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湃|這些書講述了與端午節有關的種種

又到了親子學堂薦書時間了,和孩子一起讀好書,享受溫馨的共讀時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要怎樣過?端午節的由來、習俗是什麼?這些書能讓孩子更瞭解端午節。

《端午日》

 作者:沈從文

《端午日》選自沈從文名作《邊城》,生動地描繪了湖南湘西地區端午節的盛況,這是該篇文章首次以繪本的形式呈現。 

“端午日,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任何人家到了這天必可以吃魚吃肉。大約上午11點鍾,全茶峒(dòng)人就吃了午飯……”在這本書中,作者以其對當地民俗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將龍舟競渡和鴨子追逐的歡快場面描繪得栩栩如生,展示了茶峒人民共同慶祝端午的淳樸風情。本書另一個亮點是,書中插畫是由新銳畫家唐曉純繪製的,極具中國風的插畫與沈從文文中的鄉土氣息相得益彰,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節俗之美。

《中國故事繪:神魚馱屈原》

作者:馮健男 

《神魚馱屈原》介紹的是著名詩人屈原的故事。講述了西陵峽上段有名的“屈沱三漩”——屈原沱。傳說屈原被楚王所逐,流落在汨羅江附近,楚亡,屈原投江,神魚背起屈原屍體,穿八百里洞庭,溯江而上,戰勝了種種艱難險阻,終於將屈原屍體馱回了故鄉——歸州,小心放在一塊礁石上,這是“屈原沱”。通過繪本故事讓小朋友們瞭解屈原的故事以及端午節的來曆。 

本書作者馮健男是一位具有創造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融彙了東方和西方、傳統和現代、神話和現實、哲理和形象,給人以深刻豐富的藝術感受。在這本書中馮健男以漆器、漆畫為基調營造濃鬱的曆史氛圍,傳承屈原路漫漫上下求索,心之所向,九死不悔之精神。

《漢族·龍舟競渡端午節》

作者:蕭袤 著,賀旭 繪,胡丹 譯

《漢族龍舟競渡端午節》是以漢族代表性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及其流傳已久的動人傳說故事為藍本,進行富有生命力的藝術創作。對漢族的美麗傳說、風情習俗、節日來源等進行形象描繪,展現在曆史的進程中,我們的民族表現出的堅強品格、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漢族人民崇尚美好、鞭笞醜陋、追求光明的高尚情操,讓小讀者窺見漢族絢麗多彩的民間文化和生活面貌。

本書不僅以飽蘸情感的筆觸、凝練雋永的文字體現漢族的民俗藝術魅力,還從服裝、動作、場景、色彩等繪畫細節展現漢族的獨特美學意趣。

《小粽子,小粽子》

 作者:捲兒

看《小粽子,小粽子》這本書時,孩子會感覺像是在看一場“舞台劇”。這本書充滿了童趣,繪畫也清新可愛。故事講述了端午節這一天,來自北方和南方的小粽子們陸續彙聚在淮河碼頭。甜隊有大棗粽、豆沙粽、八寶粽,鹹隊有蛋黃粽、火腿粽以及小川粽。一開始大家只是暗自比拚同伴數量的多寡,後來被看熱鬧的魚兒們起鬨,甜鹹兩隊小粽子們開始為了各自團隊的“榮譽”爭吵起來。到底是甜的好,還是鹹的好呢? 

本書是在用可愛的節日美食形象向孩子們傳達了中國傳統文化,並且在快樂的氛圍中帶領孩子認識傳統節日。

《小艾的端午節 》

作者:王軼美 著 ,張小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