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窗震碎、火光衝天,這場道路客運安全應急演練動真格

伴隨著陣陣爆燃聲,一團團濃煙和火光從破碎的車窗中竄出,幾名消防員正端著水槍緊急撲救……今天(6月27日)下午,北京市交通委組織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團河校區舉行北京市道路行業安全應急演練,模擬車輛自燃險情的火情發現、人員疏散、破窗逃生、火情撲救、信息報送、傷員救護、人員轉運等關鍵環節。據瞭解,本次演練為近幾年北京最大規模的道路客運應急演練。

6月27日下午,北京市交通委組織道路行業安全應急演練,模擬車輛發生自燃險情,消防員利用高壓水槍滅火。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6月27日下午,北京市交通委組織道路行業安全應急演練,模擬車輛發生自燃險情,消防員利用高壓水槍滅火。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演練涉及多行業模擬多項關鍵環節

6月27日下午2時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團河校區內煙霧升騰,北京市道路客運行業安全應急演練正在進行,演練中,一輛滿載乘客的旅遊大客車在行駛途中忽然冒出濃煙,車尾發動機艙火光隱現。發現車輛自燃形勢後,大客車司機立即靠邊停車,快速疏散乘客展開自救,同時迅速撥打119、120請求救援。

發生自燃「險情」後,司機第一時間對車輛進行撲救處置。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發生自燃「險情」後,司機第一時間對車輛進行撲救處置。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隨後,經過司機、導遊、消防員的緊急處置,陸續完成了第一時間疏散乘客緊急避險、碼放提醒標識、轉移傷員、交通管控、撲滅車輛火情等演練。其間,起火車輛一度還發生了數次爆燃,車窗玻璃四處飛濺,觀看演練的人群中不時發出驚呼聲。

在此次北京市道路客運行業安全應急演練中,參演力量包括道路客運企業、客車生產廠家、公安交管、應急消防、醫療救護等多個方面。演練模擬車輛自燃險情的火情發現、人員疏散、破窗逃生、火情撲救、信息報送、傷員救護、人員轉運等關鍵環節。為最大限度減少對城市交通的干擾,演練安排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團河校區訓練場進行。

演練中消防員演示破窗逃生細節和操作要領。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演練中消防員演示破窗逃生細節和操作要領。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在後續的演練中,還設置了現場處置重播點評、車輛安全裝置講解、防禦性駕駛授課等內容,深化演練效果,採取演練與培訓相結合、處置與預防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提升風險防控與應急處置能力。

今夏氣象部門多次發佈高溫預警,車輛自燃風險較高

據悉,本次演練是北京市道路客運行業貫徹落實市《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和第23個全國安全生產月「個個講安全、人人會應急」要求的重要活動,旨在通過模擬客運車輛行駛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檢驗行業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有效性,測試應急處置全要素、全流程協作機制運轉情況,提高行業企業及從業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和協同處置能力。本次演練為近幾年北京最大規模的道路客運應急演練,全市各區道路客運行業管理部門、客運企業、客運站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共360餘人現場參加了演練及觀摩。

北京市交通委道路客運管理處處長王方告訴記者,目前,北京市已進入旅遊旺季,旅遊大巴業務繁忙,同時氣象部門已多次發佈高溫預警,車輛發生自燃的風險較高。為確保行業安全運營,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前期已下發通知,要求各客運企業加強對車輛的安全例檢,防止因電路油路老化發生自燃,同時也要求製定相應的應急預案、組織駕駛員培訓。

「這次演練不但檢驗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也是對駕駛員和乘客的一次全要素應急培訓,就是在突發緊急情況下,不但駕駛員知道怎麼應急處置,乘客也要掌握應急逃生的常識。」王方說。

演練過程中,急救部門趕赴現場轉運「傷員」。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演練過程中,急救部門趕赴現場轉運「傷員」。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交通部門後續仍將定期開展應急演練,企業已要求司機「一日三檢」

據北京市交通委介紹,近年來,北京市道路客運行業已組織全市道路客運企業修訂完善應急預案,緊貼實際開展應急演練,並督促客運企業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嚴格落實車輛檢驗制度。同時,強化駕駛員應急處置和特情駕駛培訓,關心關愛駕駛員身心健康,並積極推進營運客車智能影片監控裝置的安裝與系統應用,提高車輛動態監控「透明度」。

記者瞭解到,觀摩此次演練的主要是各區交通部門和客運企業代表,不少人坦言,真的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觀察車輛起火情況,學習了應急標準流程和處置措施,積累了實戰經驗。

「這次演練針對性很強,很真實、很震撼,作為企業的安全生產負責人,我感觸很多。」北京北汽出租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春暉現場觀摩後向記者表示,結合此次演練,他們將對公司全體駕駛員繼續進行專項的教育,針對夏季高溫的特點,嚴格要求司機做到一日三檢,出車前、行駛中和收車後都要針對發動機、製動裝置等進行檢查。

據悉,北京市交通委還將製作演練全程影片教材發放到全市道路客運企業,用於全體從業人員教育,並將繼續加強安全監管,督促企業細化完善應急預案,積極推廣演練中取得的經驗和做法,定期開展應急演練,確保道路客運行業的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編輯 張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