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守護人|呂鑫:讓民間老物件「開口說話」

北京民俗博物館展覽陳列科、藏品研究科負責人呂鑫。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北京民俗博物館展覽陳列科、藏品研究科負責人呂鑫。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北京民俗博物館展覽陳列科、藏品研究科負責人呂鑫。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北京文化守護人呂鑫,北京民俗博物館展覽陳列科、藏品研究科負責人。2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搶救保護了「同仁堂」「鶴年堂」「六必居」等系列老字號文物,同時搶救了傳統商業各類器具用具600餘件套。他先後策劃了百餘個大型民俗類專題展覽,出版圖書10餘部。此外,連續7年策劃、組織、實施「一帶一路」大型文物交流展。個人多次獲得市、區級表彰,2017年獲得「首都勞動獎章」,2023年獲得「北京最美文物守護人」。

20多年前,呂鑫才三十出頭。那時,他剛剛度過十餘年軍旅生涯,轉業到了北京民俗博物館。2000年左右,作為館里的文物徵集員,呂鑫常和另外兩位同事組成一支小分隊,穿行在北京各大舊貨和古玩市場「淘寶」。他們東西打聽、上下琢磨,一些在別人看來毫不起眼的老物件,最後被他們收入「囊」中,通過研究與登記,繼而成為館藏文物。

「淘寶」要些運氣,買手也更相信一面之緣。呂鑫發現,有些擺件器具受青睞,出售得快,有些民俗器具卻躺在貨攤一角,跟著貨主好多年。大部分貨主,對眼前的這些老物件知之甚少。除了史料記載的佐證,一些老北京人憑靠閱曆,給這支文物徵集小分隊提供了一些思路,告訴他們這件器具以前是什麼人用,都用來幹什麼。

老物件日漸稀少,依附在器具上的記憶和民俗也逐漸消解。「這些被撿漏兒的藏品,收入館中並研究、展出,成為留存和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手段。」呂鑫說,目前北京民俗博物館的民俗文物已達8500餘件套。「保了命」的老物件,兼有歷史與趣味價值。尤其是那些飽含老北京傳統商業民俗的老物件,無論是王麻子的牌匾、鶴年堂的脈枕,還是同仁堂的藥罐乃至各行業遊商的「響器」,看著就熱熱鬧鬧。

呂鑫覺得,這些老物件如今能繼續從容地向觀眾展示自己,繼續迎來觀眾好奇的目光,就是民俗的傳承與延續,就是在讓它們「開口說話」。屬於這些老物件的時代早已遠去,可寄託其中的市井民生、百業興衰,仍有浮光掠影,展廳里,似有吆喝聲起,不僅僅物是人非。

東嶽廟里的三百六十行

北京民俗博物館是北京唯一國辦民俗類專題博物館,其主館址設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東嶽廟」內,即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外大街141號。在這處院子裡,很容易找到呂鑫。

他愛穿一身黑,戴著帽,有一股很強的藝術家氣質,極為謙虛有禮。可提及民俗文化和館藏文物,話匣子就會被打開,20多年前的一個個「尋寶」故事緩緩「流淌」出來,讓人聽得入神。

熱衷民俗文化研究源於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呂鑫老家在安徽阜陽市阜南縣,此地是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呂蒙的故里。他生活在阜南縣的曹集鎮上,讀小學那會兒,他從家去學校要穿過鎮上的集市。集市有30多家作坊,鞋匠、鐵匠、木匠、篾匠各自吆喝,憑手藝養家度日。「我經常看作坊里的人彈棉花,看久了我都知道怎麼彈。還有鐵匠們說的一錘二錘怎麼拎,我清楚得很。」

耳濡目染之下,這些市井風情被刻在了腦子裡。後來參軍,呂鑫主要從事文化宣傳工作,憑藉青少年時期的積累,書畫功底也不錯。轉業後,他還去了北京畫院、中國國家畫院的精英班研修。在他看來,這些生活與學習經歷,為自己搶救、保護民俗文化帶來了積極作用。

呂鑫於2023年獲得「北京最美文物守護人」稱號。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呂鑫於2023年獲得「北京最美文物守護人」稱號。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其實,民俗博物館與東嶽廟,這樣的組合再合適不過。東嶽廟在歷史上一直是北京民眾社會生活的重要場所,明清以來,灶王爺、魯班、倉神、藥王、馬王爺……京城內外各行業的行會,都將祖師爺與保護神供奉在這裏,神像最多時有三千尊。可以說,北京東嶽廟的歷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民俗史與民間商業史。

如今,呂鑫對廟宇內每座古建與石碑早已如數家珍,也連續多年推動著東嶽廟相關保護修繕項目。與此同時,他帶領同事完成了北京民俗博物館內的民俗文物分類,目前館內的這些民俗展覽,基本上都是由呂鑫帶隊完成。

之前,民俗博物館公開徵集的文物有很多類,包括老字號的賬本、牌匾、包裝、廣告;商業民俗的史料、照片;三百六十行的實物用具與叫賣的「響器」,比如「梆子」(賣油)、手鈴(修扇子)、貨郎鼓(絲線)、「銅點」(算命)、「喚頭」(理髮)、「雲鑼」(日用雜貨);各行業的行規文書、祭祀用具;有關商業的文書、貨幣、度量衡。

北京民俗博物館展覽陳列科的褚聰說,呂老師手把手帶教,告訴他們大綱如何撰寫、展線如何設計,還包括文物陳列的藝術審美取向、展覽標題的撰寫與展覽講解的門道。呂鑫雖然是博物館展覽陳列科和藏品研究科的負責人,科里的同事們卻都喜歡喊他「呂老師」。

找回京城老字號牌匾

多年前,呂鑫在北京分鐘寺古玩市場看到一塊「王麻子刀剪老鋪」招牌。這塊匾有2米長,匾額左下角刻有「京都」字樣,招牌上字的顏色呈硃砂紅。整塊匾被貨主放在攤位的一角,來往的客人偶爾會掃上它幾眼。呂鑫比小分隊的另外兩人顯得更興奮,端詳了許久,就想收藏它入館。不過貨主開價超過了1萬,而此時的徵集資金僅有1萬元整。

王麻子剪刀鋪的創始人來自山西,姓王。因臉上有麻子,人稱王麻子。清朝初年,他來到北京,在宣武門外菜市口擺了一個經營火鐮、剪刀等日用雜品的鋪子。一開始,他並不生產剪刀,而是從民間收購。由於他收購的貨物嚴把質量關,贏得了顧客信賴。京城內外南來北往的客人,大多慕名前來選購。從此,「王麻子剪刀」名號被傳開。

經考證,王麻子的子孫後代在1816年正式掛出「三代王麻子」的招牌,開始自設火爐加工製作剪刀,「王麻子」剪刀最終成為京城著名的品牌。

「當時的博物館文物徵集暫行辦法是:計劃徵集文物如果超過1萬元,得向館里彙報,並且還要找專家審定。等我把所有程序走完,再去古玩市場找那塊匾時,貨主已經把它賣了。」一問說是被賣到了天津,呂鑫心急如焚。回去後,他再次向館里進行彙報。他解釋,作為老北京的商業民俗代表,「王麻子刀剪老鋪」這塊匾意義重大,對北京民俗博物館來說,能收藏它也尤其難得。

得到館里批準,小分隊決定把它找回來。可再經聯繫,發現這塊匾又從天津倒手去了山東。呂鑫找到貨主,說了不少好話,委託他幫忙找回來。最終,他們從濟南買主手裡把匾運回了北京。

庫房中的「王麻子剪刀匾」(右上),匾長2米,刻有「京都」字樣。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庫房中的「王麻子剪刀匾」(右上),匾長2米,刻有「京都」字樣。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按呂鑫的話講,放在博物館研究、展出,才會有更多人看到它、瞭解它。實際上,除了「王麻子刀剪老鋪」,北京民俗博物館的庫房裡,還有很多不同的北京老字號匾額,其中有塊「全聚德」匾。「全聚德」是北京有名的烤鴨店,它不僅歷史悠久、規模最大,而且名號叫得最響。

北京民俗博物館的這塊「全聚德」匾,是呂鑫從高碑店古玩市場淘來的。他前後去了三次,價格漲了三倍,才徵集回來。這塊匾展出後,備受關注。「全聚德」老店派專人來核準、查證,他們看著這塊金絲楠木,琢磨著熟悉的字體與落款,經過一番推敲,得出同樣的結論:「這塊匾,真的!而且是山東濟南的一個老字號流失的。」呂鑫說,據考證,「全聚德」確實在山東濟南有個分店。

北京民俗博物館收藏的木質「鶴年堂記」脈枕。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北京民俗博物館收藏的木質「鶴年堂記」脈枕。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用民俗文物去講述文化

今年是龍年,龍圖是中華文明的文化表徵。年初,「華夏龍圖——北京民俗博物館館藏龍生肖文物展」正式亮相。近40件套各個時代、不同質地、形態各異的龍生肖題材文物出現在北京民俗博物館西路的東嶽寶殿展廳內,引人矚目。

該展覽目前仍對外展出。走進展廳,迎面是一頂鳳冠,冠頂有一「囍」字。雖是頂鳳冠,細瞧上面還有很多龍。呂鑫告訴記者,這頂一品夫人雙喜點翠鳳冠,以點翠、鑲嵌、累絲為主要工藝製成。沿冠邊有「日月」「一品夫人」字樣,鳳冠主體紋飾為三龍紋飾,上方有一正龍口含寶珠,下面則是二龍戲珠。

目前正在展出的龍生肖題材文物展,圖為「一品夫人雙喜點翠鳳冠」。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目前正在展出的龍生肖題材文物展,圖為「一品夫人雙喜點翠鳳冠」。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這件鳳冠是清代時期的鎏金銀器。湊近去看,鳳冠下沿還有七隻鳳鳥,它們口中銜著蝙蝠和銅錢。此外,如意祥雲紋飾的流蘇,各用三串珍珠加間寶石垂墜,造型精美,富有喜慶色彩,也寓意「福在眼前」。

在館內的後罩樓展廳,二十四節氣主題展覽也讓人眼前一亮。二十四節氣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中國人特有的時空知識體系。展廳內,二十四節氣對應不同的文物,通過「物說」形式來詮釋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

一個清代的黑地彩繪打春牛紋圓形漆盒擱置在立春主題的展櫃中,「鞭打春牛」是古人春耕大忙的儀式,意在喚醒冬閑的耕牛,以備春耕。據介紹,該漆盒寄託了農耕社會勞動人民對耕讀傳家的重視和對豐收的期盼。

在夏至主題的展櫃中,能看到博古紋香荷包。館內展覽陳列科的和佳樂解釋,夏至與端午節十分接近,天氣較為炎熱,正是蛇、蠍等「五毒」活動頻繁的時候,人們通常會縫製香包,放入驅蚊香草,隨身攜帶,達到驅蚊避蟲的效果。

遊客在東嶽廟西跨院展廳觀看「器雅於禮——館藏漆盒精品文物展」。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遊客在東嶽廟西跨院展廳觀看「器雅於禮——館藏漆盒精品文物展」。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用文物講述傳統文化,並不局限在生肖和節氣。自2016年以來,呂鑫先後策劃推出了「道教文化展」「館藏匾額文物展」「民間年畫展」「民間服飾展」「傳統中醫藥行業器具文物展」等百餘個傳統民俗文化主題展覽,影響甚遠。

尤其是展出的代表「老北京傳統商業民俗展」的文物,它們不僅保留著古都北京的商業風貌,也融入了全國各地區、各民族的商業內涵,並形成北京獨有的商業特色。在呂鑫看來,通過這些老物件不同的展覽,讓它們「開口說話」,才能把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不單是自己,呂鑫說,如何挖掘老北京商業的文化內涵、繼承優秀的商業文化傳統,如今更是成為像和佳樂、褚聰等一批年輕文化守護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