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漫步荷花市場,感受充滿「文化味兒」的什刹海

新京報訊(記者展聖潔 實習生薑揚濤)7月初,北京下著淅淅瀝瀝的雨,什刹海湖畔荷花市場的遊客熱情不減。他們有的走進街邊的文創店,有的泛舟湖上,岸邊的荷花開得正盛。

荷花市場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下屬的「國文煊」文物藝術品商店設計了以三星堆等各類文物為主題的文創產品、益智玩具;薊城山水集團下屬三海投資公司開設的「什刹海文創店」也推出了一系列充滿什刹海文化元素的創意產品。

荷花市場位於什刹海西堤,因荷花飄香、商業雲集而聞名。歷史上,荷花市場曾交通擁堵、環境髒亂,近年來,不少附近的老居民能感受到,什刹海靜下來了。原有的高分貝酒吧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充滿人文氣息的特色店舖。

相關負責人展示什刹海特色文創。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相關負責人展示什刹海特色文創。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

「之前的文化市場比較亂,新的荷花市場於今年4月底重裝開業,引入了觀複博物館,還有什刹海品牌文創店、一些老字號餐飲等。豐富多元的業態,吸引了更多年青人來到荷花市場。」薊城山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沿著什刹海邊走邊逛,累了可以在碼頭乘船,感受湖中別樣的美景。荷花市場周邊5個遊船碼頭已完成數字化智慧運營系統升級,實現了各碼頭空閑遊船數量共享、遊船啟停智能控制、線上線下統一收銀、應急救援流程自動化等功能,為遊客提供更快捷、更安全、高品質的水上遊覽服務。

泛舟湖上,遠遠可以看到中軸線第一橋——萬寧橋,經過修繕,昔日被管道附著的橋體露出「真容」,700多歲的古橋重煥生機。2020年,經系統勘測評估,萬寧橋使用狀況尚好,但文保狀況較差——存在橋體石材開裂或風化、勾縫滲水或脫落、橋體外掛市政管道、周邊景觀雜亂等問題,影響文物的展示效果。2022年,北京完成萬寧橋一期修繕工程,調整了橋東側的綠化空間,增加了親水步道,修整了橋西側的河道駁岸。2023年,橋體東側的自來水管道及通訊管路光纜得以拆除,沿岸景觀得到美化。

什刹海荷花盛開。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什刹海荷花盛開。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

有著眾多歷史文化遺產的什刹海,也是大運河的北端碼頭。元朝遷都至北京後,以什刹海東岸為中軸修建元大都,為解決供水和交通運輸問題,由水利專家郭守敬主持修鑿通惠河,引白浮泉、玉泉等西山諸水彙於什刹海,從南方來的漕糧、布匹、綢緞等貨物可直抵這裏,形成了京杭大運河的漕運終點。

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西城區提出了「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文化總標識。「西城區不斷推進大運河遺產保護利用,完成地安門商場、荷花市場修繕重張,恢復什刹海地區歷史風貌;恢復了西海濕地生態,修建了濱水環湖步道,再現‘碧水繞古都’的美麗畫卷;舉辦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打造文化探訪路線,讓更多的群眾切身感受到大運河的歷史人文魅力。」

編輯 白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