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守護人|王小兵:「喚醒」上宅

平穀區上宅文化陳列館,王小兵仔細研究石磨盤、石磨棒展品。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平穀區上宅文化陳列館,王小兵仔細研究石磨盤、石磨棒展品。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平穀區上宅文化陳列館,王小兵仔細研究石磨盤、石磨棒展品。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北京文化守護人王小兵,曾任平穀區上宅文化陳列館館長、黨支部書記。20世紀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平穀發現了主要代表新石器文化的上宅遺址和北墊頭遺址,統稱為「上宅文化」,為研究北京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王小兵研究上宅文化多年,親手設計了館徽,通過各種形式宣傳上宅文化,打造上宅文化金名片。

平穀區金海湖畔,上宅文化陳列館里,王小兵一遍遍仔細端詳著鳥首形陶柱、鳥首形鏤孔器。旁邊展出的是陶塑豬頭,也是最受歡迎的一件展品,雕塑造型瘦長,兩耳後背,拱嘴前伸,兩側還刻畫一對獠牙。這是一個栩栩如生的野豬形象,也是設計館徽時一位「候選者」。但是最終,王小兵還是決定以鳥首形陶柱、鳥首形鏤孔器為原型設計了上宅館徽。

為什麼最終選擇了鳥首作為上宅館徽?王小兵有他獨到的見解:「我請教了專家,查詢了大量的資料,發現鳥首形陶柱更能為上宅文化‘代言’。」上宅遺址出土的鳥首形陶柱,造型獨特,前面突出鳥喙,兩側分佈著雙眼。王小兵指著陶柱說,這個鳥類圖騰還有更深遠的意義,進一步表明,幾千年前,當地人可能出現了共同的信仰,進行著「圖騰崇拜」的祭祀活動。

如今,這個獨特的鳥首館徽,無聲地講述著這段歷史。距今約7500年至6000年的原始部落生活,隨著展品依次展開,經常讓前來觀看的市民驚歎不已。時空轉換,滄海桑田,遠去的上宅文化,就這樣被通過展陳「喚醒」,和當今時代銜接。

王小兵以鳥首形鏤孔器雕塑為原型設計的上宅館徽。受訪者供圖王小兵以鳥首形鏤孔器雕塑為原型設計的上宅館徽。受訪者供圖

填補北京考古空白

沿著京平高速一路行駛,來到風景優美的金海湖鎮,再走一段山路,上宅文化陳列館便呈現在了眼前。雖然路途遙遠,依然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這裏有北京東區較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填補了北京地區新石器時代距今7500-6000年間的考古空白。

未曾想到,就在平穀這片發展熱土上,還沉睡著古老的部落文化。而上宅文化陳列館,就是開啟時光機的鑰匙。作為館長的王小兵,則是手握這把鑰匙的人,為一位位前來的遊客,打開了穿梭的時光通道。

從看到一棟石牆紅瓦的小樓時,時光便彷彿回溯到新石器時代。不用著急進館,先看文化館的外牆,王小兵介紹道,「如果瞭解上宅文化,那麼一眼便能看出來,主體建築是依據先民住宅而建的。這種建築形式的專業名稱為,‘半地穴式馬架子窩棚’,上宅文化陳列館便是依此而建。」

虎皮一般的牆體,由天然河卵石砌築,線條簡練。水泥結構和玻璃門窗,又融入了現代的建築風格。

上宅文化陳列館的主體建築是依據先民居住的「半地穴式馬架子窩棚」設計建造的。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上宅文化陳列館的主體建築是依據先民居住的「半地穴式馬架子窩棚」設計建造的。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2017年,王小兵任平穀區上宅文化陳列館館長、黨支部書記。他介紹,1984年,在全國文物普查時,文物專家在平穀金海湖鎮上宅村發現了上宅新石器時代遺址。「經過兩年的挖掘,在遺址發現了大批的石器、陶器,系北京東區較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彌補了我國北方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空白。」王小兵說,當時有多位村民都主動參與到考古挖掘中,一些村民後來還專門學習了考古知識。

上宅文化陳列館,全館佔地面積8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84平方米,展廳面積907平方米,館藏石器10542件、陶器909件。展覽共分為文明曙光、先民智慧、美的追求、探索上宅四部分,陳列著從萬餘件出土器物中精選出來的石器、陶器,如石磨盤、石磨棒、深腹罐、陶塑豬頭、空心陶球、小石猴、小石龜等。

王小兵仔細端詳著鳥首形陶器。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王小兵仔細端詳著鳥首形陶器。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這是陶塑豬頭,也是最受歡迎的一件展品。雕塑造型瘦長,兩耳後背,拱嘴前伸,兩側還刻畫了一對獠牙,是一個栩栩如生的野豬形象。它是目前我國出土年代較早且造型較精美的一件工藝品,國內其他地區出土時代相近的陶塑豬頭的造型精巧程度,遠不能與之相比。原物殘長86毫米,最大寬43毫米。」王小兵對於館內的每一件展品,都如數家珍。

陶塑豬首展品。受訪者供圖陶塑豬首展品。受訪者供圖

館徽靈感源自上宅圖騰崇拜

王小兵是學美術出身的,陳列館的館徽便是他親手設計的。

在館內隨處可見由上宅文化典型器物鳥首形陶柱、鳥首形鏤孔器、石器、陶器等元素組成的館徽。「從構思、設計、打磨圖紙……曆時數月。」王小兵說,在設計館徽的時候,他猶豫了很久。「很多參觀者都很青睞陶塑豬頭,但我請教了專家,翻閱、研究了大量的資料,發現鳥首形陶柱、鳥首形鏤孔器更能代表上宅文化。」王小兵介紹,上宅遺址出土的鳥首形陶柱,圓形圓頂,前出一鳥喙,鳥喙兩側有雙眼,下部逐漸變粗為橢圓形,底部略殘,頂部及其以下部分飾羽狀交叉劃線紋。表明在新石器時代,上宅先民們通過與鳥類的日常接觸,對鳥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並賦予鳥一定的涵義。也表明上宅文化時期,這一區域的人們可能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有著「圖騰崇拜」的祭祀活動。

王小兵在鳥首形鏤孔器雕塑前。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王小兵在鳥首形鏤孔器雕塑前。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記者看到,上宅文化陳列館館徽通過提取這一形象的抽像元素,中間加以變形的中國傳統書法篆書「上宅」二字,左側為土紅色,右側為藍青色。「土紅色代表上宅文化出土的陶器,藍青色代表出土的石器,下邊輔以中國著名書法家啟功所題的‘上宅文化陳列館’及英文註釋。」王小兵稱。

陳列館的整體設計既突出中國傳統文化特點,又不失其現代性,莊重大方,讓人一目瞭然,容易識別,辨識度很高。

期待向更多人講述上宅前世今生

這幾年,王小兵幾乎把所有心思都撲在上宅文化的研究和傳承上。

「上宅文化陳列館主要負責‘上宅文化’的展示、收藏、保護、宣傳,免費向社會開放並完成各類參觀接待工作。上宅文化歷史悠久,傳承的任務沉甸甸的。」在館里工作的幾年,王小兵為了讓更多人瞭解上宅文化,絞盡了腦汁。

王小兵來到上宅文化陳列館後,把館內展品的位置重新進行了梳理、調整。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王小兵來到上宅文化陳列館後,把館內展品的位置重新進行了梳理、調整。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王小兵希望讓更多人走進上宅文化陳列館,深入瞭解上宅文化。「作為上宅文化對外展示的窗口,免費對外開放,除了展品本身,陳列館的環境和服務,也很重要。整體體驗提升了,才會有更多人願意走進來。」王小兵剛到上宅文化陳列館時,就把陳列館裡裡外外收拾了一番。

他把館內展品的位置重新進行了梳理、調整,製作了3D實景掃瞄導覽圖,改造館內參觀導引無線網絡。館外的公共空間也進行了優化,施劃停車場,在空地栽種一片竹子,希望能帶給遊客更好的參觀體驗。

王小兵在上宅文化陳列館園區內設計種植了一片竹林,他心中的博物館應該掩映在繁茂的植物中。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王小兵在上宅文化陳列館園區內設計種植了一片竹林,他心中的博物館應該掩映在繁茂的植物中。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在王小兵看來,願意走進館里,瞭解上宅文化的人,都是對上宅文化有一定瞭解,或者感興趣的人。「一旦和上宅文化‘邂逅’了,說不定就會愛上它,成為下一位上宅文化守護人、傳承人。」王小兵一邊潛心研究上宅文化,一邊和同事切磋「上宅技藝」,然後「組團」走進平穀的鄉鎮街道、社區、鄉村、大集、部隊、校園,用「廣撒網」的模式宣傳上宅文化,挖潛傳承人。

傳承文化可不能終日只守在館里。

「平穀的鄉親們愛逛大集,我們就把上宅文化帶到煙火氣的大集上。鄉親們聚在一起聊天,我們也過去一起聊聊平穀的新鮮事情,發發上宅的宣傳冊,講講當年發現上宅遺址的故事。不少老鄉會聽得很入迷,刨根問底問我們很多問題。」王小兵說,每每這時,他便會覺得,這一次「走出去」就算成功了。

2019年10月,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發佈,共762處上榜,其中就包括上宅文化陳列館,這讓王小兵更有幹勁兒了。

傳承上宅文化,最終還是需要靠年輕一代。但是,底蘊深厚的上宅文化對於孩子們來說,確實有些晦澀難懂。於是,王小兵和很多文化守護人一樣,絞盡腦汁琢磨著如何「花式」傳承,留住文化的精華,創新傳承方式。

「我們開展了‘對話歷史——體驗上宅文化’宣教系列活動,舉辦了很多親子活動,比如上宅紋飾繪製親子體驗活動、巧手繪歷史‘陶器手工親子DIY’活動等,讓家長帶著孩子一起沉浸式感受上宅文化。」王小兵說。坐落在金海湖畔的上宅文化陳列館真正成了學生學習瞭解歷史、認識歷史的第二課堂。

對於熱愛上宅文化的人來說,2023年4月是一個值得炫耀的日子。當時,正值平穀區桃花節期間,作為平穀的文化瑰寶,「外交官看中國 感知北京十里桃花平穀行活動」走進了上宅文化陳列館,王小兵親自擔任講解員。這一次,他把他愛的上宅故事,講給了來自泰國、西班牙、阿根廷等10餘個國家的30餘位大使、代辦、公參等外交官及其家屬,講給了全世界聽。這些能讓上宅文化走出去的機會,都讓王小兵備感榮幸,「西有周口店龍骨山,東有上宅。希望更多的人瞭解上宅文化的魅力,感悟平穀歷史的厚重。」

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楊利