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守護人」兜底村民看病需求
48歲的劉旺弟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劉旺弟是家庭的頂樑柱,上有84歲的母親需要贍養,下有3個孩子正在上學。他長年在廣東省東莞市打工,隨著年齡增長,最害怕的就是家人生病。
今年8月初,在外打工的劉旺弟接到母親生病的電話,不得不停下工作,趕回甘肅省隴南市紅川鎮墁坪村的老家,照顧母親。
為了方便陪護,劉旺弟的母親在離家不遠的紅川鎮中心衛生院住院,衛生院副院長李明明是負責醫生。1992年出生的李明明畢業於甘肅中醫藥大學,畢業後在該大學的附屬醫院進行了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李明明是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根據協議,他畢業後需要回到家鄉工作。如今,李明明已經過了規定的服務年限,卻依然選擇留在基層。他說:「我覺得不管在哪個地方,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到位就好了。」
基層醫療服務的改善,直接關係到數億人的健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健康優正選展戰略,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國式現代化超越西方現代化的重要特徵之一。要在2035年建成健康中國,重要標誌就是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有顯著改善。
劉旺弟所在的甘肅省是我國醫療資源欠發達地區。這裏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吸引青年人才的能力不足,因此國家政策有不少傾斜。受村民喜歡的李明明紮根鄉鎮,正是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政策的結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後,相關政策持續發力。今年8月,甘肅省衛健委發佈《關於開展鄉村醫生隊伍提質擴容活動的通知》,要求嚴格按標準分類配備合格鄉村醫生,常住人口1500人以下的行政村至少要配備1名合格鄉村醫生,並嚴格規範鄉村醫生準入審核,新招聘的鄉村醫生應當具備執業(助理)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鄉村醫生是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網底,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國家衛健委基層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介紹,鄉村醫生主要負責向農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黃璐璐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上墅鄉劉家塘村衛生室的一名村醫。近些年,村醫為村民提供的服務越來越豐富,浙江省在這方面是全國的排頭兵。劉家塘村有2100多名常住村民,黃璐璐要為每名村民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的時候需要統計生活習慣,其中包括吸煙、飲酒情況,以及刷牙頻率等細節。她還要對村內510多名65歲以上老人進行定期體檢,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等重點人群進行隨訪。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對鄉村醫生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為吸引、留住基層青年醫療人才,政策拿出了「實招」。以李明明為例,其上學期間學費、住宿費減免,還有額外的生活費補助,畢業之後納入編製管理,職稱晉陞也被優先考慮。
黃璐璐沒當村醫前,在一傢俬企工作了10年。聽說村里有「中醫師承定向培養」計劃,正處於人生迷茫期的她報了名。從2018年開始,黃璐璐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進行理論學習,又跟隨安吉縣本地中醫專家學醫,曆時4年。
彼時,黃璐璐已32歲,在浙江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師承定向培養」班里,她年齡最大。黃璐璐坦言,離開校園10年後再重新走進課堂有些吃力。不過硬著頭皮學了4年後,她覺得收穫特別大。
和李明明一樣,黃璐璐現在也被納入了編製。
政策的誠意吸引優秀人才去基層。畢業於甘肅中醫藥大學的柳濤濤,2019年入職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南湖中心衛生院。因還要參加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柳濤濤2022年才正式進入醫院工作。這名年青人雖然工作時間短,但是技術過硬。2023年,在甘肅省基層衛生人員技術比武競賽中,柳濤濤獲得個人一等獎,並被評為甘肅省技術標兵。
南湖中心衛生院的規模比較大,像柳濤濤這樣的訂單定向醫學生就有42名。該院院長張向軍說,這些有本科學曆同時又規培了3年的醫學人才,對推動醫院發展發揮了很大作用。在南湖中心衛生院工作近30年的張向軍表示,因得到政策支持,近3年是醫院發展的快速上升期。
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最終受益者是一方百姓。
相對於城市居民,鄉村居民的健康素養偏低,這導致村醫在開展公共衛生工作時頗有阻力。免費測血壓、測血糖、體檢等工作,在一些健康村民看來,是在「耽誤」他們幹農活。改變村民的健康觀念,也是基層醫療服務的重要內容。
安徽省淮北市百善鎮道口村衛生室是一所規模比較大的村衛生室,共有上下兩層樓,業務用房580平方米,有醫務人員6名,2022年的診療量為2.2萬多人次。2023年,在當地衛健部門的指導下,道口村衛生室開設「健康超市」。超市里有控鹽瓶、控油瓶、水杯等和健康有關的生活用品,如果村民積極配合公共衛生工作,參加村衛生室組織的健康宣教等活動,可以積分,積攢到一定分值後可以換取相應物品。
道口村衛生室室長李秀平提到,「健康超市」運營之後,村民配合公共衛生工作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健康素養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佔我國總死亡人數的88%,因此,健康中國建設正在大力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提升村民的健康素養,「健康超市」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的良方。
李明明所在紅川鎮中心衛生院,院子被一條窄窄的通道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院子,各種中草藥植物長得恣意茂盛。可以化痰止咳的半夏、清熱解毒的金銀花、補腎的山茱萸、清熱解毒的龍葵……李明明把對中醫的熱愛融入工作和生活,他走在路上看到路邊的草,會習慣性地辨認是不是中草藥。
來衛生院看病的患者絡繹不絕,大家沒有排隊的習慣,他們圍成個圈,把李明明圍在中間。這樣的場景,在基層醫療機構很常見。被問及是否想過自己留在基層的選擇萬一錯了怎麼辦?李明明回答:「只要我堅定地走下去,這條路就是對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9月11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