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加碼小家電!盧偉冰發話:這些產品都做

來源:雷科技AI硬件組 | 編輯:TSknight | 排版:Kenny

前段時間,董明珠對小米空調的控訴,再次讓這家「手機企業」成為全網的焦點。小米的「不務正業」,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但是悄然爬到全國銷量第四的小米空調,還是讓許多吃瓜群眾都大吃一驚。

與此同時,小米的電視銷量也已經位列國內的前三,並且偶爾還能衝上第一, 在洗衣機、冰箱等領域,小米的聲量也在逐漸增加。而在小家電領域,小米的市場份額同樣不低,甚至可以說是品類最齊全的家電品牌之一,並且頗受年青人的喜愛。

小米家電能夠受到年青人的歡迎,除了高性價比和智能化外,最大特點就是「聽勸」。從手機行業繼承的用戶調研習慣,使得小米家電的產品往往更契合現代年青人的需求,而且經常會在微博等網絡社區中與網民互動,收集產品的改進建議,這些都是傳統家電廠商難以媲美的。

小米如何做家電?

讓用戶有參與感

小米家電的「聽勸」,在盧偉冰的微博里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前幾天小米召開大家電行業的半年總結會,盧偉冰特地在微博發了一條信息:「今天開小米大家電的半年總結會,大家對空調/冰箱/洗衣機,有哪些建議?」

這條微博很快就引來了各路網民圍觀,並在評論區留言,有網民建議小米延續造手機的方法和價值觀,加大力度做大家電業務,得到了盧偉冰的回覆。隨後在這條評論底下,還有人問中央空調什麼時候出,轉頭就收到了另一個小米員工的回覆:「會有的,還要一些時間」。

(圖源:微博)(圖源:微博)

說實話,作為小米品牌的總經理,這也並非盧偉冰第一次這樣徵求網民意見,甚至可以說是常態,以至於大家都習以為常。即使是在日常的微博評論區里「抽水」某個功能或是某件產品,時不時也會冒出頂著相關業務負責人頭銜的小米員工「認領」任務。

(圖源:微博)(圖源:微博)

甚至你還可以反饋其他產品線的問題,比如有個網民就希望小米能出一款便宜的4K顯示器,隨後也得到了另一個小米員工的回覆。雖然類似的事情,大概率是小米本身就已經有類似產品準備上線,但是這種曝光方式,無疑讓用戶更有參與感。

相較於反饋完問題後經常「毫無波瀾」的傳統家電廠商,小米這種跨層級的反饋方式也更得年青人的歡心,看到因為自己的建議而得到改進的產品,不少人估計內心都會湧出一股成就感。不得不說,在用戶調研這一塊,小米是完全拿捏住了當代網民的小心思,這也讓更多網民願意主動反饋產品問題,幫助小米團隊改進產品。

(圖源:微博)(圖源:微博)

實際上,這套打法基本完全照搬了小米手機的模式,小米手機從設計到系統開發,團隊都十分善於吸取用戶的建議,並在下一代產品/版本上進行改進。以小米的數字旗艦系列為例,從小米12開始標準版與Pro版的尺寸大小就開始有明顯差異,這一變化就受到了用戶建議的影響,大小屏搭配的產品組合,讓小米數字旗艦成為過去幾年里最暢銷的國產旗艦手機之一。

而在家電領域,小米這套打法同樣適用於空調、電視等產品線,基本上都是用戶想要什麼,那就做什麼,然後再把參數捲起來,價格打下去。比如早前有用戶評論稱大尺寸電視的價格太貴了,隨後Redmi就發佈了98英吋的Redmi Max,售價僅為19999元,而同時期的98英吋電視,價格普遍都在六七萬元以上甚至更高。

雖然對比一線大牌的旗艦電視,在亮度、畫質等方面都有不小差距,但是實打實的價格差距,足以讓部分用戶降低「心理預期」,接受參數上的些許落差。

至於空調產品線,雖然產品更新的速度遠不如電視,但是除初代之外,後續幾代的口碑都明顯上升,特別是在用戶建議下推出的巨省電系列,由鬆下、長虹、海信等老牌家電廠商代工,很快就在市場上賺足了口碑。

(圖源:小米)(圖源:小米)

同時,小米也很快就將用戶呼聲較高的柔風、新風等功能帶到了空調上,這也是代工模式的優點之一。即使目前的代工廠不具備相關技術,那麼也可以通過尋找新的代工廠來滿足這部分需求,並不需要經過研發、預生產等階段。

而且小米也並非完全依賴於代工,最近兩年也開始逐漸增加一些自研技術,提高產品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可以說小米的大家電品類,如今已經是度過了起步期,開始進入穩健發展期,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提高自有技術佔比,打造更受用戶歡迎的產品。

小家電市場,

是小米的下一個發力點?

相較於大家電那邊的爭一保三,小米在小家電領域的表現卻差上不少。雖然小米的小家電品類非常豐富,但是也導致小米的團隊無法集中精力,打造出真正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有些品類的最新產品都已經是兩年前的款式,下一代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遍曆小米的小家電產品,能夠稱得上具有市場知名度的恐怕只有風扇、空氣淨化器等寥寥數個品類,其他品類大多都是「米粉專屬」。如果不是有著一堆米家小家電產品,恐怕第一時間也不會想到要去購買。

圖源:小米圖源:小米

實際上小家電現如今的市場份額,並不比大家電少,但是因為技術含量降低、成本低廉,所以入局的品牌如過江之鯽。在瘋狂捲價格的小家電行業,小米慣用的價格牌反而不好使了。

畢竟人們對於小家電的體驗、壽命預期本就與大家電不同,一個三十塊的小煮鍋,用半年就壞,大家也是能接受的。但是一個120塊的小煮鍋如果撐不過半年,恐怕就要有不少網民去質問客服了。

所以,在小家電領域里小米並沒有去捲價格,而是更多地拿智能化來做賣點,再配合恰到好處的「性價比」,以此來把自己與傳統家電品牌區分開來。這個打法有效嗎?有效,但是並不能完全支撐起小米的小家電業務,所以小米迫切需要更多地瞭解用戶對小家電產品的需求,打造出更契合用戶的產品。

在大家電進入成熟發展期後,我就猜測小米可能會開始向小家電發力,這個猜測很快就得到了證實。

從7月7日開始,盧偉冰就開始在微博上發出預告,稱接下來會去調研淨水器產業鏈,詢問大家對米家淨水器的建議。同一天的晚上,盧偉冰又發微博稱考察了電飯煲,繼續詢問大家的建議,在7月8日早上又詢問網民對智能電動牙刷的意見。

 (圖源:微博)
 (圖源:微博) (圖源:微博)

一連三條微博都與小家電有關,不難猜測小家電將會是接下來小米家電團隊的重心。

小米小家電業務,

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在三條微博的評論區,都能看到相關的負責人在收集用戶建議,比如電飯煲的內膽材質問題、電動牙刷的實體按鍵藏汙垢問題、淨水器的濾芯問題等,估計都會是小米下一代產品打算解決的問題。

當然,能解決多少真不好說,畢竟其中一些問題是行業共有的難題,比如淨水器的濾芯問題,現如今最好的方案是增加濾芯壽命,降低更換頻率。但是這種做法又會導致單個濾芯的價格提高,整體算下來也沒省多少錢。

不過其他方面的問題,卻是直接指出了小米目前家電模式的一個弊端:缺少產品設計經驗,導致設計師會在老牌廠商已經踩過的坑上再踩一次。或許有人問:難道代工廠不懂嗎?並非不懂,但這其中涉及到代工廠與小米團隊的溝通問題,代工廠沒有太大的動力去否決客戶的設計方案,說到底還是需要靠小米自己的團隊去發現並加以改善。

以盧偉冰提到的電飯煲品類來說,有用戶就「抽水」初代電飯煲用到現在,內膽的塗層依然光亮如新,而新款的內膽僅兩個月就開始掉漆,而且兩款內膽在重量上相差巨大。此外,新款電飯煲的極簡虛擬按鍵,也讓部分用戶「抽水」體驗不佳,一方面是長時間使用後觸控不靈敏,另一方面是老人往往搞不清楚怎麼用。

 (圖源:微博) (圖源:微博)

此外,代工生產還有一個弊端是質量把控困難,不同代工廠的質量、技術區別,導致同一品類的前後兩款產品,質量和體驗可能相差眾多。比如小米暢銷的掃地機器人品類,因為頻繁更換代工商,口碑也是忽上忽下,以至於有網民建議別人跳過某一代,買舊款更好用。

還有就是售後問題,比如小米空調本身的產品實力並不差,但是迫於時間和成本考慮,小米難以建立起遍佈全國的安裝售後團隊,只能採取區域外包的形式,在當地選擇家電服務商接手相關業務。這也導致小米空調的安裝和售後體驗褒貶不一,難以維持用戶口碑。

 (圖源:微博) (圖源:微博)

不過,小米如今也在逐漸建立起一套安裝和售後監督體系,以我朋友近期購買小米空調的體驗來看,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送裝一體服務也讓消費者不用頭疼空調內外機的佔地問題。

除此之外,小米也依然面臨高端化不足、品牌知名度不足等諸多問題,但是相較於售後、產品設計等迫在眉睫的難點,這些都是可以之後再討論的。

面對小家電市場的激烈競爭,小米還需要更多的創新和努力,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並且繼續發揮其靈活的市場應對能力和強大的用戶溝通優勢,進一步提升產品設計和質量控制水平,解決代工模式帶來的瓶頸,建立更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

同時探索高端市場,提升品牌形象,全面提升競爭力,只有這樣,小米才能在家電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真正實現從「手機企業」到全方位智能科技品牌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