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解散戰時內閣,中東專家:或給巴以衝突帶來一定轉機

據新華社援引以色列媒體6月17日報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已正式解散戰時內閣。

內塔尼亞胡做出解散戰時內閣決定的前一天,以色列軍方宣佈在加沙地帶南部部分地區實施「戰術性軍事活動暫停」。然而,據媒體披露,內塔尼亞胡事先對這一決定不知情,並反對這樣做。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戰時內閣的解體更多是以色列國內政治特殊鬥爭的產物,這可能給結束本輪巴以衝突帶來一定轉機,但轉機恐怕不會那麼大。此外,王晉認為,內塔尼亞胡之所以透露反對以軍實施「戰術性軍事活動暫停」的態度,是為了平衡以色列境內各方力量。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

戰時內閣解體更多是以國內政治特殊鬥爭的產物

新京報:當地時間6月17日,內塔尼亞胡宣佈,戰時內閣已經解散。戰時內閣的主要作用包括哪些?內塔尼亞胡此舉意圖是什麼?解散戰時內閣意味著什麼?

王晉:本輪巴以衝突爆發後,以色列宣佈進入戰時狀態。為了更好凝聚以色列國內安全領域的共識、做出更加有效和快速的決定,以色列組建了戰時內閣,內塔尼亞胡、以色列中左翼力量代表本尼·甘茨與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是3名核心成員。許多戰時決策,尤其是對加沙地帶的軍事作戰決策,都是由此戰時內閣所做出的。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3年10月28日,以色列特拉維夫,以色列戰時內閣舉行新聞發佈會。圖/IC photo資料圖:當地時間2023年10月28日,以色列特拉維夫,以色列戰時內閣舉行新聞發佈會。圖/IC photo

現在,內塔尼亞胡解散戰時內閣,更多是以色列國內權力內鬥的產物。本月9日,甘茨宣佈退出戰時內閣。他認為,以色列應當採取其他的措施,比如結束本輪巴以衝突,但當前戰爭仍在持續,由誰來接任甘茨就變成一個重要的問題。每股力量都想推選自己的候選人。在以色列國內,呼聲比較強烈的是來自於右翼和極右翼的政治力量,但如果任命了任何一個右翼和極右翼政黨的候選人,他有可能損害其他政黨的相關利益和訴求。在此背景下,內塔尼亞胡可能沒有辦法,最後只能選擇將戰時內閣解散,轉而將當前的權力移交給安全內閣。相較於戰時內閣,安全內閣的會議規模較大。一般而言,安全內閣的會議規模多達幾十個人,有時可能多達50多個人。在此情況下,相關決策的效率會大大降低。

總體來說,從當前情況看,戰時內閣的解體更多是以色列國內政治特殊鬥爭的產物,未來可能會對以色列相關決策速度和效率帶來新的困難和阻礙。

新京報:以色列戰時內閣成員、主要反對黨國家團結黨領導人甘茨9日晚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退出戰時內閣,並呼籲以色列提前舉行議會選舉。這是否反映了以色列戰時內閣內部矛盾嚴重?以色列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嗎?

王晉:甘茨一直在呼籲提前舉行議會選舉,這體現了以色列國內不同政治力量對於當前是否要結束巴以衝突、以何種方式結束巴以衝突確實存在巨大分歧。

但是這種分歧並不代表以色列會立即進行議會選舉。甘茨是主要反對黨國家團結黨領導人,並不屬於內塔尼亞胡所領導的執政聯盟的一部分。即使甘茨宣佈退出內閣,如果內塔尼亞胡能夠繼續維繫與其他右翼和極右翼政治力量的關係,本屆政府在未來仍能正常運轉。不過,很多政治力量和政治人物已經嗅到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政府可能面臨坍塌的風險,這會讓本屆以色列政府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當地時間2024年6月9日,以色列,以色列戰時內閣成員本尼·甘茨發表公開演講,宣佈退出戰時內閣。圖/IC photo當地時間2024年6月9日,以色列,以色列戰時內閣成員本尼·甘茨發表公開演講,宣佈退出戰時內閣。圖/IC photo

徹底結束本輪巴以衝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京報:內塔尼亞胡解散戰時內閣,會對本輪巴以衝突帶來什麼影響?是否意味著迎來停火轉機?

王晉:當前衝突仍在持續,戰時內閣的解體可能給結束本輪巴以衝突帶來一定的轉機,但轉機恐怕不會那麼大。

一方面,戰時內閣解體意味著以色列的決策機制要發生較大變動,同時國際社會抓緊斡旋和協調,因此本輪巴以衝突可能出現短期的變化,比如交換被扣押人員,尤其是交換被扣押人員遺體的協議可能會在短期內達成。另一方面,戰時內閣的解體並不代表衝突的結束。戰時內閣是一個決策較為高效的小規模組織,未來該組織的權威移交給以色列的安全內閣,如果要做出很多決策,尤其是涉及停火和平決策時,安全內閣面臨的壓力會更大、阻礙會更多,反而加大了未來停火止戰的難度。

此外,以色列和哈馬斯就達成短暫停火的立場差異微小,但若要(實現)長期綜合性的停火,雙方的立場差異非常之大。在此背景下,對於以色列、哈馬斯或者國際社會的斡旋方來講,想要徹底結束本輪巴以衝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京報:以色列軍方16日宣佈在加沙地帶南部部分地區實施「戰術性軍事活動暫停」。然而,據媒體披露,內塔尼亞胡事先對這一決定不知情,並反對這樣做。這是否也凸顯了以色列內部矛盾加劇?

王晉:我認為,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進行所謂的「戰術性軍事活動暫停」應當是內塔尼亞胡授意執行的,因為在以色列當前的決策體系當中,如果內塔尼亞胡不予授意,一些重大決策不可能出現。現在有媒體報導稱內塔尼亞胡不知情,實際上還是為了避免以色列國內不同政治力量之間的輿情震盪。在以色列國內,並不是所有人都要求在加沙地帶徹底停火。雖然以色列國內要求停火、把被扣押人員釋放回家的呼聲高漲,但仍有一部分以色列人,尤其是右翼和極右翼的政治力量要求繼續在加沙地帶作戰。

在此情況下,內塔尼亞胡需要平衡各方的關係,既要能夠在加沙地帶進行一定的停火,以促成可能在未來出現的短期停火方案,但又不能公開說停火由他促成,便出現了我們當前看到的現象。

確實,當前以色列國內出現很多類似矛盾的表態,這些也顯示出以色列國內處於政治和社會等多方面輿論撕裂的狀態,這種撕裂的狀態恐怕也會在未來持續地影響以色列的軍事、安全,以及對外相關的政治決策。

新京報記者 朱月紅 劉婧瑜

編輯 張磊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