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巡山日記|在可可西里「找夏天」

  新華社西寧6月26日電(記者王金金、張龍)「三伏」將至,全國多地正經歷高溫「炙烤」,而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這裏的夏季最高溫度常年低於10攝氏度。

  長期在可可西里執行巡山任務的巡山隊員告訴記者,在可可西里一年只有兩個季節——「在冬季」和「大約在冬季」。

  巡山隊員所言不虛。記者曾在夏季跟隨巡山隊員在可可西里巡護,親曆了晴天、大雨、狂風、降雪在一天發生的「奇幻」。降水讓無人區路途泥濘難行,而遠處,生活在這裏的野生動物卻肆意奔跑、自由覓食。

  2020年7月6日,卓乃湖保護站站長秋培紮西(右)和巡山隊員更鬆多傑(左)、白瑪東周在可可西里地區冒雨拉車。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青海省氣象局提供的監測數據顯示,1961年到2023年,可可西里地區平均氣溫僅為零下4.3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302.7毫米,蒸發量高達4572.7毫米。

  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楊延華說:「從氣象角度來看,可可西里並沒有夏天,乾旱和寒冷是這裏的氣候關鍵詞。」1961年到2023年的長期觀測數據顯示,每年6月到8月可可西里平均溫度僅為6攝氏度,其中,1976年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為4.0攝氏度;2022年平均氣溫最高,為8.3攝氏度。

  每年6月到8月是可可西里的「雨季」,全年69.5%的降水都發生在這三個月。這一季節來到可可西里腹地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湖泊像一塊塊不規則的玻璃,鑲嵌在荒原之上。

  這是2020年7月7日在可可西里卓乃湖區域拍攝的藏羚羊。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這是2020年7月7日在可可西里卓乃湖區域拍攝的藏羚羊。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對科學家而言,可可西里雖然氣候惡劣但科研價值極高。

  可可西里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北部,這裏記錄了青藏高原隆升過程及其環境效應,是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變化的「晴雨表」。

  2020年7月7日,在可可西里卓乃湖區域,一群藏羚羊在覓食。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2020年7月7日,在可可西里卓乃湖區域,一群藏羚羊在覓食。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青海省氣象局科技與預報處副處長王振海說:「為了更好觀測可可西里氣候變化,我們在這一區域設置了7個氣象站,多年積累的數據對於研究青藏高原的氣候環境乃至全球氣候變化都有非常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