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中秋時節話中秋

新華社太原9月17日電題:中秋時節話中秋

新華社記者王學濤

  金風送爽,桂花飄香,又是一年中秋時。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二仙掌村村民張小女已備好粗月餅,只待皓月當空,將其與蘋果、葡萄、石榴等水果擺放在農家小院的方桌上,燃香敬拜。之後,她會將「大團圓」月餅切成小塊,分給賞月的家人們。

  「每年八月十五都拜‘月婆婆’,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團團圓圓。」張小女說。

  賞月、拜月、吃月餅——72歲的張小女從小就這麼過中秋節,如今這些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秋節(澤州中秋習俗)的重要內容,在晉東南、豫西北、冀南等地廣為流傳。

山西晉城澤州粗月餅。新華社發(何向峰 攝)山西晉城澤州粗月餅。新華社發(何向峰 攝)

  這些傳承至今的習慣是中秋習俗流傳千年的精華。

  中秋節的起源與古代月亮崇拜及祭月密不可分。據桑治代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八月十五中秋節正是七月孟秋、八月仲秋、九月季秋三秋之半,故得「中秋」之名。

  月到中秋分外明。早在唐朝時賞月之風大興。臨軒玩月、泛舟望月、飲酒對月……賞月是古人過中秋必不可少的節目。桑治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提到,中秋時節新酒、螃蟹、水果新鮮上市,富貴人家和普通百姓都要尋一處好地方賞月,兒童嬉戲打鬧,夜市里人們狂歡到天亮。

  中秋節的底色是歡快的,但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難免會有人觸景起相思。唐代詩人白居易用「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表達思鄉之情;中唐詩人王建一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道盡對友人的思念;桑治代大文豪蘇軾醉酒後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傳遞對親人的深情祝願。

  如果說唐桑治時期愛賞月,明朝則重視拜月和團聚,這是一件充滿儀式感的事。中秋夜,人們在家或戶外設月神牌位,擺上供品,叩拜,祈求月神賜福。男子願蟾宮折桂,女子盼美麗容顏和美滿生活。

  這時月餅成為中秋節的節令食品,既可當供品,也是親友間相互餽贈的佳品。

  明代《帝京景物略》中這樣描述中秋節:「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可見當時的月餅較大,需全家分而食之。

山西晉城玨山景區今年開展的打製粗月餅活動。新華社發(何向峰 攝)山西晉城玨山景區今年開展的打製粗月餅活動。新華社發(何向峰 攝)

  張小女製作的「大團圓」月餅體現了當地特色。澤州粗月餅看上去像一個鎖著花邊的圓形麵餅,內包兩層冰糖、花生、葡萄乾、核桃仁等雜碎餡料,表面裝飾圖案,或蒸或烤而成。講究的圖案比較複雜,但張小女喜歡在村口拔棵野草,洗乾淨後,印在上面,充滿野趣。

  「現在市場上賣的月餅口味有幾十種,但3個兒女還是吵著要吃媽媽做的粗月餅。」古稀之年的張小女一臉驕傲地說。

  除賞月吃月餅外,中國各地還有豐富多彩的中秋習俗,例如福建廈門的中秋博餅遊戲、江西安福縣的中秋燒塔習俗、香港的舞火龍節慶儀式等,帶給人們節日的歡樂和祝福。

  隨著時代變遷,一些中秋傳統習俗在淡化,傳承方式也在由家庭傳承向社會化傳承發展。人們通過社區、景區等公共平台樂享中秋傳統文化。星空論壇、文藝晚會、祭月大典、社火表演、打製粗月餅……今年中秋節假期,「中國賞月名山」晉城玨山景區推出系列活動,遊客可免費觀看和參與。

 「中國賞月名山」晉城玨山景區西頂月景。(受訪者供圖) 「中國賞月名山」晉城玨山景區西頂月景。(受訪者供圖)

  中國民協中國民間文化創新發展中心副主任常嗣新說,中秋節傳承著綿延千年的文化記憶與情感認同,雖然習俗在演變,但團圓是永恒旋律,更是中國人普遍的美好願景,在盡享親情友情中增進家庭和民族的凝聚力,涵養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