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烏克蘭都不要的,台灣還當個寶……

來源:觀察者網

台灣「國防部」19日稱,美國已經批準向台灣提供價值3.6億美元的「彈簧刀300」巡飛彈和ALTIUS 600M-V反裝甲無人機。諷刺的是,這兩種無人機雖然都因在烏克蘭參戰而知名,但烏軍的反饋卻是它們並不適合現代戰場,現在已經被淘汰了。而台軍卻對此興奮地表示「將用它們構建嚇阻能力」。

連烏克蘭都看不上的東西,能嚇到誰?

台灣中時新聞網19日稱,根據台灣軍方的通報,美國政府於當地時間18日批準向台灣出售總額3。 602億美元的「攻擊無人機導彈系統」,包含人員殺傷及反裝甲兩大類無人機。其中包括720架「彈簧刀300」型巡飛彈與101套SB300射控系統,價值約6020萬美元;以及291套「阿特斯」(ALTIUS)600M-V無人機系統,價值約3億美元。報導稱,台「國防部」早在去年就編列機密預算,以軍售方式向美採購這這些無人機系統,將主要裝備台陸軍特戰部隊與台海軍陸戰隊。

其實對於關注俄烏衝突的人來說,這兩種無人機都不算陌生。按照美軍的說法,「彈簧刀」系列巡飛彈分為針對人員等軟目標的「彈簧刀300」和對付裝甲目標的「彈簧刀600」兩個型號,具備情報偵察、戰場監視以及攻擊能力,能夠對視距外目標發動攻擊,在反恐戰爭中曾取得不錯的戰績。而「阿特斯」600M-V無人機的體積更大,號稱是美國在實際戰爭中部署的首批人工智能(AI)武器之一,最大航程約440公里,滯空時間為4小時。它可以根據任務需要選擇不同的戰鬥部或傳感器,甚至可以發射多架聯網組成「蜂群」協同作戰。

問題是,這些被美軍吹噓得神乎其神的無人機,在烏克蘭的戰場表現遠不如宣傳的那麼強大。美國《華爾街日報》今年4月曾披露,包括「彈簧刀」系列巡飛彈在內,這些美國無人機的戰場表現都非常糟糕,尤其是不適應俄羅斯的電子干擾。報導採訪的烏軍前線人員和五角大樓官員均表示,美國製造的無人機往往價格貴、故障多、維修難,無法抵抗俄羅斯的信號干擾和GPS屏蔽技術,而且也經常達不到宣傳的飛行距離。一名曾在烏克蘭使用過「彈簧刀300」的退伍美軍士兵表示,面對俄羅斯的電子干擾,「這種無人機遇到了問題」。

因此這些被烏克蘭嫌棄的無人機,本質上更適合於反恐戰爭等低烈度低技術的作戰環境,只有在連基本防空能力都欠缺、更不要說電子戰能力的遊擊隊時,才能「大顯神威」。一旦遭遇到俄軍這樣的正規部隊,立馬就現了原形。而台軍採購這些無人機的目的,是要對抗比俄軍更注重覆雜電磁環境下作戰的解放軍,它們能有幾分作用,可想而知。

不過話又說回來,可能台軍也不一定就在乎這些美國無人機的真實性能,畢竟花高價從美國淘垃圾這樣的「凱子軍購」早就是台軍的習慣做法:不管要買到的武器性能到底如何、有沒有用,台當局的目的是通過軍購向美國交「保護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