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解析:李繼剛老師的「漢語新解」
大聰明:
「李繼剛」老師整了個大活:「輸入一個漢語詞,生成一個賊棒的解讀,以及一個賊漂亮的卡片」大家都驚呆了。然後,「寶玉」老師對該提示詞做了一份原理解讀,也就是本篇。此外,繼剛老師剛剛又更新了一版提示詞「沉思者」,蒙德萊恩的設計風格。我把該提示詞和掩飾放在最後,歡迎閱讀
李繼剛寫的漢語新解,輸入任意漢語,就可以生成一副卡片,不僅文案寫的好,而且生成的卡片美觀大方,一段幾百字的提示詞頂得上幾千行代碼寫出來的應用程序效果,將偽代碼和 Claude 的能力結合的絕到好處,真的是了不起👍佩服佩服!
一鍵中譯中:「提示詞工程師」
對應的提示詞,是這個:
漢語新解提示詞
提示詞解析
鑒於很多人不太理解偽代碼和如何用偽代碼寫 Prompt,我將這段經典的 Prompt 拆解並結合一個例子解釋一下。
在用 Claude 運行這段 Prompt 時,我需要分兩次輸入,第一次輸入完整提示詞,第二次輸入我要解釋的詞彙。
我畫了一張詳細的圖解釋了這兩次輸入的執行過程,可以結合圖2看效果,上半部分就是第一次輸入提示詞的過程,下半部分就是第二次輸入詞彙的執行過程。
一鍵中譯中:「提示詞工程師」
具體來講
第一次輸入完整提示詞
如果把這段提示詞看成一段代碼,那麼其中包含了註釋(前四行)、函數定義(defun 區塊)和入口(最後三行)。
在看代碼時,一開始不需要看函數定義,只要大致瞭解有哪些函數定義即可,當成黑盒子,重點是找到入口點。
如果我們跳過註釋和函數定義,可以很容易找到這個偽代碼的入口,也就是最後3行:
它說明了需要先啟動start函數,啟動後,等有用戶輸入後,調用「漢語新解」這個函數,並且將用戶輸入的詞彙傳入函數。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看看 「start」函數做了什麼
很簡單,就是設定 AI 的角色為「新漢語老師」,並且具體內容在「新漢語老師」這個函數中定義了。
設定好後,輸出 “說吧, 他們又用哪個詞來忽悠你了?”,讓用戶知道可以輸入詞彙。
這就是第一次發送系統提示詞後發生的事情。至於其他註釋和函數,這時候只是被存儲起來了,因為沒有調用並沒有作用。
輸入詞彙後的過程
當用戶輸入詞彙,例如「提示詞工程師」,按照入口點定義的要求,要去調用「漢語新解」這個函數。這個函數並不複雜:
實際上是兩個步驟,用到了 CoT(Chain of Thought)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一步:解釋詞彙並輸出。
隱喻、一針見血、辛辣諷刺、抓住本質的解釋這個詞彙,並且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示例,如果輸入的是「委婉」這個詞彙,那麼輸出可以是”刺向他人時, 決定在劍刃上撒上止痛藥。”
注意這個輸出很關鍵,讓 LLM 先輸出一些相關的、高質量的內容,有助於更好的生成最終結果。
第二步:根據解釋的內容用SVG畫一張卡片
這裏就需要調用另一個專門畫 SVG 的函數來畫卡片了。
這個函數充分借助了 Claude 的編程能力,以及它能實時顯示生成好的 SVG 能力,函數中讓它生成一個 SVG 定義的卡片,並給出了詳細的參數:高度、寬度、邊距、字體、字體大小、根據用戶輸入的詞彙和前面的解釋顯示的內容(中日英三語標題、解釋、總結等等)等
另外給了 AI 一些自主發揮的空間,比如「合理使用負空間」、「整體排版要有呼吸感」、」乾淨典雅「等。
基本上這就是完整的Prompt了,很精巧,但極其強大,有很大發揮空間,你也可以基於這套提示詞衍生出更多有意思的作品。
沉思者
提示詞如下:
效果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