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女孩方菁積極投身中非貿易—— 「這件事很有成就感」(僑界關注)

方菁(左一)與非洲合作夥伴們在公司會議室。受訪者供圖方菁(左一)與非洲合作夥伴們在公司會議室。受訪者供圖

00後女孩方菁是一家非洲電商公司的創始人。她從零開始,用智慧和拚勁在非洲創業。

投身外貿

去年3月,方菁辭去了自己在國內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工作,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到非洲加納創業。

「其實,我覺得是性格使然。」在談到辭職創業的原因時,方菁說。方菁是一個絕對的「行動派」,從離職到做出創業的決定,再到選定創業的方向,前後不過1個月的時間。「在互聯網公司工作,需要經常關注各種行業的市場趨勢,這也讓我清楚地知道,在當時,外貿領域是一個創業的‘風口’。」

現實的困難總比想像中更複雜。在外貿行業,方菁也是初出茅廬的新人,想幹這一行,既需要充分調動自己手中的資源,又要瞭解行業運作的流程,還得清楚客戶的需求和喜好。

為了盡快摸清行業的「門道」,方菁找到自己的一位經營中非跨境貨代公司的表姐,跟著她學習經營的技巧。「所有的流程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像挑選貨物、對接物流這種看似很簡單的事情,其實都有講究。」

方菁回想起第一次做市場調研時,為了挑選一批客戶訂購的美甲產品,她在琳瑯滿目的貨櫃前不知所措,而富有經驗的表姐卻能侃侃而談:「非洲的消費者偏愛形狀稍尖的、杏仁形的美甲,而這種梯形的往往並不暢銷。」而在選擇物流方式時,不同品類的貨物用什麼樣的包裝、如何根據訂單的數量和緩急程度選擇最具性價比的貨運手段等問題,都是做生意時需要慎重考慮的。

在表姐的公司里,方菁主動承擔起「客服」的工作,每天與客戶溝通,幫助他們在國內的電商批發平台尋找合適的產品。就這樣,雖然每單只有幾十元的利潤,卻也憑藉著數量的優勢賺到了不錯的收入。正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方菁漸漸地瞭解了非洲市場的需求和喜好,也積累了一些自己的客戶。

努力打拚

「非洲市場需求強勁,是具備發展潛力的。」在有了前期的準備之後,方菁沒有猶豫,決定投入更多的資金,在加納成立貿易公司。

然而,在海外成立公司並非易事,需要克服很多條件的限制。用方菁的話說,創業的過程就是「從0到1」的探索。

方菁坦言:「語言是第一道難關。」在去非洲之前,方菁甚至沒有通過英語六級考試。在與客戶溝通時,她基本上都依靠翻譯軟件。可是在很多涉及細節的問題上,直接的對話總是不可避免的。「那個時候,客戶一給我打電話我就掛掉,因為我聽不懂。」方菁說。可是隨著訂單和客戶不斷增加,熟練掌握英語顯得越來越重要。

為了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方菁把各種產品介紹翻譯成英語,每晚跟著軟件熟讀。她還在自己拍攝的產品影片里加入英語配音,這在方便客戶理解的同時也鍛鍊了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

公司註冊是擺在眼前的又一難題。在加納,外國人可以與當地人合作創辦企業,也可以成立獨資企業,但後者需要高額的啟動資金作為擔保。方菁最開始也與當地人合作,但由於用人不慎,效果並不好。吃過虧後,方菁決定獨立組建公司,她東拚西湊,總算湊夠了啟動資金。

在非洲,人才的招聘也是一個現實的問題。由於當地網絡和技術條件的限制,人才招聘並沒有專門的線上平台或渠道,一些地方甚至沒有線下的人才市場。公司起步階段,為了招到員工,方菁採取了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到街上貼廣告。如此一來,應聘的人多了,可是水平參差不齊,很難找到合適的人選。

於是,方菁轉變思路,與當地的大學尋求合作,在應屆畢業生里進行招聘,人才的質量獲得了很大提升。另外,她也通過社交軟件發佈信息,吸引了不少當地的華僑和一些行業精英加入團隊。

變革求新

到了非洲之後,為了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方菁在管理上花了不少心思。

最開始雇工時,公司採用當地普遍的「按時計價」方式,根據工人的工作時長支付酬勞。但這樣一來,有些工人故意拖延工期,效率不高。於是方菁將結算方式改為「按件計價」,多勞多得,大家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公司內部,為了提高員工們的工作能力,方菁會給大家安排每週一次的技能培訓,把文檔和數據處理軟件的使用方法教給本地員工。「有員工剛來時,只用一根手指戳鍵盤來打字,但經過培訓之後,也能熟練地使用電腦了。」方菁笑著說。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匹配當地市場的供給和需求,方菁也把國內電商平台的模式作為一種新的嘗試,帶到了加納。方菁說:「我嘗試搭建了自己的網站,在上面解決了語言、商品呈現、支付等一系列的問題。」如今,以她的網站為接口,非洲客戶的需求可以連接到國內的電商批發平台,並通過與國內貨代公司的合作,把商品送到非洲。

高效嚴謹的經營管理和較高的產品質量讓方菁的公司得到了非洲客戶們的青睞,方菁與客戶之間也構建起良好的信任。

某一次由於航運延誤,貨物抵達時間比預計時間晚了20多天。「分揀貨物的時候我很緊張,因為想著客戶可能會大發雷霆。」但恰恰相反,客戶們只是為成功收貨而感到高興,並對方菁表示感謝。

從事外貿的經歷也讓方菁感慨良多。「國內的很多產品能夠滿足非洲消費者實實在在的需求,我為當地人帶去了他們所需要的,這件事很有成就感。」她說。(楊 寧 李春強)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9月04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