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加速顛覆軍事世界」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顛覆軍事世界#」】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6月24日報導,上週在巴黎附近舉行的歐洲國際防務展的一間會議室內,國防人工智能署的年輕負責人在宣講。法國陸軍參謀長皮埃爾·席爾將軍、法國軍備局局長埃馬紐埃爾·希瓦以及眾多軍工產業和軍事部門負責人都在聆聽。

法國國防部長施巴斯坦·勒高爾尼在這一宣講前的講話中表示:「人工智能將對未來的地面戰鬥產生重大影響。」他指出,在法國的軍事規劃法中有20億歐元預算用於該領域。人工智能無處不在。「在許多方面,這都是一場像原子一樣的革命。」

今年3月起領導國防人工智能署的貝特朗·龍德皮埃爾的使命是將人工智能革命帶入軍隊,並挑戰製造商的既定習慣。龍德皮埃爾指出:「我們已經轉向了,我們必須保持節奏。」他隨後列舉了一些人工智能方面具體「用例」:協助維護、自動翻譯、聲學數據處理以支持潛艇的「金耳朵」(聲呐)、定位前的目標檢測……為了支持人工智能研究,國防部將配備一台超級計算機。

加快決策速度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顛覆軍事世界。在歐洲國際防務展的展廳中,所有展示的系統中都有人工智能的影子:地面機器人、無人機、製導裝備……法國賽峰集團收購衛星圖像處理領域的領軍企業普雷利讓公司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市場新晉企業赫爾辛引發人們的好奇心。這家企業的系統被烏克蘭軍隊使用。

在泰雷茲公司的展館,這家集團幾乎在所有地方都在添加算法「模塊」,並宣佈了在協同戰鬥、指揮能力或「去噪」無線電通信等基本技術工具方面出現的革新。在經過處理後,幾乎聽不見的信號變得可聽見了。

在歐洲國際防務展上未提及的一個計劃中,泰雷茲公司參與了「Anticipe」系統的開發。該系統是北約去年測試的一個原型,旨在建立一個由人工智能支持的指揮中心。泰雷茲公司有關人士解釋說,這是一個「操作決策支持系統」,「它使人們能夠提取相關信息,以便瞭解戰場並作出決定。它收集大量信息,檢測微弱信號」。該系統能夠集成「8000個參數,而一個人只能集成大約15個參數」。

為了讓敵人措手不及,作出決策的時間正在加快。有關人士稱,「但在任何地方,人類都可以收回控制權,說消息來源不可靠或檢測不真實」。這個項目的想法在2018年萌芽,花了很長時間才發展起來,並在一年多的時間里獲得了北約的認可。

改變組織方式

人工智能的節奏與大型組織的節奏不合拍。這個問題不僅是體制上的。像泰雷茲公司、歐洲導彈集團以及其他一些企業,迫切需要改變組織方式。面對主要軍事強國或在戰場上被迫創新的烏克蘭,法國如果保持傳統的工業計劃,就有落後的風險。一名企業人士表示:「我們必須以不同的方式組織。」法國國防創新署負責人帕泰利克·奧福此前曾說:「初創企業作為實驗室的時代正在趨於消失。」

獲取訓練人工智能所需的數據是當務之急。奧福表示:「有必要對軍事數據進行結構化和註釋。無論陸軍還是海軍,每支軍隊都將擁有一個數據中心。」

一名業內人士表示:「法國擁有這方面的科技。我們沒有落後。但是,現在是時候瞭解人工智能是一個正在顛覆戰爭法則的戰略領域。要麼選擇適應,要麼選擇落伍。」這名業內人士繼續說:「軍隊不能簡單地追隨私營部門的創新。這些技術不是為國防而設計的。圖像識別是眾所周知的,但在迷霧般的戰場上進行圖像識別並決定是否開火則是另一回事。」

人機協同合作

「機載」人工智能,即安裝在機載軍事裝備上的人工智能,是新的前沿領域:這是一個通過適應能源消耗和可用數據的限制來裝備無人機、火炮、車輛的問題。

儘管可能很矛盾,但人工智能技術仍然非常依賴手工操作。然而,如果沒有信任,軍方還沒有準備好將其特權讓給機器。一名行業人士解釋說:「你必須學會與機器合作。軍隊很快就會變得無情。」有關人士指出,儘管人類犯的錯誤能得到容忍,但「人工智能的幾個錯誤可能是無法忍受的」。

在法國總參謀部,人們意識到困難,對涉及的倫理保持警惕,但又對正在進行的軍備競賽感到擔憂。一位高級軍官指出,「俄羅斯人已經‘轉向’自主系統」。在烏克蘭,俄羅斯無人機將能夠在與操作者失去聯繫的情況下,在預先確定的區域獲取自己的目標。(編譯/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