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錢晶:落後產能將優先淘汰 光伏行業集中度有望再提升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錢晶。

6月25~27日,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未來增長的新前沿」,旨在共同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格局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能源轉型是本次論壇的一大關鍵詞,「氣候、自然與能源的相互聯繫」成為論壇議程的六大主題之一。

針對光伏行業的相關話題,論壇期間,貝殼財經記者採訪了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錢晶。

貝殼財經:近年來,中國光伏企業在出海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貿易壁壘,作為企業如何應對?還會擴張海外業務嗎?

錢晶:公司較早在海外佈局,2015年底在馬來西亞就有工廠,目前,公司在海外有3個工廠,分別坐落在馬來西亞、越南和美國。

我們希望能減少貿易壁壘,取消零和博弈,但也不能過於心存僥倖,當前的國際形勢下,越來越多國家可能會考慮能源安全問題,以及更深層次的「雙邊貿易逆差過大」等原因,會「小院壘牆」。即便如此,公司仍不會停下海外佈局的步伐。當然,海外產能佈局我們非常謹慎,不會因為某個國家的某項政策而貿然規劃,會多維度考慮,確保其運營的可持續性。

貝殼財經:友商企業會提出如果海外設廠,會優先考慮中東,你認為原因是什麼?

錢晶:目前考慮在中東地區設廠,首先,中東地區的國家信譽度較高;其次,中東地區與中國的關係趨於穩定;第三,中東地區本身也有深耕新能源產業的野心,有資金和市場的支持。

貝殼財經:光伏行業產能過剩,迎來寒冬已經不是新鮮事,但寒冬中有沒有一些新趨勢值得關注?

錢晶:產能與市場需求是動態平衡的,產能過剩,價格下跌,需求提升,就會再上一波新產能。這波產能過剩確實「兇猛」了一些,主要原因是,前幾年在地方政府的鼓勵政策及資本市場推波助瀾下,行業出現了很多新入局者。我們預估,今年三四季度局面可能會有所好轉,價格也會止跌回升。

貝殼財經:6月20日,國家能源局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組織行業協會適時發佈產業規模、產能利用率和市場需求等信息,合理引導光伏上遊產能建設和釋放,避免低端產能重覆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對此,你怎麼看?

錢晶:我認為,政策收緊,短期內,新增產能的可能性已經不大,這也意味著TOPCon之外的其他技術失去了與TOPCon競爭的最佳時機。

雖然目前具體措施還沒出來,但預估會給行業帶來正面影響。一方面,先進產能永遠不夠,落後產能永遠過剩,所以,落後的產能和市場價值不高的產能將優先淘汰;後續行業集中度可能會進一步提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