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移民危機助長美國童工現象

【西媒:#移民危機助長美國童工現象#】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6月15日報導,移民危機助長美國童工現象,報導編譯如下:

這項工作的內容是操作一台將金屬板轉化為汽車零部件的機器。工作地點是一家位於美國亞拉巴馬州盧文的工廠,該工廠為現代汽車公司在該州的汽車廠提供零部件。負責這項工作的工人每週工作50到60小時,至少已經持續6個月。所有這些信息都包含在美國勞工部最近提交的一份訴狀中,而從事這項工作的是一名13歲女孩。其實,童工就在我們身旁。

勞工部與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公司、零部件製造商和承包公司的法庭訴訟程序隨即開啟。現代汽車公司表示,使用童工有悖於公司的價值觀,因為供應商的行為而將其捲入訴訟是不公平的。

事實上,這個女孩的情況在美國並非個例。勞工部發現,違反聯邦法律《1938年公平勞動標準法》(其中包括童工立法)的童工案件有所增加。去年調查的案件涉及全國5792名兒童,其中數百人受僱從事危險職業。勞工部沒有公佈這些兒童的姓名和國籍,但路透社和《紐約時報》調查發現,在許多情況下,最終在工廠工作的都是拉美裔移民兒童,其中許多人是在沒有成年人陪伴的情況下來到美國的。

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研究與分析網絡的分析師妮娜·馬斯特說:「無人陪伴的未成年移民的身份在某些方面使他們更容易受到這類情況的影響。由於其處境,他們可能會被迫從事薪金頗為吸引人的工作,但同時其健康、安全和教育也會受到影響,而且他們沒有父母或監護人來確保他們所做的事情是適當的。」

該研究所移民法律和政策研究主任丹尼爾·哥斯達則表示,未成年移民因其不穩定的狀況而面臨「各種壓力」,這就導致他們不得不接受艱苦的條件。此外,由於自己的移民身份,他們也不願舉報這種非法行徑。

馬斯特表示,美國兩黨一致認為,對違反勞動法行為的罰款額度較低,起不到威懾作用。對許多大公司來說,罰款只是一種微乎其微的經營成本。馬斯特認為,這些法律固然「很重要,但按勞工標準來看依然相對薄弱,而且已經過時」。

提高經濟處罰只是打擊非法使用童工方面可以採用的措施之一。馬斯特說:「專家建議的另一種辦法是對這些做法進行刑事起訴,但起訴的對象必須是企業組織,而不應是中層管理人員,因為他們在組織內部也可能受到壓迫。」(編譯/劉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