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養老服務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對接活動舉辦,60家單位簽約

新京報訊(記者葉紅梅)5月21日,由北京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廳聯合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舉辦的京津冀養老服務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對接活動舉辦,6家(3家職業院校、3家養老服務企業)單位進行項目推介,60家單位現場合作簽約。

京津冀養老服務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對接展區,職業院校和養老服務企業彼此洽談、對接。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京津冀養老服務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對接展區,職業院校和養老服務企業彼此洽談、對接。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現場,來自北京、天津、河北、遼寧、黑龍江、江蘇、浙江、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等15地的25家職業院校代表與京津冀地區的35家養老服務企業代表參會。當天,還同步舉辦了京津冀養老服務人才招聘會,來自京津冀地區的數十家養老服務企業發佈了涵蓋養老護理、康復治療、心理諮詢、養老經營管理等領域的近千個用工崗位。

「養老職業院校是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我們舉辦這個對接會,希望能夠進一步加深京津冀養老服務企業與全國職業院校之間的合作,培養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養老服務人才。」北京市養老服務事務中心副主任職嘉男表示。

河北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關佳告訴新京報記者,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全省人口近7400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口1644萬人,基數較大,全省養老護理員約有1.9萬人,存在人才缺口,且養老護理員的培養側重理論,缺乏在機構內的實訓,「所以希望能通過這次對接會,彌補高端養老服務人才的短缺,同時利用北京、天津的優秀職業院校向河北輸送養老服務人才,並利用河北龐大的人口培養更多養老服務人員,服務三地養老機構。」

天津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四級主任科員陳萍認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能實現人力資源、實訓資源、項目資源共享,「希望進一步完善校企人才培養模式,引進更多具有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的養老服務人才,推動京津冀養老行業穩定發展。

人才協同是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的重要內容。記者瞭解到,去年以來,三地民政部門依託京津冀養老協同專題工作組,製定出台《京津冀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協同工作方案》,舉辦了養老服務人才線上培訓班,累計培訓三地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機構負責人、管理人員和養老護理員共計1.1萬餘人;推動養老服務人才資源互補,三地共有16個縣級以上地區建立了常態化的養老護理員輸入對接關係;建立校企合作對接機制,在今年4月18日舉辦的首屆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校企合作對接會上,來自京津冀蒙等8地的60餘家職業院校與養老服務企業代表參展參會、洽談簽約,取得了良好實踐效果與積極社會反響。

據職嘉男介紹,下一步,京津冀民政部門將繼續堅持「同質同標」原則,推動三地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我們將建全完善養老護理員勞動力輸入對接機制,推動京津冀區域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組織開展京津冀養老服務人才協同培訓,實現培訓結果三地市場主體互認,促進養老服務人才交流互通;加強京津冀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基地、見習基地建設,穩步提升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助力三地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 張牽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