱、失語等患者和殘疾人的腦功能狀況,促進其肢體、言語、認知、視力等功能改善。

由北京大學工學院、北京工道風行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帶來的基於智能仿生技術的動力下肢假肢,以人體關節為藍本,研發高效驅動與新型人機接口技術,有效促進了運動意圖智能識別和複雜環境自主適應。其內置的智能算法能模擬健康關節的實時調整,可以幫助下肢截肢殘疾人以更加自然、省力的步態行走。「目前產品已經投入市場使用,反饋都比較好,並且已經開始銷往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家。」北京工道風行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研發部副經理朱金營表示。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編輯 張牽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