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經濟數據延續回升態勢,新動能較快成長國內有效需求仍不足

圖/IC圖/IC

6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5月份,國民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生產穩定增長,需求持續恢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國際收支平衡,轉型升級持續,運行總體平穩。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5月份,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有所回升,新動能較快成長。但當前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面臨諸多困難挑戰。總體判斷來看,下階段國內經濟運行仍會繼續保持回升向好態勢。

民生銀行宏觀團隊認為,展望下一階段,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升溫,但外需繼續保持韌性,出口短期內仍將保持較快增長,並對相關產業鏈形成提振。政策繼續在擴大需求方面發揮效應,特別是財政政策發力空間充分,有望發揮托底作用。考慮到去年二季度基數偏低,預計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有望回升至5.5%左右。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奐劼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從前5個月數據來看,仍存在消費需求不足和房地產持續不振等問題。下一階段,為了確保實現預期增長目標,鞏固當前經濟穩步復甦的態勢,需要進一步帶動內需回暖並企穩,政策需從保障就業、創造就業崗位、提高收入、加大各級民企紓困和繼續改善房地產市場銷售環境等方面落到實處。

展望6月,隨著基建項目建設不斷形成實物工作量,工業生產仍能保持較快增長。資金、項目和利好政策帶動下,基建投資和製造業投資仍將繼續發揮穩投資作用。隨著基數效應的褪去和端午小長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望進一步加快。

工業生產較快增長,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勢良好

數據顯示,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6%(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從環比看,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30%。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

劉愛華指出,今年以來工業生產增長較快,轉型升級持續推進。下階段推動工業增長的有利因素較多,一是企業生產預期較好;二是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加上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逐步落實,效應逐步釋放,將為工業生產增添新的動力。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近期國內製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都處於高位,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對衝房地產投資較大幅度下滑帶來的影響,加之近期出口表現較強,外需回暖也能部分抵消內需偏弱對生產端的抑制效應,這些因素支撐今年以來工業增加值維持較快增長水平。前5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6.2%,增速要明顯高於同期需求端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速,顯示當前宏觀經濟「供強需弱」特徵較為明顯。

展望6月,工業生產實際增長動能有望邊際增強,背後是短期內外需有望延續回暖形勢,「三大工程」全面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持續推動,以及在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支持下,居民商品消費還有修復空間。不過,去年同期實際增速基數明顯抬高,會對6月工業生產同比增速有一定下拉作用,預計6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將回落至4.3%左右。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

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88006億元,同比增長4.0%(按可比口徑計算),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97810億元,同比增長0.1%。從環比看,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降0.04%。

劉愛華認為,從近期看,下階段有利於投資穩定增長的因素在逐漸增多。一是要素保障不斷強化;二是政策支持持續增強;三是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四是從先行指標看,建築業企業對行業發展的信心穩定。總的看,下階段投資有望繼續保持規模擴大、結構優化走勢。

5月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速錄得9.4%,4月為9.3%,再次小幅提速。對此,東吳證券宏觀經濟團隊指出,製造業投資再次成為經濟增長的柱蠆式。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與科技相關性更高的行業,大多都成為製造業投資的主要拉動項,包括但不限於電子設備、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汽車製造、電氣機械等行業。在科技創新政策的持續刺激作用下,這些行業的景氣度將繼續維持在不錯的水平。

王青指出,展望未來,短期內製造業投資有望延續2023年四季度以來的穩中有升形勢,估計全年增速將達到8.0%左右,較上年加快1.5個百分點。這顯示今年經濟內生增長動能改善。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將達到兩位數高增狀態。

市場銷售增速回升,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

數據顯示,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211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5336億元,增長4.7%。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237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176707億元,增長4.4%。

民生銀行研究團隊指出,5月消費之所以反彈,主要受「五一」假日、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顯效、「6•18」提前開賣等因素影響。此外,今年「五一」假期全部落在5月份,比去年多兩天,節日需求釋放帶動相關消費表現良好。

從消費意願來看,五一假期出行人數創歷史新高,反映居民消費意願仍在,但主要體現為假期時點的集中釋放,假期過後即出現回落,且客單價恢復率仍然相對偏慢。從消費能力來看,5月以來就業市場平穩,為消費回暖提供基礎。

劉愛華表示,今年以來,消費市場總體上來看持續呈現恢復向好的態勢。展望下階段,儘管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仍待進一步提升,但是支持我國消費市場持續增長的有利因素也比較多,主要有促消費政策措施持續發力顯效,新型消費快速成長,市場供給持續優化。上述因素將會支撐下一階段的消費市場繼續加快恢復。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