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打造的「清華海瀾中國傳統服飾與色彩研究中心」是做什麼的?

從旗袍到漢服,從桑治錦馬甲到香雲紗連衣裙再到如今火爆出圈的馬面裙,越來越多載有厚重歷史文化的傳統服飾成為如今服裝的「頂流」,學術界對於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研究、挖掘、開發也蔚然成風,在這其中,5月25日揭牌成立的清華海瀾中國傳統服飾與色彩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則是一股校企強強聯合的新生力量。

研究中心揭牌當日,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許峰,海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立宸,江陰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吳莉萍,清華大學文科處處長楊永恒,清華大學科研院副院長孟祥利,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方曉風,海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齊出席參加。

跨界聯合的研究中心發佈國內首部馬面裙學術專著

據清華海瀾中國傳統服飾與色彩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的介紹,研究中心將主要在三大領域開展研究工作:一是針對中國傳統服飾進行研究和複原,二是構建中國傳統色彩體系,三是融合中國傳統服飾元素進行時裝設計。

具體而言,清華海瀾中國傳統服飾與色彩研究中心將針對80至100款經典傳統服飾的款式、面料、色彩、圖案、工藝等內容,開展研究和複原工作,並與京繡、蘇繡、蜀繡、湘繡四大繡種非遺傳承人合作,複原傳統服飾面料與服裝紋樣刺繡。此外,研究中心還將研究並製定中國傳統色色譜,規範傳統色的名稱與使用等一系列的學術研究與實踐工作。

同時,借助海瀾之家強大的生產規模與完整的產業鏈體系,通過創新中國傳統服飾元素時裝設計、博物館陳列、商品服飾轉化等活動,將學術研究充分落地,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增強中國時尚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未來,研究中心還會以紀錄片的方式,將探索過程與研究成果拍攝成片,並通過傳統工藝探索、學術著作出版、成果展覽舉辦、學術會議召開等系列活動,循跡中國文明脈絡,探尋傳統服飾之美,向世界呈現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華夏衣冠與服章之美。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心揭牌當日就交出了首個研究成果——《中國最美服飾叢書——五色華彩馬面裙》,該書由海瀾集團董事長周立宸主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傳統服飾與色彩研究中心副主任賈璽增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研究員高文靜共同撰寫,是國內首部馬面裙學術專著。

《中國最美服飾叢書——五色華彩馬面裙》首次從中國傳統色彩的角度對馬面裙展開體系化研究,歸納了198種中國傳統色分類,並以106件馬面裙實物詳情,200張高清紋樣結構細節圖,真實再現馬面裙之絕美。

研究中心表示,未來還將針對戰國至明代經典服裝款式(如秦俑甲冑、三星堆立人像服飾、敦煌壁畫人物服飾、《搗練圖》《簪花仕女圖》服飾、桑治代帝后服飾、明代帝后服飾等)進行系統梳理和深入研究,針對250餘個中國傳統色彩進行考證和複原。

此次的跨界合作,周立宸表示一開始就是看中了海瀾集團與清華大學這樣高等院府的強強聯合。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表示:「期待‘清華海瀾中國傳統服飾與色彩研究中心’在變革的浪潮中堅守初心、行穩致遠,以人文日新的進取精神和行勝於言的務實成果,積極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之路,讓中國服裝服飾之美走進生活、走向世界。」

上億級投入,助推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傳承發展

《左傳》有言,「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服飾服裝是文化禮儀的載體,是一個民族審美追求的象徵和精神氣質的外化。服飾文化一直都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將中國傳統文化服飾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融於當下的日常生活、在世界舞台中繼續大放異彩,已成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發展共識的一部分,這也是國民品牌海瀾之家努力的方向和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之一。

自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民族自信心的增強和民族複興偉業的步伐,越來越多的中國服裝設計師和自主時尚品牌不斷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尋找創新,實現設計創新突破。成立已有20餘年的海瀾之家通過對不同代際、不同圈層的國民大眾的研究分析,合作、開發了一系列有代表性、高美譽度的民族文化IP,有耳熟能詳的大鬧天宮類的經典IP,也有打造的非遺文化「龍騰九州」原創IP。周立宸表示,這些IP產品的打造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也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文化無與倫比的生命力,看到了身披熱愛、誌在千秋的文化精神。

此外,海瀾之家還注意到,以「馬面裙」為代表的傳統服飾的創新發展而形成的「新中式」服裝火爆出圈,讓海瀾之家看到了傳統服飾與現代有機融合更多的可能性。

自2022年起,海瀾之家便整合企業研發資源,與權威高校研發機構達成戰略合作,以上億級的投入,打造了海瀾雲服實驗室,囊括服飾戰略研究、檢測服務、智能製造軟件開發三大功能板塊,致力於打造具有突破性、引領性、功能性、實用性的中國服裝研發高地。一方面充分研究中國服飾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將高新技術運用在民族服裝中,從而展現出傳統文化與前沿科技結合的嶄新魅力。

海瀾之家從投入精力、財力進行技術和產品的研究入手,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提升面料、色彩、工藝等多種研發設計能力,從供給側提供更多好的產品,為中國傳統服飾更好地走進市場和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

編輯 李錚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