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再IPO:既要搞錢,也要增量

作者|張宇

編輯|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順豐控股仍然想要叩開港交所的大門。

6月28日,順豐控股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此前,順豐控股在2023年8月向港交所遞交過招股書,但由於未能在遞交招股書後的六個月內完成聆訊或上市,其上市申請自動失效。當時順豐控股在回應投資者時表示,交表只是最大程度上保留靈活性,以便未來捕捉多變的國際資本市場機遇。

事實上,順豐控股已於2017年2月在A股上市,如若此次赴港上市成功,順豐控股也將成為快遞行業首家“A+H”的上市公司。對於二次上市的意圖,順豐創始人王衛曾明確表示,公司上市的初衷便是為了推動國際化戰略的實施,儘管順豐控股在國際業務方面已有所佈局和投資,但期待順豐控股能夠借助一個更為國際化的資本平台,用資本的力量加速其在全球市場的擴張步伐。

如今順豐控股再次遞交招股書,除了搶占國際市場之外,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在於順豐控股迫切需要充沛的現金流,過去數年,順豐控股買飛機、建鄂州機場、開闢國際貨運航線、併購公司等等,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銀,而頻繁擴張,導致順豐控股在2018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負債規模從347億元迅速至1229.15億元,資產負債率從48%上升至54.64%。

中國快遞物流行業已是紅海市場,為了維持市場地位,順豐控股不得不擴大搞錢的渠道。再度遞交招股書,順豐控股的港股之旅能一帆風順嗎?

一、2023年總營收止增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順豐控股擁有覆蓋202個國家和地區的龐大全球配送網絡,運營103架飛機和超過20萬輛車輛,分別是亞洲最大的空運機隊和陸運車隊。同期,順豐控股是中國最大的航空貨運承運商,運營的貨量占2023年中國航空貨運量的33.8%。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3年收入計,順豐控股是中國及亞洲最大的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也是全球第四大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

儘管如此,順豐控股的業績仍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順豐控股總營收為2071.87億元、2674.9億元和2584.09億元,同比增長34.55%、29.11和-3.39%;歸母淨利潤為42.69億元、61.74億元和82.34億元,同比增長-41.73%、44.62%和33.38%。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是順豐控股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總營收下滑。

圖源:順豐控股招股書圖源:順豐控股招股書

與此同時,順豐控股的毛利率水平也處於低位。2021年至2023年,其毛利率分別為12.37%、12.49%、12.82%,而在上市之初的2017年,順豐控股的毛利率高達20.07%。

雖然順豐控股坐擁超過2500億元的總營收,但扣非淨利潤卻只有71.3億元,淨利率僅為3.06%,較此前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跡象,作為對比,順豐控股在2019年和2020年的淨利率分別5.01%和4.50%,而在2017年,其淨利率高達6.68%。此外,順豐控股的淨利潤與競爭對手相比也無明顯優勢,比如中通快遞在2023年的總營收為384.2億元,歸母淨利潤為87.49億元,儘管中通快遞的總營收不足順豐控股的六分之一,可淨利潤卻超過了順豐控股。

進入2024年,順豐控股的情況並沒有完全好轉。財報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順豐控股總營收為653.41億元,同比增長7.03%;歸母淨利潤為19.12億元,同比增長11.14%。儘管順豐控股結束了總營收負增長的局面,但增速仍然表現乏力,同時歸母淨利潤增速也較2023年第四季度有所放緩。

2024年第一季報出爐後,中銀證券、華創證券均下調了對順豐控股的盈利預期,原因在於,考慮到“行業增速有所放緩,同時公司目前正在拓展的國際業務處於培育發展期”,以及“基於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宏觀經濟環境恢復節奏”。

在二級市場上,投資者的情緒也較為消極。順豐控股上市之初,股價表現一度強勁,其股價在2017年3月一度達到60元/股,隨後曆經多輪波動後持續走高,2021年2月,順豐控股的股價一度達到巔峰時的123.35元/股,但此後卻急轉直下,截至7月3日A股收盤,其股價僅為34.42元/股,較巔峰時股價跌幅超過72%。

二、面臨諸多隱憂

順豐控股最近幾年的經營業績如過山車般的起伏不定,一大原因在於其面臨多重困境。

首先,順豐控股的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控製成本的能力。與依賴加盟模式的競爭對手相比,順豐控股的直營業務模式承擔了更多的成本,因而成本控制能力強弱會產生更直接的影響。從2021年至2023年,順豐控股的毛利潤分別為258億元、330億元和326億元,而同期毛利率分別為12.4%、12.3%和12.6%,相比住下,中通快遞的毛利率則從2021年的21.7%升至2022年的25.6%,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其毛利率高達30.1%。倘若無法有效控製成本,意味著順豐控股的盈利能力、現金流以及競爭力將會遭受不利影響。

其次,運輸成本的大幅波動也是順豐控股面臨的一大困境。運輸成本是順豐控股營業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在2021年至2023年,其運輸成本分別為709億元、1068億元和829億元,分別占總營業成本的39.1%、45.6%和36.7%。同時,運輸成本受到多項因素的影響,比如燃料價格和供應的波動,空運和海運費率,進出口稅、車輛稅和關稅等等。運輸成本持續增加,將會導致毛利潤進一步減少,如果順豐控股無法將大幅增加的運輸成本傳遞給終端客戶,將會對其業務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圖源:順豐控股招股書圖源:順豐控股招股書

最後,物流服務的新技術研發成本高昂且耗時,其結果存在不確定性。目前,順豐控股的技術發展重點領域包括大數據分析、順豐智慧大腦(專注於數字化和智慧物流網絡的升級)、智慧供應鏈服務以及我們的智慧工具及應用程式。在2021年至2023年,順豐控股的研發支出分別為37億元、35億元和34億元,其中39.2%、35.9%及32.1%已分別於同年資本化新技術的開發及商業應用。但對於順豐控股而言,研發活動並不意味著一定可以提高運營效率及降低運營成本,如果新技術未能按照預期發揮作用,順豐控股將面臨無法收回在研發方面巨額投入的局面。

此外,快遞物流行業已經從增量市場轉向了存量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國家郵政管理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快遞業務量增速為61.6%,而到了2022年,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僅為2.1%。可見,如何降本增效,提高運營效率,以及適應新的市場變化,將是順豐控股不得不面對的重大挑戰。

三、海外市場是出路嗎?

順豐控股二次上市的意圖十分明顯,即劍指國際化。

全球物流行業具有客觀的發展空間。2023年,全球物流支出總額高達11.1萬億美元,但物流市場整體仍然高度分散,大多數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規模仍較小,且專注於特定細分領域或特定國家或地區,這讓順豐控股從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場潛力。

在招股書中,順豐控股表示,所募金額將用於加強順豐國際及跨境物流能力,提升及優化中國的物流網絡及服務,研發先進技術及數字化解決方案,升級其供應鏈和物流服務及實施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相關舉措,及將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事實上,早在2010年,順豐控股就開始運營跨境業務,不斷加大對海外市場的投入力度。2021年,順豐控股通過收購嘉里物流,進一步增強了國際供應鏈和綜合物流服務能力,踏出海外市場搭建的關鍵一步。最近幾年,順豐控股也一直在東南亞等市場持續佈局,加密國際快遞的航網。

重重危機之下,順豐控股需要盡快向海外市場要增量,2021年至2022年,其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分部收入收入分別是392.0億元和878.7億元,但在2023年,該部分收入卻同比下降31.7%至599.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海外市場,順豐控股仍面臨著老對手的夾擊。

菜鳥招股書顯示,其2024年財年總營收同比增長28%至990.2億元,目前菜鳥“全球5日達”的服務已經覆蓋英、德、美、法、日本等主要市場,“全球10日達”覆蓋了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且還在加快國際快遞和海外本地快遞的建設。

極兔速遞披露的財報則顯示,按包裹量計,極兔在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埃及、巴西、墨西哥組成的新市場,市場份額從2022年的1.6%提升到2023年的6%,2023年包裹量達到2.3億件,同比增長369%。目前,極兔速遞成為東南亞排名第一的物流服務提供商,2023年在東南亞的市占率達到25.4%。

隨著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開始佈局海外業務,順豐控股面臨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對於順豐控股而言,國際化之戰至關重要,打贏這場戰爭不僅能鞏固其市場地位,還能挖掘出巨大的增量空間,但如果輸掉這場戰爭,不僅會在海外市場競爭中遺憾離場,同時還極有可能會漸漸失去國內市場。

作為佈局海外市場的前提和關鍵跳板,這一次順豐控股能成功登陸港交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