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領導人要開「碰頭會」,討論高級職位分配

歐洲議會選舉結束後,歐盟各個高級職位如何分配提上日程。

當地時間6月17日,歐盟領導人將齊聚布魯塞爾舉行非正式峰會,討論歐盟最高職位,就誰將擔任下一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理事會主席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人選展開爭論。

傳統上來說,這種談判和爭論十分微妙,高層職位的分配需要考慮到政治派別、地域出身及性別平衡,以確保得到各方的最大支持。

馮德萊恩有望連任

在當地時間6月17日舉行的非正式峰會上,歐盟領導人集中討論的高級職位主要包括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理事會主席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人選。

歐盟委員會是歐盟各個機構里唯一有權起草法令的機構。歐洲理事會主席的角色在於主持歐盟27國領導人的峰會,並與他們保持聯繫,以確定歐盟的戰略方向。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負責主持歐盟外交、國防以及發展部長會議,屬於外交政策主管。

從流程上來說,歐盟領導人會在非正式峰會上形成大致的協議框架,並於6月27日至28日舉行的下一屆歐洲理事會峰會上達成協議。到那時,他們應該會結束談判,選定三名候選人。路透社指出,候選人需要得到特定多數的支持,即至少獲得27位歐盟國家領導人中15位的支持,這些國家總體人口要佔歐盟人口的65%。

其中,最受外界關注的無疑是歐盟委員會主席的最終歸屬,這是歐盟機構中最有權力的角色。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由歐盟理事會和成員國政府首腦共同決定,需要考慮歐洲議會的選舉結果和實現地域平衡的重要性。按慣例,歐洲議會選舉中得票率最高的黨團領銜候選人將獲得歐盟委員會主席提名。

自今年2月,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佈競選連任以來,她一直是該職位候選人中的領跑者。在第十屆歐洲議會選舉中,馮德萊恩是歐洲人民黨推舉的「領銜候選人」,而該黨團保持住了歐洲議會第一大黨團地位且議席數增加,這些都有助於馮德萊恩實現連任。

資料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圖/IC photo資料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圖/IC photo

在歐洲理事會主席的人選上,數名外交人士表示,葡萄牙前總理安東尼奧·哥斯達是主要的候選人。歐洲新聞網指出,在他的任期內,哥斯達因其建設性的態度和平易近人的性格而受到其他領導人的讚賞。

去年11月,哥斯達因其政府在處理綠色能源項目上涉嫌違法受到調查而辭職,但他本人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

當地時間6月9日,葡萄牙現任總理蒙特迪尼高表示,鑒於歐洲議會選情,歐洲理事會主席一職可能由社會黨候選人擔任,如果哥斯達加入競選,「葡萄牙政府不僅會支持他,而且會盡一切努力確保他競選成功」。

「蒙特迪尼高只有在知道哥斯達有勝算的情況下才會這麼做。」一名歐洲外交官匿名指出,但一切都不是已經決定,哥斯達的參選仍可能因其面臨的法律問題變得複雜。

另外,愛沙尼亞總理卡拿斯似乎在競爭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的名單上排名靠前。路透社指出,作為東歐代表,卡拿斯將在領導層中增加地域平衡。除卡拿斯外,盧森堡前首相貝泰爾和比利時看守首相德克羅也被視為可能的候選人。

「達成共識的速度快於預期」

一般而言,這種有關歐盟高級職務的談判都要經過一番博弈。5年前,歐盟領導人進行了數天的爭論,包括一場通宵的「馬拉松式」會談,最終歐盟新領導層人選名單才艱難出爐。

然而,這次的討論顯得要比5年前輕鬆一些。從領導人的表態來看,達成協議的過程好像很順利。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他相信歐盟會談可能會在未來一週內就歐盟內部最高職位做出決定,「這是27國間的討論,我們給對方打過電話,未來幾天里(達成協議)似乎是可能的。」

德國總理朔爾茨也表示,為了讓歐盟能夠採取行動,將很快就歐洲需要填補的最重要職位做出決定。歐洲新聞網指出,歐洲議會選舉後,就歐盟高級職位達成共識的速度比許多人預期的要快。

「這就是前進的方向。」一名歐洲外交官匿名表示,很明顯,大家都希望能迅速獲得明確的結果。另一名外交官指出,一攬子名單的快速製定主要是由於各方缺乏可信的替代方案。

此前,馬克龍被認為是可能影響馮德萊恩連任的人物,他曾表態有意支持意大利前總理迪拉維杜華吉,稱其「應該發揮作用」。然而,在歐洲議會選舉後,馬克龍所在的執政黨複興黨表現不佳,隨後其宣佈將提前舉行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指出,這次歐洲議會選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馬克龍的影響力。另外,他正忙於國內選舉,注意力並不會集中在歐盟職務分配的討價還價上。

資料圖:法國總統馬克龍(右)與德國總理朔爾茨。圖/IC photo資料圖:法國總統馬克龍(右)與德國總理朔爾茨。圖/IC photo

歐洲官員和外交官指出,加之俄烏衝突延宕,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可能在11月大選後重返白宮,歐洲無法承受以犧牲穩定為代價的討價還價。

不過,達成共識的速度如此之快,也讓一些外交官產生擔憂,認為臨到最後關頭可能會出現意外的「弧線球」。「我聽到的樂觀情緒越多,我就越緊張。」一名歐洲外交官匿名說。

即便歐盟各國領導人就高級職位難題迅速達成一致,提名名單仍可能在歐洲議會面臨障礙。

新一屆的歐洲議會將於7月16日至19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召開首次全體會議,在各國各黨團反復妥協後,選舉產生歐洲議會主席。隨後,待各方協商完成後,歐洲議會的關鍵性工作之一是投票確認新任歐盟委員會主席以及歐盟委員會各個專員人選。

也就是說,如果馮德萊恩想要實現連任,她不僅需要得到歐盟各國領導人的首肯,也需要在議會中獲得超過半數議員的支持,即至少得到361票。

根據選舉結果,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指出,理論上馮德萊恩可以依靠約400名歐洲議會議員的支持,其中包括中右翼的歐洲人民黨黨團、中左翼的社民黨黨團和持中間立場的複興歐洲黨團,遠高於她所需要的票數,但投票是通過無記名的方式進行的,如果社民黨黨團和複興歐洲黨團有人跑票,可能會影響馮德萊恩獲得連任所需的票數。

「歐盟高級職位的討論中總會出現意外。」一名歐洲外交官表示,接下來還有許多內容值得進一步觀察。

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

編輯 張磊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