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銷量連續4個月下滑,終端大降價,一汽-大眾如何背水一戰

「目前,店內的整體優惠力度很大。」6月23日,環京地區某一汽-大眾4S店的銷售人員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以大眾CC為例,目前現金優惠近6萬元,貸款分期也有不同的優惠政策。」

記者走訪發現,多家一汽-大眾4S店的降價力度都相對較大。終端市場降價的背後或與一汽-大眾銷量壓力有關。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一汽-大眾零售銷量為12.4萬輛,同比下降17.5%,至此一汽-大眾零售銷量已連續4個月同比下滑;除特斯拉中國外,排名前十的合資車企零售銷量均出現下降,一汽-大眾同比降幅最大。

對於零售銷量連續下滑的原因,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聯繫採訪一汽-大眾方面,截至發稿對方尚未回覆。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擠壓傳統燃油車市場,一汽-大眾自身產品力下降,導致市場份額流失。

銷量持續下滑,終端市場多款車型降價

今年2月以來,一汽-大眾銷量已連續4個月出現下滑。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2月-5月,一汽-大眾零售銷量分別同比下滑16.2%、4.2%、15.6%和17.5%。僅從5月零售銷量表現來看,比亞迪以26.8萬輛月零售銷量位居冠軍,一汽-大眾雖然排名第二,但是與比亞迪的銷量差距在一倍以上;而一汽-大眾銷量第二的位置也岌岌可危,第三名吉利汽車的零售銷量與一汽-大眾基本持平。

對於一汽-大眾零售銷量持續下滑,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燃油車市場在縮水,一汽-大眾受到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強烈衝擊,市場份額流失;二是一汽-大眾轉型慢,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產品未能跟上市場節奏,導致其新能源車型市場表現平淡。

5月中旬,網傳一汽-大眾發佈一則名為「突圍行動」的內部通知,其稱「一汽-大眾正處於最後的,也是唯一的轉型窗口期,除了背水一戰我們無路可走,唯有萬眾一心向死而生」。隨後被證實該消息不實,但不可否認一汽-大眾所面臨的危機是存在的。

同樣是5月,一汽-大眾啟動人員優化調整 。按照網傳《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計劃減員情況彙報》的文件內容,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擬從2019年7月入職至2024年7月勞動合約期滿批次人員,以勞動合約期滿為由不再與員工續簽勞動合約,並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根據該傳聞,彼時一汽-大眾方面對記者表示,此次調整為該分公司對部分第一次勞動合約到期員工不續約,該情況已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提前報備。而這些傳聞背後也反映出在當下汽車行業激烈競爭中,一汽-大眾所面臨的壓力是客觀存在的。

今年以來,一汽-大眾多次推出限時促銷政策以促進銷量。6月初,一汽-大眾宣佈攬境眾享款官降至高4.3萬元、攬巡眾享款官降至高3.2萬元。而從終端市場來看,一汽-大眾4S店的降價促銷也在持續。

6月23日,上述環京地區某一汽-大眾4S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攬境現金優惠6萬元,攬巡也可優惠5萬元。在純電動汽車方面,ID.4 CROZZ和ID.6 CROZZ的優惠力度均超6萬元,ID.7 VIZZION也能優惠超3萬元。

某一汽-大眾4S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攝某一汽-大眾4S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攝

環京地區另一家一汽-大眾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目前店內包括寶來、速騰、高爾夫、邁騰、探影等多款車型優惠都在數萬元。他表示,為了吸引消費者,也在不斷調整優惠金額;目前很多客戶都轉向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壓力還是挺大的。

ID.系列車機系統消費者「抽水」不斷,增加新能源產品或為關鍵

目前,一汽-大眾ID.系列有ID.4 CROZZ、ID.6 CROZZ和ID.7 VIZZION三款在售車型。易車數據顯示,5月這三款車型零售銷量分別為3622輛、897輛和342輛。

「車機真的有點落後,整個車智能化程度不高。」某ID.4 CROZZ車主李先生對記者表示,「車機功能不多,語音交互能力一般,有時候要說兩三遍才能執行指令。」他還遇到過從地下車庫出來導航不能用,顯示未激活。

另一位車主也表示自己過山洞隧道如果時間長一點車機導航可能會失靈,需要重新退出再進入。ID.7 VIZZION車主陳先生也感慨「車機系統真的有點差勁」,動不動就偶發故障,例如中控屏幕顯示「導航未激活,請鏈接網絡」等。

此外,記者在第三方投訴平台發現,一汽-大眾ID.系列的投訴還涉及轉向異響、續航不足等多種問題。在燃油車方面,邁騰、速騰、探嶽、寶來等多款車型均存在不同的投訴。記者梳理髮現,僅在車質網投訴平台 ,6月一汽-大眾的投訴就達上百條。

在張孝榮看來,加強產品質量管理,解決消費者關心的問題,這也是一汽-大眾保住市場份額的舉措之一。此外,他認為在新能源汽車時代,一汽-大眾仍需要開發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車型;針對於中國市場,一汽-大眾需要適應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節奏,需要深入瞭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提供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產品和服務,智能化水平仍需提高。

在任萬付看來,一汽-大眾需要加快智能化、新能源化轉型步伐,增加新能源車產品佈局,加快老舊車型更新換代節奏,重點打造幾款銷量高的產品。

按照一汽-大眾的規劃,今年將挑戰190萬輛-200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而從目前乘聯會數據來看,一汽-大眾的零售銷量走勢並不樂觀,其所面臨的壓力並不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 朱玥怡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