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副總理被曝下週訪華,德媒稱預計將展開「激烈磋商」

來源: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當地時間6月14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的辦公室表示,哈貝克將於6月19日開始對南韓和中國進行為期五天的工作訪問,期間將就貿易、氣候保護和能源政策等議題舉行會談。

此前,歐盟委員會於當地時間6月12日宣佈,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最高加征38.1%的額外關稅,徵收臨時關稅的舉措將從7月4日起生效。

德新社報導稱,這將是哈貝克首次訪問中國,預計德中雙方將在其此訪期間展開「激烈磋商」。路透社和法新社稱,德國經濟部已表示,哈貝克不會直接參與關稅談判,但會在與中方官員的會晤中推動「更公平的貿易條件」,哈貝克將「無法避免地」談及歐盟加稅問題,但他不代表歐盟委員會進行發言和談判。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資料圖)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資料圖)

在6月14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彭博社記者曾提出有關哈貝克訪華的問題,發言人林劍當時對該媒體表示,具體情況建議向中方主管部門瞭解。

根據法新社曝光的暫定行程安排,哈貝克可能將於當地時間6月21日至23日訪問北京、上海和杭州三地。

據報導,在訪問南韓和中國期間,哈貝克計劃會見兩國政界人士和商界代表,以及德國和歐洲企業的成員,而陪同他出訪的還有德國商界代表和國會議員。

德國經濟部的一名發言人表示,哈貝克此次訪華將「無法避免地」談到近期歐盟計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問題,但這名發言人堅稱,「哈貝克不代表歐盟委員會進行發言和談判——這是歐盟委員會自己做的事情」。

在歐盟委員會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後,哈貝克立即呼籲同中國進行談判,並警告可能出現的貿易衝突升級。他稱「關稅總是最後且最糟糕的手段」。哈貝克表示,德國是一個貿易和出口導向型國家,需要開放的市場和公平的環境,如果陷入與中國的關稅競賽,相當於把「嬰兒跟洗澡水一起倒掉」。

路透社指出,中德去年的雙邊貿易額達2540億歐元,約佔德國貨物貿易總額的8%。法新社則指出,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德國出口商近年來非常仰賴與中國的貿易,擁有龐大汽車工業的德國,在中國有著大量投資。

上汽集團出口至歐洲的汽車(上汽集團)上汽集團出口至歐洲的汽車(上汽集團)

此前,德國一直對歐盟的關稅計劃感到擔憂,德國交通部長禾爾克·維辛(Volker Wissing)警告稱,關稅可能引發「貿易戰」,沒有人希望與中國打「貿易戰」。德國總理朔爾茨當地時間6月8日在黑森州呂瑟爾斯海姆出席歐寶汽車公司(OPEL)125週年慶祝活動時,也再度明確傳達反對將歐洲汽車市場與外國競爭隔絕之意。

他面對歐寶汽車及其母公司斯泰蘭蒂斯集團(Stellantis)的眾多員工說:「我們不會對外國公司關閉我們的市場,因為我們也不希望我們的公司(在國外市場)受到同等對待。你們將公平競爭,即使是與來自中國的新競爭對手。」

彭博社6月14日報導稱,德國方面希望阻止歐盟這一汽車關稅生效或至少軟化關稅措施,但德國官員沒有證實這一消息。

當地時間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宣佈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最高加征38.1%的額外關稅。歐盟委員會稱,如果歐盟無法與中方通過談判達成解決方案,徵收臨時關稅的舉措將從7月4日起生效。

據報導,德國政府發言人本週早些時候曾表示,希望在7月初新的臨時關稅生效之前,能通過談判找到解決方案。路透社6月14日稱,朔爾茨政府正在推動所謂的「友好解決方案」。

「達成友好解決方案是非常可取的,但很明顯,中方需要採取認真的行動。」德國政府發言人在一場例行新聞發佈會上這樣說道。與此同時,德國經濟部發言人在同一場新聞發佈會上也表示,歐盟必須找到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的解決方案。

去年9月,中國電動汽車亮相2023慕尼黑車展,展台前人山人海。(視覺中國)去年9月,中國電動汽車亮相2023慕尼黑車展,展台前人山人海。(視覺中國

報導稱,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發出的聲音尤為重要,早在歐盟發起反補貼調查以及傳出可能加稅之初,其主要汽車製造商強烈反對歐盟對華加征關稅,擔心中方的反製措施可能會損害他們的在華業務。

在過去的2023年,德國汽車製造商近三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同時,中國還是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大眾、寶馬、平治的最大單一市場。在歐盟宣佈對華關稅政策後,大眾、寶馬、平治均立即發表聲明,強烈反對這一舉措。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高治德加德·梅拿(Hildegard Mueller)也第一時間明確表示:「這一措施(加征關稅)進一步增加了全球貿易衝突的風險……現在宣佈的措施可能造成的潛在損害可能大於對歐洲,特別是對德國汽車工業的潛在益處。」

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用較為直觀的數據分析預估,今年中國向歐洲出口了約50萬輛電動汽車,如果徵收懲罰性關稅,這一數字可能減少四分之一,至37.5萬輛,這一缺口的填補可通過歐洲製造商擴大在歐洲的銷售量,而不是向世界其它地方出口。然而,對於歐洲消費者而言,供應量的減少可能導致面臨更高的價格。

早在今年5月,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CEO施文韜(Thomas Schäfer)在英國《金融時報》舉辦的「汽車的未來」峰會(Future of the Car Summit)上就提醒:「(中方針對歐盟)總會有某種報復。」

關於中方會否反製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6月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表示,中方有必須捍衛的原則,那就是世貿組織規則和市場原則,也有必須維護的利益,那就是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和企業的合法權益。為此,中方將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