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團長」趙久然:讓北京玉米飄香全國

趙久然,男,漢族,1989年4月入黨,現任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首席科學家。2009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1年獲「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2021年獲「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榮譽稱號,2023年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首席科學家趙久然。受訪者供圖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首席科學家趙久然。受訪者供圖

今年62歲的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首席科學家趙久然,最近很忙。除了完成日常科研任務,他還要抽空為來自全國各地的種植戶解答技術問題,比如最近黃淮海地區播種遭遇乾旱等問題。一些農民問他怎麼抗旱,他說如果不具備灌溉條件,就要等下雨時播種中早熟品種。

在近四十年時間里,趙久然在玉米種質創新、品種培育、成果推廣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他和團隊育成推廣國審玉米新品種200多個,累計種植5億畝以上,讓「京字頭」玉米飄香全國糧食產區。

趙久然已是黨齡35年的老黨員。他很慶幸自己趕上了好時代,「我更要牢記初心和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言,用工作成績回報社會。」趙久然的網名是「玉米團長」,他說,能為人民育出既好種植又好吃還能強化營養的玉米,是自己作為一名黨員、一名科研人員的追求。

農家少年成長為育種專家

趙久然1962年出生在北京市平穀區熊兒寨鄉,那裡深山多旱,農作物主要是易生長的玉米。他小時候常在玉米田里幹農活,但當時糧食產量比較低,一家人想飽飽地吃上一頓玉米餅子都是奢望。

1986年,趙久然研究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從事玉米科研工作。當時有「留學出國熱」,但成績優秀的趙久然,卻選擇去距北京市區100多里的延慶農村蹲點搞科研。

趙久然白天和農民一起下地,晚上住在鄉科技站辦公室。6年時間,他走遍了延慶所有鄉鎮,在中低產田開發、旱作農業、保護性耕作、地膜覆蓋高產栽培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也是在此期間,他深深認識到,農業研究一定得立足生產需要,從實踐中尋找研究課題,再將研究成果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其實簡單一句話,科學就要服務生產、服務人民」。

1997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趙久然被任命為主任。當時的玉米中心,只有4名技術人員和3名後勤人員,啟動資金也只有8萬元,再加上4畝試驗田和幾間臨時辦公室。

面對經費拮據的現實狀況,趙久然說,要靠科技成果轉化實現自我造血。2000年,玉米中心選育的「京科2號」「京早13號」兩個品種通過北京市審定,開始在京郊大面積示範推廣,玉米中心第一次實現了自我造血。十年後,「京科968」問世,很快享譽全國,截至目前種植面積累計超過1.5億畝,成為我國當前種植面積最大主導品種之一。

高產好吃 北京玉米種遍全國

在國內玉米行業,沒有人不知道「京科968」。這個品種,種植表現高產、穩產、優質、多抗,2011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是國內玉米品種第7次更新換代的引領者。

每到秋天,從北京京郊到內蒙古通遼,種植戶們忙著收穫玉米。果穗金黃,到處充滿著豐收的喜悅。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街基村種植大戶劉青春,近些年每年種植上百畝「京科968」,在當地這是個頗好賣的品種。在整個通遼市,「京科968」每年播種面積達到千萬畝。

為了選育出「京科968」,趙久然的團隊用了十年時間。「有時候就像在大海里撈針,需要萬里挑一,用不同育種材料做實驗,整個過程耗費精力甚巨。」他說。

為提高育種效率,自2005年起,趙久然逐步建立了工程化育種體系,除了培養高效的團隊外,還運用現代育種裝備和信息化手段。目前他的團隊將育種週期從十年壓縮到五年,每年能有30多個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鮮食玉米的口感風味要求越來越高,趙久然和團隊培育出系列甜加糯高葉酸新型鮮食玉米。他們培育出來的「農科糯336」,在北至黑龍江、南至海南島以及雲貴川等地區種植,得到企業和農戶的大面積種植檢驗和考驗,入選農業農村部「2021中國農業農村十項重大新產品」,被廣東消費者讚譽為「最好吃的玉米」。

育種接力 將青年人才推向科研前沿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地處海澱區曙光花園中路一座安靜的科研大院內,時而有年輕的學生在門廳里專注討論問題。

趙久然說,他現在除了多培育出一些新品種外,更大的希望是從青年一代中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在科研中,趙久然善於發現每個年青人的特長和優勢,創造機會,讓他們在科研實踐中成長。

趙久然已是黨齡35年的老黨員。受訪者供圖趙久然已是黨齡35年的老黨員。受訪者供圖

青年科學家王鳳格,已是玉米DNA鑒定首席專家。2001年碩士畢業來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趙久然讓她承擔玉米DNA指紋庫組建工作。「那時真是從零開始,雖然難,但趙老師給我們確定了研究方向和目標,讓我們放手去做。」王鳳格說。

如今,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團隊構建了全球數量最大的玉米標準DNA指紋庫,已儲存10萬多個玉米品種的分子信息,並開發兼容多作物、多標記、多平台的DNA指紋庫管理系統,實現玉米品種分子身份證大數據信息化管理,相當於在分子水平上給每一個玉米品種建立了「身份證」。

研究所單位樓前曾有一個保安,老家在山西,比較熱愛農業,每次見到趙久然,總和他探討農業問題。後來趙久然對他做了一番瞭解考核後,將他納入育種團隊,擔任科研輔助工作。十多年過去,昔日保安小夥已成長為技術熟練的科研輔助人員。趙久然評價說,「我們主要看中的是他認真負責、勤勞實幹的工作精神。」

趙久然表示,希望年青人能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和目標,做有組織的科研,最終目的是服務於國家需求和產業需求,「一個品種的培育,需要十年時間,但一個好的育種者,需要一輩子學習。」在他看來,源源不斷的接力者,是育種事業中至為珍貴的力量。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