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南海不是「印太戰略」的池塘,豈容域外國家渾水摸魚

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近日,菲律賓非法滯留中國仙賓礁的海警9701號船尋釁滋事,惡意衝撞中國海警船,導致兩船發生擦碰。這是菲律賓繼在仁愛礁、鐵線礁主動挑起事端之後,再一次蓄意踩踏中國的主權紅線。

就在今年7月份,中菲剛剛召開了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第九次會議,簽署了《關於改進中菲海事溝通機制的安排》文件。菲律賓總統馬高斯還在會後表示,適當外交渠道和機制「仍然是解決爭端的唯一可接受手段」。然而,兩國簽署的文件墨跡未乾,菲律賓就企圖在仙賓礁如法炮製馬德雷山號的「坐灘」詭計。菲方的出爾反爾,讓世人看清誰才是南海的「麻煩製造者」,也讓躲在菲背後的「幕後推手」逐漸浮出水面。

菲律賓之所以敢在南海問題上一再挑戰中國底線,是因為其並非「一個人在戰鬥」。就在中菲海警船在仙賓礁海域發生擦碰的當天,美國派出P-8A反潛巡邏機公然為菲海警船提供情報支持;隨後,日本駐菲律賓大使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聲援」菲方,還稱日本是「南海利害相關國」;澳州駐菲律賓大使在社交平台上公開為菲「撐腰」;連遠隔重洋的歐盟也不甘寂寞,就此事件發表聲明,對中國的執法行為橫加指責。從美日澳歐的一致反應來看,菲律賓海警船硬闖仙賓礁顯然是「有備而來」。正是域外國家為菲律賓提供的各種或明或暗的輿論與物質支持,讓菲律賓有了在南海興風作浪的「勇氣」。

南海本無事,但美日澳歐等域外國家忙不迭地跳出來煽風點火,就是為了吹皺南海的一池春水。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其他東盟國家對此事的反應則相對平靜。以至於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發言人在媒體上公開抱怨鄰國袖手旁觀。其實,東盟國家普遍選擇「沉默」,蓋因菲律賓的所作所為在東盟內部堪稱「另類」。近三十年來,儘管菲律賓屢屢借黃岩島、仁愛礁等島礁的歸屬權問題向中國發難,甚至單方面向海牙仲裁法庭提起所謂「南海仲裁案裁決」,但東盟卻一直沒有隨之起舞,也從未對仲裁結果進行表態。

東盟的「沉默」,實則折射出其對於菲律賓的不滿。雖然中國與其他東盟國家在南海問題上也存在一定爭議,但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就與東盟共同提出製定「南海行為準則」的目標,強調南海各方要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原則,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解決爭端,而不能訴諸武力威脅。「南海行為準則」旨在為南海地區規劃一個符合國際法原則的、行之有效的地區秩序,同時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南海爭端提供一個規範性的解決框架。自2013年正式啟動「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以來,中國與東盟已陸續完成一讀、二讀的審議工作,目前正式進入三讀階段。當前「南海行為準則」磋商進展順利,東盟不願看到菲律賓為一己之私不斷破壞南海和平穩定的大好局面。今年1月,印尼總統佐科在訪問菲律賓時特別強調「印尼接受‘南海行為準則’」,並將加速推動談判進程。佐科此言無異於敲打菲律賓不要做「麻煩製造者」。

然而,美國等域外國家深知,一旦「南海行為準則」正式落地,它們將再沒有機會插手南海事務。美國苦心經營的西起印度洋、中經東南亞、北至北韓半島的「印太戰略」將失去在南海的立足點;屆時日本也沒有藉口繼續將菲律賓綁在它的遏華戰車上;澳州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地位將陡然下降;歐盟則將失去以支持「印太戰略」換取美國在俄烏戰場投入更多資源的籌碼。可見,美日澳歐在「聲援」菲律賓的背後各懷鬼胎。它們都千方百計地想將南海的清水攪渾,以便從中「渾水摸魚」。

南海是地區國家的共同家園,不是美國「印太戰略」的池塘。南海的未來只能由地區國家自主決定,不容域外國家橫加干涉。中國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人文相通,是世界睦鄰友好的典範,也一定能夠通過友好磋商和平解決南海爭議。當下,中國與東盟應當團結一致,加快「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進程,共同抵製菲律賓的無理攪局,讓美國等南海域外國家無機可乘。

編審:蔣新宇 張豔玲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