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夫基要明白,你不是哥迪奧拿,一味的變化就是心裡沒底

2016年,修夫基正式成為英格蘭隊總教練,到現在已經有8年時間,這段時間,對於一名教練而言,是能夠徹底掌握球隊的各項數據,並且將所有的球員,都安排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能夠讓球員發揮整體高水平的時候,就如同這一屆歐洲盃一樣,所有的球員都在巔峰時期,而修夫基交給球迷的一個小組賽成績單,到底是好是壞呢?

C組小組賽結束之後,英格蘭排名小組第一,闖進16強,按理說,這個排名也符合之前的預期,畢竟英格蘭隊的陣容強大,身價之高,如果排名小組第二,恐怕修夫基早就下台了,不過,這樣的陣容,如果僅僅拿到了5分,那麼修夫基也應該自我反省一下。問題到底出在了什麼地方。

英格蘭隊的小組賽對手有丹麥,斯洛文尼亞和塞爾維亞,英格蘭隊獲得了1勝2平的戰績,三場比賽共積5分。這樣的成績,對於這樣的一個小組來說,難道是一個令人信服的成績嗎?

從戰術打法上分析,修夫基執教8年的時間,對於這支英格蘭隊應該再熟悉不過,所以每一場的比賽陣容搭配,以及戰術理解,都應該非常通透,但是8年之後,英格蘭隊最有希望奪冠的一屆歐洲盃,英格蘭隊還在適應戰術打法和人員搭配,這就是修夫基的問題。

三場小組賽,球迷最為期待的是簡尼,科頓,沙卡,比寧咸的表現,因為他們都是聯賽當中踢得風生水起的球員,在球隊中都有至關重要的位置,但是在英格蘭這支球隊,這四名球員的表現,不能說堪稱災難,但起碼沒有達到聯賽的合格水平。

這證明了什麼?證明了修夫基在英格蘭隊的比賽中,多次求變,每一個位置,每一場比賽,都在變化不同的戰術打法,擅長中路突進的科頓,被安排在了翼鋒的位置,擅長中前場進攻的比寧咸,一再被球迷「抽水」,而擅長中鋒入球的簡尼,卻一味的回撤拿球,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操作,在英格蘭隊當中,這似乎是修夫基為球隊做出的有效改變。

但三場過後,這些改變,證明了修夫基的心裡沒底,修夫基要知道,他不是哥迪奧拿,沒有太多的戰術思路應對,那就是好好的按照一套戰術打法去製定,8年的時間,難道還不能不能製定一套合理的戰術打法嗎?

總結

事實證明,修夫基一味的變化,就是心裡沒底,球迷的「抽水」,也讓他看到了球隊的問題,但是在三場比賽的變化當中,無法將這些豪門太子捏合成一個整體。雖然是小組第一,但是這樣的一支超強陣容的球隊,以這樣的方式拿到小組第一,總是和身價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