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呂特:即將掌舵北約的實用主義者

【馬克·呂特:即將掌舵北約的實用主義者】近日,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基本鎖定北約秘書長職位。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6月20日報導稱,荷蘭首相馬克·呂特2023年1月在白宮會見美國總統喬·拜登時說:「你曾兩次邀請我擔任北約秘書長,我拒絕了兩次。如果你第三次邀請我,我會答應的。」

從那一刻起呂特開始表現得與以往不同。慢慢地,有條不紊地,他開始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在2024年10月接替現任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比格。

人人都想知道呂特會成為什麼樣的「秘書長」,以及他能否帶領這個跨大西洋聯盟度過這一多事之秋。在呂特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可以找到一些跡象。這既包括他擔任首相的十幾年——在此期間他在荷蘭領導了四個不同的執政聯盟——也包括他為獲得這個辦公地點位於布魯塞爾的北約職位做的精心準備。

嚴格遵守習慣

呂特1967年出生於海牙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經營一家車行),是家中七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關於呂特,最重要的信息可能是他是一個非常有自控力的人。他經常給人一種隨性率真、看淡一切的印象。但在這個荷蘭人性情隨和、面帶微笑、手拿蘋果騎單車去辦公室的表面之下,還隱藏著更多信息。

許多和呂特共事過的人都可以證明,呂特是一個嚴格遵守習慣的人。他討厭意外,因為意外會讓他失去控制。當朋友們為他安排驚喜晚餐時,他很緊張,無法享受。當他的政府中有一位大臣站到隊伍之外時,他可能會生氣,甚至怒不可遏。

呂特在其職業生涯中一直在管理崗位上工作——先是在聯合利華公司擔任人力資源管理;然後從2006年開始擔任自由派政黨領袖;自2010年擔任首相後,他在自己領導的政府中既管理左翼人物,也管理右翼人物。許多觀察他在這些職位上表現的人說,塑造他管理風格的首要因素是他不想發生意外。

要做到這一點,呂特首先要與他信任的人合作。他對員工非常有人情味,經常詢問他們的家庭、愛好和假期。他什麼都能記住——從員工配偶的名字到十多年前某人在一次旅行中講的一個笑話。這種親密關係也是他管理與員工關係的一種方式,他以此瞭解他們,從而預測他們的想法和行動。

對呂特來說,信任是循規蹈矩的產物——在工作和私人生活中皆是如此。每年,他都會和家人租住同一間簡樸的渡假屋。30年來,他每年都會和同一位朋友在紐約逗留幾天,住在同一家唐人街廉價酒店,在同樣的餐館吃飯,總會與美國前總統林登·莊臣的傳記作者羅伯特·卡羅會面。呂特熱衷於閱讀美國政治傳記。在海牙,他總是在週六早上在同一家咖啡館喝咖啡,然後在同一家阿爾貝特·海恩超市(荷蘭最大的連鎖超市)買東西。週日上午10點,他在體育球會與另幾位朋友會面——同樣,這幾位朋友也是固定的。如果政府會議開到很晚,他往往會點同樣的食物。

這麼多的規矩可能會讓其他人瘋掉,但呂特樂在其中。這些規矩幫助他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容易預測。他需要它們來管理這個世界,消除背景噪音,這樣他就能集中精力完成工作。

一名荷蘭外交官說:「呂特從不下班。他總是在打電話,說服別人相信什麼事。」他幾乎沒有私生活。他是一個單身漢,30年來一直住在那套樸實無華的房子裡,傢俱也沒換過。他是一個政治動物,他的生活主要由一件事組成:工作。

善於達成妥協

呂特也是一個有團隊精神的人。作為一個實用主義者,他想要為人們解決問題。在荷蘭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中,自以為是者比比皆是,要做成任何事情,妥協都必不可少。因此,呂特試圖達成妥協,而且毫不猶豫地把成就歸功於他人。在他與左翼和極右翼政黨組成的荷蘭執政聯盟中,內部人士經常被呂特輕易妥協的態度所震驚,尤其是當談判瀕臨破裂時。對呂特來說,妥協往往勝過原則,協議往往勝過內容。

荷蘭記者彼得拉·迪高寧在《馬克·呂特》一書中寫道,呂特擔任首相時使用的關鍵策略之一是「meeveren」,意思是與他需要管理的人「一起彈跳和伸展」。這就解釋了呂特為什麼與左、(極)右兩派政治團體都能輕鬆地展開合作。北約現在有32個成員國,還有深厚的共識文化。在這裏,呂特很可能需要更大程度地「彈跳和伸展」。

海牙的內部人士說,呂特最初想成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這個故事在布魯塞爾也流傳了好幾年。但在2019年,其他歐盟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邀請他擔任在布魯塞爾代表成員國的歐洲理事會的主席。呂特不同意。他說,荷蘭仍然需要他。

由於俄烏衝突,北約的最高職位似乎越來越具有挑戰性。這可能比歐盟的工作更適合呂特。呂特來自一個完全專注於跨大西洋、而不是歐洲關係的國家。荷蘭的職業政治家說英語,而不是法語。他們傾向於稱歐盟為「市場」,而忽略歐盟的政治淵源和本質。在呂特擔任首相的最初幾年里,他在歐盟峰會上感到不自在。這種情況直到2016年才有所改變,當時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要求呂特說服其他歐盟領導人接受她與土耳其準備達成的移民協議——當時荷蘭正在擔任為期6個月的歐盟輪值主席國。

呂特開始工作,做他最擅長的事情:與人交談,握手,鞏固關係,把事辦成。他確實辦成了。該協議要求歐洲承諾從土耳其接收至多20萬敘利亞難民,以換取安卡拿幫助阻止非法越境進入歐洲的行為。該協議曾受到很多批評,今天仍然如此。但與呂特共事的人一致認為,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呂特樂於為歐盟達成協議。

此後,呂特在英國脫歐談判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並將他的國家進一步引向歐盟決策的中心。

呂特對於擔任首相已經心生厭倦,這個國家也已經對他心生厭倦。住房危機,環境和經濟問題日益嚴重,一起惡劣的兒童福利醜聞傷害了荷蘭一些最貧困和最弱勢的群體——這些問題和其他問題都過於深刻和嚴重,無法通過新一輪的呂特式妥協來解決。荷蘭需要重新審視問題,或許還需要更多的結構性解決方案。

有趣的是,在布魯塞爾,人們很少聽到有人擔心呂特管理北約的能力。就連唐納德·特朗普在擔任美國總統時也讚許地說:「我喜歡這個傢伙。」

「特朗普耳語者」

另據法新社6月20日報導,呂特將需要調動他的所有平衡感來帶領北約度過有史以來最艱難的時期之一。

呂特身高1米93,有許多綽號,例如「不粘鍋馬克」,因為他總能輕易擺脫醜聞影響;以及「特朗普耳語者」,因為他曾言語壓制特朗普。

呂特的後一種能力可能可以說服北約領導人團結在他周圍。當前北約正緊張地關注特朗普可能的第二任期,因為特朗普對美國對該組織的義務持懷疑態度。

2018年,呂特在防務開支問題上說服特朗普,從而挽救當年的北約峰會;他還在橢圓形辦公室公開反駁特朗普,表現出典型的荷蘭式直率。這些都是他的加分項。

後來在網絡瘋傳的一段對話影片中,特朗普聲稱,無論歐盟和美國能否達成貿易協議,都有「積極意義」。來訪的呂特大聲笑了一下,插嘴說:「不!沒有積極意義。我們得想辦法解決。」

最近一次,呂特在今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現更加直截了當,他說歐洲必須「與舞池里的任何人」合作,「所有對特朗普的抱怨——我在過去幾天里不斷聽到,我們別這樣做了」。

無夢想的領導者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導,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都支持呂特接替斯托爾滕比格擔任北約秘書長。呂特將如何管理這個可能同時面臨普京和再次當選的特朗普攻擊的軍事聯盟呢?

呂特進入政界時對外交事務興趣寥寥,他更喜歡國內事務。但在擔任首相的十幾年里,他已不再拘泥於荷蘭國內事務的日常談判。如今他發現外面的廣闊世界更令人神往。

荷蘭首相是領導者,而非夢想家。呂特的職責是引導不同聯盟達成共識。他將把這種能力帶到北約。他名義上是中右翼,但實際並沒有明顯的政治信仰,他與左翼展開愉快合作,與極右翼領導人海爾特·華迪斯亦是如此。直到2012年,華迪斯造成呂特的第一個聯合政府垮台,證明自己並非可靠的夥伴,他才與華迪斯決裂。

他曾經認為普京是個有善意的人,從他在2011年北溪天然氣管道一線項目開通時的笑容就可見一斑。當時他實施緊縮政策,削減荷蘭的軍事開支。

他也曾與特朗普愉快共事。在2018年的一段影片中,特朗普對身旁的呂特說,如果美國和歐盟不能達成關稅協議,將是件「好事」,而呂特微笑著打斷道:「不,這不是件好事。我們必須想辦法解決。」

呂特的支持者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當時似乎並不感到被冒犯。他和呂特握了握手,隨後發推文表示迎接他是「我的榮幸」。

呂特本質上支持跨大西洋合作。荷蘭智曲克林亨達爾國際關係研究所的雷姆·科特韋格表示,這是北歐國家的常態,也是北約歷史上大部分時間都由荷蘭人、比利時人或斯堪的納維亞人擔任秘書長的原因。西方大國對任命一個可能對俄羅斯過於強硬的東歐人持謹慎態度。

北約秘書長註定是個沒有夢想的領導者。呂特必須把北約各自迥異的聯盟團結在一起,可能包括特朗普、德國素食主義者以及那位說「我們在問自己,‘為什麼坐等俄羅斯攻擊我們?為什麼我們不攻擊俄羅斯?’」的東歐資深政界人士。大多數國家領導人都喜歡呂特。他會像組建荷蘭內閣一樣建立一條統一戰線,或者假裝存在統一戰線。

呂特不是為悲劇而生,但在這個職位上可能會有悲劇降臨。他明白自己使命何在:不要成為北約最後一任秘書長。(編譯/卿鬆竹、郭駿、鄭國儀、胡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