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運載千秋|來自江都水利樞紐的用電單

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今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週年。6月23日,「何以中國·運載千秋」網絡主題採訪活動從揚州出發,探尋大運河作為文化根脈、生態綠脈、經濟動脈所散發的獨特魅力。

3月20500度,4月40100度,5月8236900度,6月8879600度。這是一份來自江都水利樞紐第四抽水站的用電單,也稱得上是大運河的晴雨表。

江都水利樞紐地處江蘇省揚州市境內京杭大運河、新通揚運河和淮河入江水道交彙處,南瀕長江、北連淮河,是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的龍頭,也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承擔著防洪減災、水資源供給、水生態改善等重要任務。

江都水利樞紐。錢邦永攝江都水利樞紐。錢邦永攝

今年4月以來,江蘇省淮北地區降水明顯偏少,氣溫偏高,部分地區出現中到重度氣象乾旱。這便是第四抽水站作為江都水利樞紐主力泵站用電量飆升的原因。

「抽水依靠電力,從用電量就能看出機組工作量。」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主任錢邦永說,今年淮北偏旱缺水,江都水利樞紐從5月7日起投入抗旱運行,「4座泵站33台機組開了46天,抽水北上。33台機組,3天就能向北輸送1億立方米江水」。

這樣的輸送意味著什麼?

在江都水利樞紐展覽館,一張張老照片和工程圖講述著其中的不凡。江蘇省水資源分佈具有南豐北枯的特點。1958年,江蘇省製定了「紮根長江、引江濟淮、江水北調」的工程方案。作為「龍頭」工程,江都水利樞紐的選址歷經多次變化,最終確定在揚州市江都區芒稻閘東側、新通揚運河處。

錢邦永介紹,幾經波折的選址體現了綜合利用的原則。史料記載,黃河奪淮後,蘇中、蘇北河道多次潰決,揚州及里下河地區水患頻發,「將水利樞紐建在芒稻閘東側、新通揚運河處,既可抽引長江水沿京杭大運河北送,又可使里下河澇水流向新通揚運河」。

1977年基本建成以來,江都水利樞紐共向北輸送1648億立方米江水,抽排里下河澇水414億立方米,為淮河泄洪10485億立方米,為改變蘇北地區農業多災低產面貌、加速發展農業創造了條件,也為蘇中及蘇北工業、生活用水和京杭大運河通航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時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2013年12月,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投入運行,江都水利樞紐又多了一重身份——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一泓清水從這裏出發,利用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輸送,依靠沿途泵站攀越13個「台階」,一路北上,滋潤著數十座大中城市。

長江水跨越13級「階梯」一路北上。人民網記者 黃鈺攝長江水跨越13級「階梯」一路北上。人民網記者 黃鈺攝

「分段治水的思路在古代大運河的修建過程中就有體現,不同的是,我們如今實現了信息化、數字化。」錢邦永說。

為展示「智水」成果,在集中調度控制中心,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工程管理科副科長袁誌波打開了一個名為「江都水利樞紐運行駕駛艙」的系統,各個抽水站、水閘的運作情況一目瞭然。袁誌波說,在這裏,最遠能控制十公裡外宜陵閘的啟閉。

江都水利樞紐運行駕駛艙。人民網記者 黃鈺攝江都水利樞紐運行駕駛艙。人民網記者 黃鈺攝

袁誌波回憶,過去,閘門通過控制櫃操控,工作人員操作時無法看到閘門實時畫面,需要兩人配合,觀察現場情況,夜間啟閉更是處於盲開狀態,風險較大。2013年起,江都水利樞紐開始探索實施水利工程精細化質量管理,不僅實現了遠程監控、影片監控、優化調度,還搭建了工程感知系統和數字孿生平台,實現了實體泵站與數字孿生泵站運行管理的融合。

第四抽水站泵房內機器轟鳴,7台機組中的4台正在進行它們第6030天的運作;泵房外水波蕩漾,工作橋橋面隨機組的運作產生共振。數字世界里,這些細微的變化進入感知系統,形成聲紋、振動波,展示著機組設備的「健康」狀況。

淮河水利委員會官網消息,鑒於前一階段抗旱保灌溉工作有力有效,疊加近日淮河水系降雨過程,流域淮河水系旱情得到有效緩解。決定於6月22日12時終止河南、安徽、江蘇省淮河水系的抗旱四級應急響應、乾旱防禦Ⅳ級應急響應。

「直到近幾天,機組才有機會進行輪休,用電量應該有所下降。」錢邦永說,用電少意味著風調雨順,「希望儘量不用調水工程,一旦需要,我們必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