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時間敲定,民意落後的保守黨能否力挽狂瀾?

據新華社報導,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5月22日宣佈,英國將於7月4日舉行大選。蘇納克說,他當天早些時候與國王查爾斯三世進行交談,請求解散議會。國王已批準這一請求。

英國上一次大選是在2019年,根據規定新一屆大選需要在2025年1月前舉行。此前,外界普遍預測,英國可能會在秋冬季舉行大選。但蘇納克最終將大選時間定在盛夏——這將是英國自1945年以來首次在7月舉行大選。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鑒於保守黨過去一段時間的民意支持率遠遠落後於主要反對黨工黨,蘇納克也許希望通過提前舉行大選來打亂反對黨的競選策略,從而挽回民意上的頹勢。

自2022年10月蘇納克接任首相之位以來,工黨對保守黨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支持率領先優勢。英國民調機構「輿觀調查公司」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截至本月16日,保守黨支持率僅為20%,而工黨的支持率達到47%。

本月初,保守黨在地方選舉中也遭遇重創。據央視新聞報導,在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地方選舉中,保守黨丟掉了470多個地方議會席位以及10個地方議會的控制權。有英媒稱,保守黨遭遇了40年來最慘淡的地方選舉結果。

崔洪建指出,保守黨已經連續執政14年,任內積累的矛盾越來越多,再加上「脫歐」問題引發的分裂以及近兩年經濟下行帶來的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保守黨的民意支持率不斷下滑。而受益於民眾對保守黨的不滿,再加上黨內團結一致對外,工黨的支持率遠高於保守黨。

基於當前的局勢,崔洪建認為,工黨在7月4日的大選中獲勝的可能性比較大,甚至不排除其大獲全勝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崔洪建表示,此次大選值得觀察的一點是,歐洲大陸政黨碎片化、政治極化的狀況是否會反映到英國政治中來。

5月22日,英國首相蘇納克在倫敦唐寧街10號首相府前發表講話,宣佈英國將於7月4日舉行大選。新華社發

  • 對話

新京報:外界此前預測英國可能會在秋冬季舉行大選,為何蘇納克提前了大選時間,定在了7月4日?

崔洪建:此前,很多人可能認為,保守黨把大選時間越往後拖對其越有利。但從當前的總體情況來看,不管是民意支持率,還是英國國內面臨的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保守黨短期內都看不到太大的改變這一局面的希望。由此,將大選日期提前,或許不失為一種破局的策略。

蘇納克突然將大選日期提前,也許可以打亂主要競爭對手尤其是工黨的競選策略,同時通過在短期內緊急出台一些政策舉措來挽回支持率。這種策略其他國家也用過,譬如西班牙政府之前由於支持率較低,選擇提前大選打亂主要競爭對手的安排,由此實現了反勝。我認為蘇納克政府可能就是希望通過這樣一種策略上的變化,來挽回民意上的頹勢。

新京報:從民意上來看,保守黨的支持率長期比工黨低20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什麼?

崔洪建:保守黨過去一年多以來支持率都處於低位,原因有很多。從大的背景來看,保守黨已經在英國連續執政14年,執政時間長了,其任內積累的矛盾必然越來越多。

尤其是,作為從舉行公投到最終帶領英國離開歐盟的政黨,保守黨有一個擺脫不了的歷史包袱——「脫歐黨」。保守黨尤其是莊臣政府一直想把這個歷史包袱變成歷史財富,但現實是,雖然目前英國國內關於走還是留的爭論已經不那麼明顯,「脫歐」仍然進一步撕裂了英國社會。

從現實情況來看,過去兩年,一方面受到「脫歐」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到俄烏衝突等衝突和危機的影響,英國經濟遭遇了一系列問題,累積了很多經濟和社會問題。比較直接的表現是,英國近幾年來國內罷工不斷,這顯然和保守黨政府治理經濟不利有關。

當地時間2024年5月7日,英國倫敦,英國火車司機罷工第一天,Victoria車站部分區域對公眾關閉。圖/IC photo當地時間2024年5月7日,英國倫敦,英國火車司機罷工第一天,Victoria車站部分區域對公眾關閉。圖/IC photo

雖然蘇納克組建了一個有著強技術官僚背景的政府,目前英國的通脹率有所下降,但危機遠沒有解決,英國經濟也還沒有轉向積極增長的軌道。總的來說,保守黨在長期執政的背景下卻拿不出讓英國民眾滿意的成績單,這是導致其民意支持率不斷下滑的主要原因。

新京報:那從工黨的角度而言,它在2019年的大選中慘敗,但過去兩年支持率一直處於較高位置。這又是為何?

崔洪建:實際上,工黨本身並沒有很突出的表現,也沒有非常亮眼的政策規劃,但它的支持率要大幅高於保守黨,一個原因就是,英國民眾把對保守黨的不滿轉化為了對工黨的支持。

另一個原因在於,工黨前領袖郝爾賓辭職(註:由於在2019年12月的大選中慘敗,郝爾賓宣佈辭去工黨主席一職。),一定程度上結束了工黨長期以來的內部分裂情況。目前的工黨領袖斯塔默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但至少確保了工黨內部團結一致對抗保守黨,這或許也是工黨近兩年民意表現較好的一個原因。

新京報:外界一直預測工黨在此次大選中可能會大獲全勝,你怎麼看?此次大選最值得關注的點是什麼?

崔洪建從目前的民意支持率,以及近期的英國地方選舉結果來看,工黨的贏面顯然比較大,甚至不能排除工黨會大獲全勝。

實際上,英國過去10年的政治變化和整個歐洲的政治變化並不一致。歐洲過去這幾年的政治發生了非常深刻的變化,許多國家的政治都有右傾趨勢,政治極化現象越來越明顯。但英國相對來說保持了比較長期的政治穩定,保守黨連續14年執政。

由此,不排除這次選舉會對過去一段時間一黨長期執政的情況產生顛覆性的改變,譬如工黨大勝,其他小黨派的席位也上升等等。換言之,我們需要關注的一個點就是,歐洲大陸政黨碎片化、政治極化的狀況是否會反映到英國政治中來。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選舉結果也許並不會像現在所預期的差距那麼懸殊。雖然時間已經不多,但蘇納克政府仍然可以採取一些緊急行動來縮小和工黨之間的民意差距。譬如在內政上,提出一些刺激經濟增長的計劃,讓民眾看到更多的利好政策;在對外問題上,推動所謂「盧旺達計劃」(註:將非法入境者遣送至非洲國家盧旺達的計劃),從而爭取一些右翼民眾的支持。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張磊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