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青力量」照亮創新之路

    「青鋒」青仝創新工作室部分成員(從左至右依次為張近鵬、蔣瑋琪、孟榮、李昊、江留威)。受訪者供圖    「青鋒」青仝創新工作室部分成員(從左至右依次為張近鵬、蔣瑋琪、孟榮、李昊、江留威)。受訪者供圖

    10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9項省部級以上創新獎項、18項南昌局集團公司優秀成果獎;成員中火車頭獎章獲得者兩人,全路技術能手兩人,全國鐵路青年科技創新獎3人,福建省金牌工人兩人。在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供電段的「青鋒」青仝創新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里,這些獎項和榮譽掛滿了牆。

    隨著鐵路建設邁向新起點,設備檢修工作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於鐵路供電系統而言,檢修工作效率直接影響列車運行質量,這意味著要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創新產品來順應鐵路高速發展,由17名青年組成的工作室應運而生。

    孟榮是工作室的技術帶頭人,曾榮獲全國鐵路青年科技創新獎等多項榮譽,其牽頭研究的福州站區電氣化鐵路模擬系統5項關鍵技術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這個模擬系統是我的首個創新產品,該系統已經運用於青工培訓,打破了傳統的培訓模式,培訓成效顯著提升。」孟榮說,「當初製作系統模型時僅圖紙就修改了30多遍,模擬配件製作3萬多個,總計耗時3年才組裝完成,現已成為青工學習業務的重要工具。從剛參加工作的懵懵懂懂,到現在滿櫃子的榮譽、專利,工作室是我成長成才的‘助推器’。」如今,孟榮已經通過競聘選拔走上管理崗位,他的成長過程影響了一大批青年才俊。

    「工作室成員平均年齡不到30歲,思想活躍,討論問題也總能碰撞出火花。」工作室項目負責人蔣瑋琪說,「我們在研究接觸網補償裝置B值在線監測裝置時,連續好幾週淩晨一兩點才休息,推翻了七八個方案,最終才敲定下來。」正是因為不同想法交織融合,才使得項目能不斷重組、優化,最終該項目榮獲全國鐵路青年科技創新獎,拿到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早在2017年,蔣瑋琪便開始了他的創新之路。「那時正值防洪期,看到工友們在站區管內電纜井設備巡視整治時十分勞累,我便突發奇想,牽頭製作了電纜井自動排水裝置,投入使用後能最大程度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提高設備檢修效率。」福建地勢臨海,防洪壓力大,對供電設備而言,水是最危險的。蔣瑋琪介紹,電纜井自動排水裝置投入使用後,當水位到達一定的高度,設備便會自動發送短信到值班人員手機上,然後開始自動排水。不僅節省勞動力,更能做到24小時不間斷監控、調整設備狀態,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孟榮可以說是我的引路人,正是他研究的電氣化鐵路模擬系統把枯燥的理論知識具象化,讓新職工直觀地理解掌握鐵路專業知識,讓我有了積極投身創新攻關活動、改進生產設備的想法。」蔣瑋琪說道。

    李昊是工作室的骨幹成員,也曾受到孟榮的影響。「他的經歷讓我看到了創新攻關活動給生產帶來的改變。」談起創新,李昊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堅持。2019年他研究的項目《降低接地線接頭磨損率》順利拿到集團公司特等獎,更是被推選至福建省參與評選,榮獲福建省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一等獎。一個成功發佈的創新項目,背後是無數次的實驗。「《降低接地線接頭磨損率》項目的材料需要3D打印,打印1個材料需要3個小時,我一共需要打印4個。」材料製作過程讓李昊印象最為深刻,打印過程中如果物料不夠,或者中途斷電,就需要從頭再來,為此他連續一週淩晨兩點休息。「那段時間很累,但是沒有想過放棄,不僅因為我知道創新產品能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對創新的熱愛。」李昊說。付出終會有回報,如今李昊已經有1個實用新型專利和3個省部級創新證書。

    「李昊的專業精神和敬業態度,以及對創新的執著追求時刻感染著我,照亮我的創新攻關之路。」張近鵬說。張近鵬2021年參加工作,2022年便帶著《提高拉線塗油效率》項目榮獲福建省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一等獎,同時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這個項目最麻煩的地方是如何確定影響塗油效率緩慢的因素,若不是李昊一直鼓勵著我,帶著我一起攻堅克難,我可能就要放棄這個項目了。」張近鵬感慨道。創新最難的是找到創新點。「我當時也沒有頭緒,後來通過查閱資料瞭解到製定‘魚骨圖’可以鎖定要因,才找到了創新點。」那段時間,李昊經常帶著張近鵬徹夜研究。這讓他對李昊永不放棄、堅持不懈的精神更加敬佩。

    「李昊是我的榜樣,他對創新的熱情很高,也很投入。」至今,江留威還清楚地記得李昊一個人在工作室研究到深夜的場景。作為工作室年紀最小的成員,江留威加入創新團隊剛滿一年,他所參與的跨專業項目《解決聲屏障外電力電纜的安全性》就榮獲了單位創新項目二等獎。「跨專業項目對我來說很有難度,所以我經常熬夜到淩晨1點來對比材料,選擇使用合適的材料。」江留威回憶,加入創新團隊後,正是通過參與團隊中的項目,讓自己對生產工具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不僅讓自己的業務知識更加紮實,也讓自己養成了許多好習慣。

    江留威說,工作室骨幹們認真研發的精神激勵著他不斷前進。他正在努力創新,希望有一天能拿到屬於自己的國家級專利。

    創新絕非風平浪靜下的馬到成功,也不可能是鮮花掌聲中的坐享其成,而註定是一條需要渡過重重險灘、闖過層層難關的艱辛道路。創新團隊中孟榮的一把火,引得越來越多的青年加入到創新團隊中,在企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中,「青力量」照亮了創新之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祖佳新 通訊員 李響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5月2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