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系列報導:”藍海”馭長風 “綠電”海上來

福建漳浦縣東南側海域,距離海岸線30多公里處,一排排白色大風機葉片緩緩轉動,將強勁的海風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綠電」……

這是福建漳浦六鼇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作為全國首個批量化應用單機容量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的項目,見證著我國海上風電事業從「一片空白」走向「世界領先」。

福建漳浦六鼇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受訪者供圖福建漳浦六鼇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受訪者供圖

當前,海上風電正成為我國推進能源轉型的重要抓手。數據顯示,近海5至50米水深範圍內,風能資源技術開發量約5億千瓦,深遠海風能資源可開發量是近海的3至4倍。

近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其中,「海上風電安全高效開發成套技術和裝備及產業化」(以下簡稱海上風電)項目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我國海上風電項目發展,跨度逾10年。2010年,亞洲首座大型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並網發電,開啟了我國海上風電建設實戰階段。2021年,315台「中國三峽」風機列陣南海,以多個「全國之最」「世界之最」為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積累了經驗。

10多年來,這支凝聚產學研聯合體數十家單位、上萬名建設者的隊伍,掌握了海上風電場設計、施工安裝、運行維護和電力送出等方面關鍵技術,助力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登頂世界,推動我國海上風電產業鏈不斷完善,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藍色引擎」。

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受訪者供圖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場。受訪者供圖

「面對海底地基複雜、強颱風、大浪流等海洋環境,項目團隊開展風機復合筒型、大直徑筒型、新型嵌岩樁等筒型基礎結構研究和抗冰結構研究,讓風電樁在海底穩穩‘紮根’;提出複雜海洋環境下海上風電安全高效施工安裝成套技術,研製新型施工安裝裝備。」海上風電項目團隊負責人介紹,解開我國海域特有環境適應性難題,推動從4兆瓦到16兆瓦系列海上風機的開發和產業化,使風機容量進入「兩位數時代」;組織不同電壓等級的海底電纜研發,推動我國海上升壓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打造全球輸送容量最大、電壓等級最高海上風電柔性直流輸電系統,推動海上風電向深遠海、大規模、低成本發展。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於2023年並網發電。韓磊攝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於2023年並網發電。韓磊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等多名院士專家認為,為突破我國海上風電高效、優質、低成本、規模化開發的技術瓶頸,形成自主創新的成套技術與裝備,實現產業化,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回顧來時路,三峽集團所屬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首席工程師林毅峰談起初征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的心情,這也是項目團隊對推動海上風電項目發展的回應——「很興奮,責任也很重大。」

如今,在縱貫我國南北18000公里的「藍色走廊」上,海上風電創新成果已應用於遼寧莊河、江蘇如東、福建興化灣和廣東陽江等項目,也相繼自主研製了6.7兆瓦、8兆瓦、10兆瓦、13兆瓦、13.6兆瓦、16兆瓦、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支撐了超過2400萬千瓦規模的海上風電建設,經濟效益超600億元,減排二氧化碳約5000萬噸。

廣東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受訪者供圖廣東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受訪者供圖

數據的背後是暖心的「民生賬本」。對粵港澳大灣區居民來說,每年,廣東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可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約56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在滿足240萬戶家庭年用電量的情況下,減排二氧化碳480萬噸。

對江蘇如東縣而言,過去以化工、食品、農業、紡織為主導產業,在引入風電相關的企業群後,形成了海上風電設備製造全產業鏈,走上了綠色轉型發展新路子。10年來,如東縣經濟總量翻了近3番,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10多年來,從服務東北振興戰略,到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再到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不斷延伸的「藍色走廊」正從能源「神經末梢」變為「強健筋骨」,與「西電東送」國家戰略構成時空互補,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澎湃動能。

未來,在科技創新引領下,我國海上風電項目將向風速條件更好、建設條件更嚴苛的深遠海推進,迎著海上風電發展的「黃金時代」破浪前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