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職禁毒社工,和戒毒人員交朋友

北京房山專職禁毒社工段文強有種感覺,人染上毒品和自身朋友圈有很大關係,「一開始只是對毒品有一點好奇心,但被常年混跡於灰色地帶的‘哥們兒’一帶,就成癮君子了。」

在他所負責的轄區內,戒毒人員年齡多在35歲左右。這些成年人要擺脫自己原先的社會關係並不容易。個別人原本打算戒毒,但忍不住和原先的「哥們兒」再次交好,於是又複吸。

要讓戒毒人員重返社會,就要幫他們建立新的社會關係。段文強說,他們需要新的朋友,而禁毒社工就是最合適的新朋友。

為了幫助更多戒毒人員,段文強在2019年成立了彩虹禁毒誌願服務隊,目前已有1300餘名誌願者加入,成功幫助近60人戒掉毒癮。在他看來,吸毒的人只是暫時迷途,禁毒社工應擔負起「擺渡人」的角色,在他們身上多投入些真情實感,幫他們重回生活正軌。

6月2日,彩虹禁毒誌願服務隊誌願者在周口店開展禁毒宣傳月主題活動。受訪者供圖6月2日,彩虹禁毒誌願服務隊誌願者在周口店開展禁毒宣傳月主題活動。受訪者供圖

放下心結,走近吸毒者

在沒進入禁毒行業以前,段文強對毒品瞭解不多,只知道林則徐虎門銷煙,以及毒品對人身體有害處。家人「談毒色變」,不同意他入這行。他內心也有些糾結,擔心做這行會給身邊人帶來危險。

「其實很多人都對吸毒人員有些心結,這很正常。」驅使段文強最終入行的,是他想換一個新的活法,他覺得原先的工作太穩定,想嘗試新的可能性。他曾在部隊服役五年,早已磨煉出些膽氣。在他下定決心後,家人也同意了。

身體枯瘦,眼睛無光,注意力不集中,這是段文強剛開始接觸吸毒人員時對他們產生的印象。毒品對人體損傷之大,頭回讓他有了實感:一個40歲出頭的農村莊稼漢,只有不到一年的吸毒史,就瘦弱得不像樣子了。

每次去戒毒人員家裡做工作,段文強總要隱藏自己專職禁毒社工的身份。對大部分戒毒人員而言,「染上毒癮」不是件光彩的事,一旦讓鄰里街坊知道,有可能引來更多異樣的目光。

在段文強的轄區內,染毒的幾乎都是男性,他們從學校畢業後在城市里成為自由職業者、裝修工人、修理工、酒吧餐飲從業者等,結識了一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哥們兒」後,生活逐漸偏離了軌道。

在段文強看來,很多人染上毒品就是出於好奇或好面兒,比方說他和一群「哥們兒」坐著聊天,有一個人鼓動說句「玩點兒刺激的吧」,也可能其他人再慫恿「我們都玩了,你玩也沒多大事」,還有一些人故意說句「你是不是不敢玩」。這樣一來二去,就把人帶進了毒品圈子裡。

隨著對轄區和毒品知識瞭解得越來越多,段文強慢慢總結出了一套工作方法。他常去戒毒人員家裡串門,陪他們聊天,幫助他們擺脫毒癮,為他們提供心理輔導和法律服務。從業7年,他接觸了很多戒毒人員,最為珍貴的是,他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處成了朋友。

6月20日,段文強為北京經貿職業學院的學生上科普課。受訪者供圖6月20日,段文強為北京經貿職業學院的學生上科普課。受訪者供圖

「戒毒康復後,想好好生活」

石天(化名)曾是段文強的幫扶對象,他本來家庭生活美滿,2018年初在KTV中因好奇接過他人遞來的毒品,由此染毒,之後被人舉報並被警方抓捕歸案,被責令社區戒毒。

段文強第一次見到石天時感到很震撼,這才吸毒沒幾個月的人,怎麼會滄桑成這個樣子?他記得,石天當時臉色暗黃,面容褶皺,還有膿包,說話都糊塗,讓人聽不清楚他在說什麼。「他也不好意思看我,但是我能從他的表情和神態中感覺到他對染毒是愧疚的。」

熟悉起來後,段文強瞭解到,石天因染毒導致家庭破裂,已經是初中生的女兒不理他,甚至因此產生了很重的自卑心理,性格變得內向,不再喜歡和人說話。這讓石天感到深深的自責。

為了和女兒重歸於好,石天曾下定決心戒毒,但堅持了七個月後,又和從前的「哥們兒」聯繫上並複吸。段文強得知後內心無比愧疚,感覺是自己工作沒做好。

經過一番考慮,段文強決定先撇開工作名義,以朋友的身份登門和石天聊聊。為了照顧石天的自尊心,他不向鄰居介紹自己的身份,也不在他家人面前討論戒毒的事,只和石天坐著一塊兒喝茶,聊雙方的成長經歷和愛好。有時候,見到石天家裡需要打掃衛生了,他就拎起笤帚把屋內外掃個乾淨。

得知石天心裡最在乎女兒後,段文強建議他大膽嘗試,以朋友的身份和女兒溝通。段文強也多次找石天的女兒聊天,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經過一些日子,石天嘗試與女兒交流,女兒終於接受了決心戒毒的父親。在家人和段文強這個新朋友的幫助下,石天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思路日漸清晰。段文強今年再見到他,發現他像換了一個人。段文強說:「如今他面色紅潤了很多,性格開朗起來了,還做起了小生意。」

段文強說,像石天這樣戒毒康復後步入生活正軌的人還有很多,在去年房山遭遇強降水期間,他帶著彩虹禁毒誌願服務隊的十多名誌願者去一個受災的戒毒康復者家裡清淤。段文強記得,誌願者們幹完活後,他瘦削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和誌願者們一個個握手道謝。「我能感覺到,他心裡很感動,有很強的重建家園的願望,有好好活下去的願望。」段文強說。

已有43人戒毒成功後成為誌願者

「給戒毒者一個機會,他們也會很棒。」段文強說,曾有一個戒毒康復人員申請加入了誌願者隊伍。在一次垃圾分類誌願活動中,那名戒毒人員一點都不比其他人幹的活少,他甚至顧不上戴手套,直接用手將廚餘垃圾里的塑料袋分揀出來。段文強在旁邊看著,內心很受觸動。

彩虹禁毒誌願服務隊成立五年,已有1300餘名誌願者加入,他們中有民警、老師、醫生、社工、學生等,累計進行了400餘次誌願服務,走進130餘個戒毒對象家庭,成功幫助近60人戒掉毒癮,轉化43名社區戒毒人員成為誌願者。「彩虹象徵著美好,而且彩虹只有在雨後才會出現,這就像戒毒成功一樣,經歷了挫折才能達到想要的目標。」段文強說。

彩虹禁毒誌願服務隊的活動經費多是自籌,有時候也會得到政府支持。他們每年去農村、社區、機關單位、學校、景區等場所,開展多媒體教學、案例分析、有獎問答、發放宣傳手冊等活動。

像段文強這樣紮根社區的專職禁毒社工,分佈在全國數萬街道鄉鎮,他們提升了我國禁吸戒毒工作規範化精細化水平。國家禁毒辦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正在執行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23.3萬名,戒毒康復執行鞏固率達到85%以上。

國家禁毒辦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我國在積極轉變戒毒工作理念,更加註重人文關懷,教育、感化、挽救吸毒人員,常態化開展「平安關愛」行動,充分運用自願戒毒、社區戒毒、強製戒毒、社區康復、維持治療等措施,建立生理脫毒、身心康復、就業援助、救助服務一體化的戒毒康復體系,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戒毒康復平台,最大限度減輕毒品社會危害。

在學校里宣講時,短文強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在一個多小時的課堂上,學生們的眼睛始終盯著課件上的圖片及段文強手中的仿真毒品模型,課後,也總有家長打來電話,告訴他孩子回家就講毒品的種類和危害。段文強知道,禁毒宣傳的目的達到了。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白爽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