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 運載千秋】承楚風漢韻,窯灣古鎮續寫運河風華

來源:交彙點新聞

四方都會,五省通衢,作為江蘇的「北大門」,大運河徐州段自古就是南北航運黃金水道、蘇北魯南水陸樞紐,悠悠流淌的運河水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數不盡的文化遺蹟、名人軼事。6月25日,「何以中國·運載千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位於徐州市新沂市的窯灣古鎮,在運河歷史的回聲中,感受古鎮的韻味與風情。

千年運河百道灣,黃金分割在窯灣。1400多年前,駱馬湖與京杭大運河交彙相擁,誕生了窯灣古鎮。明清時期,扼南北水路之要津,三面臨水的窯灣依託漕運迅速崛起,一躍發展為大運河上的重要碼頭和商貿重鎮,自此便有了「黃金水道金三角」的美譽。

時光飛逝、滄海桑田,漕運繁華褪去,歷史的記憶卻依舊烙印在大街小巷里。

來到窯灣古鎮,彷彿一腳踏入歷史的長河,青石板路在腳下呢喃著過往的斑駁歲月,兩旁鱗次櫛比的古建築群融合了南北風格,訴說著隱藏在光陰里的故事。錢莊、會館、作坊、商行、寺廟、貨棧、典當、碼頭……自桑治朝至清朝,幾乎每個朝代都在這裏留下了專屬印跡,昔日風貌猶存,一磚一瓦間寫滿了濃鬱的古鎮風情。

近年來,隨著文旅事業的發展,窯灣古鎮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尤其是大運河申遺之後,針對窯灣古鎮的文化遺產保護,徐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就是要重新保護開發,將這裏打造成為商旅,商貿、旅遊中心。」徐州市新沂駱馬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浩林告訴記者。

遵循「修舊如舊,新建如舊」的原則,這裏先後修復建設了吳家大院、趙信隆醬園店、窯灣民俗史話館、山西會館等20多處景觀景點,並盡最大可能還原了古鎮原有的建築風貌。

在保護開發的同時,如何深度挖掘及展示其歷史民俗、商業和飲食文化已成為古運河沿線歷史遺存在發展規劃中面臨的重要課題。

據張浩林介紹,除了保留「半夜開張,天明罷市」的傳統「夜貓子集」,有著「窯灣三寶」之稱的綠豆燒酒、甜油、桂花雲片糕,及以「鮮、融、健、爽」著稱的窯灣船菜外,窯灣古鎮還開發了一系列多元化、沉浸式的古運河夜遊產品,圍繞夜景、夜宴、夜娛、夜食、夜宿等內容,逐步繁榮古窯灣傳統「夜經濟」。

如今,入夜時分,於窯灣碼頭登船,沿外河航線,眼前是碧波萬頃的大運河和駱馬湖,舌尖是鮮爽獨特的窯灣船菜。以窯灣運河文化為背景,沉浸式的水上演出將燈光、舞美、現代科技與窯灣歷史文化交融滲透,窯灣運河文化的專屬IP已然形成。枕水韻、賞夜景、觀演出、品美食……古鎮夜遊人氣漸旺,「蘇北小上海」再現往昔繁華。

時光知味,歲月沉香。從古鎮到景區,再到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窯灣核心展示園,歷經歲月更迭的窯灣古鎮重煥新生,成為人們新的焦點和休閑集聚地,更成為徐州複興運河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展示徐州「文化自信」的窗口。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張潔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